孫權能夠熬死曹操和劉備 孫權最後爲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本文已影響4.17K人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孫權和三國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爲什麼孫權幾乎耗死了所有勁敵,最後卻依然沒能一統天下?

在三國歷史上,相比其他很多著名人物,孫權確實是去世的比較晚。孫權去世的時候,曹操已經死了32年,劉備已經死了29年,諸葛亮也死了十八年。當時蜀國這邊,正是劉禪在位,內政混亂。魏國那邊,司馬懿已經發動了高平陵之變,而且也已經在一年前去世,大權已經落入了司馬家手裏。

孫權能夠熬死曹操和劉備 孫權最後爲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這樣看來,三國前期中期的厲害角色,似乎都已經全部被孫權耗死了。那爲什麼孫權還是沒能一統天下呢?

這其實是因爲,東吳的整體國力,相較於魏國,仍是處於絕對弱勢的狀態。而孫權本人的軍事才能,也沒有那麼強。再加上當時東吳內部,也存在很多矛盾。尤其是在繼承人的問題上,更是矛盾重重。別說一統天下,能夠保證不被魏國滅掉,都已經十分不易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主要是和東吳的歷史有關。

東漢末年,吳郡人孫堅靠着軍功,逐漸身居高位。恰逢董卓亂政,孫堅率領大軍,和其他地方梟雄組成聯軍,一起討伐董卓。雖然這次聯合討董行動,最後以失敗告終。但孫堅在戰鬥的過程當中,卻展現出來極強的戰鬥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惋惜後來,作爲袁術的部將,孫堅奉袁術命令,去討伐荊州劉表的時候,不幸身死。孫堅死後,其長子孫策繼承了他的遺志。先是在袁術麾下任職,然後又繼承了孫堅的一些餘部,打着替袁術平定江東的名義,前往江東。

當時袁術之所以同意孫策前往江東,主要是因爲想要吞掉孫堅的大部分餘部。孫策所掌握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軍而已。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到了江東之後,孫策憑藉父親的威望,很快招募來大量的大軍,在江東站穩了腳跟。後來,孫策又趁着袁術身死,大幅擴張,最後成了新的江東之主。

然而就在孫策剛剛一統江東之後沒多久,就在一次外出狩獵的時候,被刺身亡。孫策死後,雖然留下了一個兒子,但因爲年齡太小,根本無法繼承孫策的位置。所以最後,大家只能推舉孫策的弟弟孫權上位,繼承了江東之主的位置。

這一年,孫權僅僅只有19歲。

父兄的相繼離世,讓年幼的孫權擔負起巨大的責任。不過好在,因爲孫策確實給他留下了一套牢固的班底,比如周瑜、張昭等。在這些人的支持下,孫權順利上位,避免了被架空的風險。但此時的孫權,卻感到十分迷茫,不瞭解下一步自己該怎麼做。

就是在這時,周瑜給孫權介紹了一個人,這個人,叫做魯肅。

孫權能夠熬死曹操和劉備 孫權最後爲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第2張

魯肅出身世家,極具才能。在見到孫權之後,魯肅幫助孫權,分析了目前的形勢。魯肅判斷,未來北方一定會被曹操一統,所以孫權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儘快一統整個揚州,然後再攻略荊州,實現荊揚一體化。然後孫權可以憑藉長江天險,徹底擋住曹操的大軍,和曹操實現南北分治。將來一旦北方出現問題,孫權便可以趁機北上,最終或許有可能一統天下。

魯肅的這番建議,因爲是當時兩人在榻上隨意交談的過程當中提出來的,所以被後世稱之爲《榻上策》。《榻上策》對於東吳而言,意義極爲重大,這相當於是東吳的戰略規劃,等同於諸葛亮對劉備所做的《隆中對》。在得到魯肅的建議之後,孫權終於不再迷茫,有了自己的奮鬥目標。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想要完成魯肅提出的戰略,顯然並不容易。不管是想要坐穩揚州,還是西進拿下荊州,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接下來的八年時間裏,孫權對內平定叛亂,牢牢掌控住整個江東地區。對外則三次對江夏郡的黃祖用兵。

黃祖是荊州牧劉表麾下的大將,實力強悍。而江夏郡則是荊州的東側門戶,拿不下江夏郡,自然也就談不上攻略整個荊州了。最重要的是,黃祖是孫權的殺父仇人。當年孫堅進攻劉表,便是黃祖將孫堅射殺。

三次進攻黃祖,前後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

雖說最後孫權確實拿下了江夏郡,幹掉了黃祖。但從這裏我們也不難看出,孫權的軍事才能,確實十分一般。五年的時間,纔拿下一個江夏郡。要想按照當年魯肅的戰略構想,拿下整個荊州,這得等到什麼時候?

然而,就在孫權剛剛拿下江夏郡後不久,一個劇變發生了。

曹操開始率大軍南下。而且,就在曹操剛剛南下後不久,劉表就病死了。

此時的曹操,已經一統了整個北方,並且挾持了漢獻帝,實力極爲強大。更要命的是,劉表的繼承人劉琮,是個軟柿子。面對曹操的大軍,劉琮根本不敢抵抗,直接投降了。

孫權能夠熬死曹操和劉備 孫權最後爲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第3張

劉琮的投降,讓曹操不費一兵一卒,便佔領了整個荊州北部。而且如此一來,曹操已經將勢力範圍擴大到了長江以南。魯肅的荊揚一體化,憑藉長江天險和曹操劃江而治的戰略構想,便徹底宣告失敗了。

接下來,又該何去何從呢?

就在孫權再次陷入迷茫的時候,又有一個人突然來訪,這個人,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是劉備麾下的謀士,而劉備當時則相當於是劉表麾下的一個將軍。劉備和曹操有血仇,當年劉備曾在京城圖謀刺殺曹操,所以劉備不可能投降曹操。此時的劉備,和劉表的長子劉琦,依然還掌有一部分地盤,兩萬多兵馬,這就是他們的全部實力。

至於諸葛亮來見孫權的理由,很簡單,爲了說服孫權,和劉備聯合抗擊曹操。

因爲諸葛亮的遊說,再加上當時東吳大都督周瑜的堅決主戰,所以最後,孫權決定和劉備聯合,共同抗擊曹操。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孫劉聯軍和曹操打了一場赤壁之戰,以弱勝強,最後打敗了曹操。赤壁之戰後,原本危在旦夕的東吳,就此轉危爲安。

不過,赤壁之戰的最大贏家,卻並不是孫權,而是劉備。

赤壁之戰後,劉備第一時間佔領了荊州南部四郡,有了自己的核心地盤。此後劉備又開始攻略益州,最後成功入主。反觀孫權這邊,雖然打退了曹操,但荊揚一體化的戰略構想,依然無法實現。因爲此時的荊州,已經一分爲三。一部分掌握在孫權手裏,另外兩部分,則各自掌握在曹操和劉備兩家的手裏。掌握在曹操手裏的那部分,是很難打下來的。而劉備手裏的那部分,則因爲雙方的盟友關係,同樣無法動手。

孫權倒是也曾想過,繞開劉備,西征入蜀。然而就在孫權剛剛打算實施這個計劃的時候,東吳的大都督周瑜,卻突然病逝。周瑜的突然離世,讓孫權不得不暫時放下這個計劃,同時也徹底失去了入主蜀地的可能。

而如果貿然和劉備翻臉,雙方的同盟關係告破,屆時曹操再次大軍南下,吳蜀兩家都必死無疑。

思來想去之後,孫權將目光投向了南方的交州。交州位於南方,此時並沒有被劉備攻佔。所以,赤壁之戰後,孫權讓交州刺史步騭南征,最後拿下了整個交州。而後孫權又遷都建業,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兩年之後,孫權又率呂蒙、甘寧征討皖城,控制了江淮南部。

在東吳飛速發展的同時,劉備發展的速度,則更加迅速。就在孫權成功控制江淮南部的時候,劉備已經攻略下了整個蜀地,成爲新任益州牧,實力再次膨脹。反觀東吳這邊,雖然拿下了交州,但三國時期的交州,根本就是一片不毛之地,拿下來也沒多少價值,人口更是極爲稀少。

孫權能夠熬死曹操和劉備 孫權最後爲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第4張

所以,此時的孫權,再次將目光投向了荊州,希望能夠實現當年魯肅提出的‘荊揚一體化’的構想。孫權首先和劉備談判,希望劉備能夠讓出荊州。劉備又不傻,而且荊州對於蜀國來說,同樣意義重大,自然不可能讓給孫權。所以孫權決定,和劉備局部開戰。

公元215年,孫權趁劉備攻略漢中之際,讓呂蒙突然率兵,奇襲荊州,拿下了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劉備自然大怒,當即想要和孫權全面開戰。然而就在此時,曹操率大軍抵達漢中。爲了抵抗曹操,劉備不得不優先和孫權重新和談,雙方重新劃定地盤。在這之後,劉備則全力以赴,在漢中地區和曹操戰鬥。

這次奇襲,讓孫權嚐到了甜頭。孫權發現,就算自己進攻荊州,劉備爲了抵抗曹操,也不敢和自己徹底翻臉。所以,孫權開始更加大膽,開始圖謀拿下劉備所掌控的剩餘荊州地區,徹底實現荊揚一體化的構想。

兩年之後,機會來了。

劉備在漢中打贏了曹操,但本身實力也折損嚴重。爲了給益州方向分攤壓力,鎮守荊州的關羽,決定進攻襄樊,吸引一部分曹魏的注意力。然而沒想到的是,關羽實在是太能打,結果將一場襲擾戰給打成了殲滅戰,導致雙方都不得不出動更多的兵力,關羽的後方,也瞬間變得空虛起來。

眼見關羽背後空虛,恰好此時,曹操又派使者前來遊說孫權。所以孫權乾脆順水推舟,暫時名義上臣服於曹魏,然後派呂蒙奇襲關羽後方。再之後,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活捉,孫權本想勸降關羽,但最後關羽寧死不從,所以最後只能殺了關羽。關羽死後,蜀漢在荊州的全部地盤,盡數落入孫權之手。

至此,魯肅昔日提倡的荊揚一體化,終於實現了。但同時,孫權也和劉備這位盟友,徹底鬧翻。關羽的死,再加上荊州對於蜀國重要的戰略意義,使得劉備決定孤注一擲,調集全國兵力,和孫權打一仗。

孫權能夠熬死曹操和劉備 孫權最後爲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第5張

孫權萬萬沒想到,劉備竟然真的敢和自己徹底翻臉。但已經吃進肚子裏的地盤,自然不可能再吐出來。於是,孫權令陸遜執掌大軍,和劉備進行戰鬥。這場戰爭,史稱夷陵之戰,以東吳的勝利而告終。夷陵之戰後,蜀國損失慘重,近乎打光了全部家底。就連劉備本人,也病逝於白帝城。

在此之前,就在孫權殺掉關羽的那一年,曹操也因病去世。三位雄主,只剩下了孫權一個。此後,蜀國這邊,劉禪少年即位,由諸葛亮輔政。魏國那邊,曹丕上位後,逼迫漢獻帝禪位給自己,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曹丕登基後,爲了樹立威望,也曾率軍進攻東吳,但最後卻被東吳打退。而面對曹魏的壓力,原本已經火併一場的孫劉兩家,不得不再次結盟。

到了這個時候,三足鼎立之勢,徹底成型。

三足鼎立,便是誰都奈何不了誰。

曹魏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同時滅掉吳蜀兩家。而從吳國的角度來看,北上打不過曹魏,西進則必然要和盟友蜀國開戰。一旦雙方再次開戰,曹魏便會再次南下。

這就是一個打不開的死結。

面對這種情況,孫權決定,繼續執行魯肅當年的《榻上策》。反正長江以南,已經盡數歸他所有,荊揚一體化已經實現,接下來就等曹魏內部出現混亂就好了。

此後的十多年時間裏,孫權也曾趁着曹丕病逝,北上伐魏,但卻沒有任何戰果。魏國也曾再次大軍南下,結果在石亭之戰當中慘敗,被孫權擊退。

這些戰爭,雖然互有勝負,但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時局。孫權坐擁長江天險,只要無法攻破長江,魏國就滅不了孫權。而魏國國力強盛,遠非東吳可比,吳國也難以成功北伐。

這種僵持狀態,持續了十多年的時間。

孫權能夠熬死曹操和劉備 孫權最後爲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第6張

直到公元241年,魏國沒有出現大亂,然而東吳內部,卻出問題了。

這一年,孫權所立的太子孫登死了。

孫登的死,對於吳國是一個極爲重要的轉折點。孫登身爲孫權長子,太子之位一直十分穩固,同時也受到羣臣的支持。然而孫登卻英年早逝,死在了孫權之前。孫登一死,東吳皇位繼承人的問題,就瞬間凸顯了出來。

在孫登去世後,孫權立三子孫和爲太子。然而這場儲君之爭,卻並沒有隨着孫和被立爲太子而結束。孫權的第四子魯王孫霸,依然堅定地與孫和競爭。

孫和與孫霸的爭鬥,很快擴大到整個吳國廟堂。東吳的大臣們,開始各自站隊,形成了兩派。這場奪嫡之戰,席捲了整個吳國,無人能夠置身之外。就連當年打敗了劉備的大都督陸遜,都因爲捲入了這場‘兩宮之爭’,最後抑鬱而死。

此後的十年時間裏,東吳內部一直因爲這場‘兩宮之爭’,而內鬥不止。就算是孫權,也沒辦法平息內鬥。所以,就算蜀國那邊,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來蜀國內部朝政混亂至極。魏國那邊,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政變,同樣國內混亂不堪。但此時已經老邁的孫權,卻根本無法抓住這些機會。

孫權能夠熬死曹操和劉備 孫權最後爲何沒有能統一天下 第7張

公元252年,孫權病逝,終年71歲。孫權去世之前,廢掉了太子孫和,同時賜死魯王孫霸,改立小兒子孫亮爲太子。

孫權雖然活得夠長,熬死了很多對手。但其本身軍事纔能有限,而且吳國執行的《榻上策》,本就是以防禦爲主。再加上孫權晚年的時候,那場‘兩宮之爭’牽扯了他大部分的精力,也讓他無力再對外征戰。

正是因爲這些原因,才使得孫權雖然活得夠長,卻依然沒能一統天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