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劉備死後 孫權爲什麼不能統一天下

本文已影響8.04K人 

孫權爲什麼不能統一天下,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孫權的軍隊,在長江邊上打防守還能打出點氣勢,一拉出來搞侵略、肯定被辦。所以,真得別指望孫權能出來逐鹿中原了。

公元220年3月,曹操死了;接着公元223年6月,劉備也死了。要比能活,孫權是真能活,他一直活了70歲,公元252年才死。距離曹操和劉備這兩個梟雄去世,孫權有將近三十年的時間。

如果這是一個亂世、孫權也是個真英雄,他真得應該一統天下。但是,事與願違,天下不是亂世而孫權也不是真英雄。

曹操和劉備死後 孫權爲什麼不能統一天下

1.三國是一個博弈的均衡態,英雄讓位於形勢

東漢末年之初,黃巾起義和董卓亂政,把天下徹底搞亂。這個時候,天下隨處可見的,都是低垂的果實。

據一州的,就是大軍閥,如劉表據荊州、袁術據揚州;據一郡的,也是大梟雄,如劉繇據丹徒、王朗據會稽。割據州縣的各路諸侯,數不勝數,而這些人全是升級打怪的小怪。

所以,這個時候,英雄才有用武之地。

四世三公的袁紹,據渤海郡打遍冀、青、幽、並四州,稱河北袁紹、稱霸天下。

陳留起兵的曹操,輕鬆下兗州,而後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了整個北方天下。

孫權的兄長孫策,也是亂世梟雄,硬是靠打的,就割據了整個江東三吳之地。

曹操和劉備死後 孫權爲什麼不能統一天下 第2張

這些人都是英雄,但英雄能成就大功業,得在這種亂世。因爲亂世裏面到處都是低垂的果實,只要英雄出手,就能輕易取郡縣、輕鬆搞割據。

但是,三國就不一樣了。

赤壁之戰、劉備入益州之後,三分天下的形勢已成。東漢末年的亂世混戰終於結束,天下就曹操、孫權和劉備這三家獨大。

土地郡縣、編戶百姓,要麼是劉備的、要麼是曹操、要麼是孫權的,要搶就得從這三個人手中搶;而能去搶土地、搶百姓的,也只能是曹操、劉備和孫權這三個最有實力的狠角色。

以前攻略一縣,就是一縣;掃蕩一郡,就是一郡,可以一城一地的佔。天下到處都是低垂的果實。但是,現在要搶的一城一地,就沒這麼簡單了,因爲背後肯定是三國中的一國,你必須有幹服一國的實力、才能搶一座城池、奪一片土地。天下已經沒了低垂的果實。

這就是形勢。在這種形勢之下,英雄已經無用武之地了,大家拼得是實力。

2.東吳不僅沒有攻略天下的能力,關鍵是沒有攻略天下的野心

曹操、劉備和孫權,這三個人裏面,曹操和劉備是鐵了心的、要搞統一。

曹操爲什麼要統一?

不僅是挾天子令諸侯,而且是有這個實力。既然有實力搞統一,爲什麼不搞?赤壁之戰,就是統一之戰,曹操最先發難。只不過,後來他失敗了。

劉備爲什麼要統一?

因爲劉備打得是興復漢室的旗幟,而興復漢室就得搞統一。這是劉備集團的合法性所在。

曹操的合法性依據是挾天子,劉備的合法性依據就是復漢室。所以,曹操和劉備,都要搞統一。

但是,孫權就不是這樣了。

曹操和劉備死後 孫權爲什麼不能統一天下 第3張

孫權背後的支持者是江東豪族,這夥人就沒啥野心搞統一。中原已經亂成那樣了,幹嘛要蹚這波渾水。而且,統一不統一,跟江東豪族也沒關係,因爲天下無論是誰的,他們都歌照唱、舞照跳。所以,赤壁之戰前,東吳內部分裂成了主戰派和主和派。主和派就是江東豪族。在這些人看來,孫權當家和曹操當家,都沒關係。

這就是東吳的內部形勢。

所以,這些人在長江邊上打仗,也就是在自己家門口、抵禦外辱,還是可以的。特別是跟着孫權一起搶荊州,荊州也是自家土地,打下來就能分到好處,所以大家都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但是,一旦要北伐,就不一樣了。這夥人真得會不出力。所以說,孫權坐擁三吳和荊州,卻連淮河邊都打不到。就是孫權想打到淮河邊也沒用,後面的江東豪族不賣力。

3.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是真英雄嗎?

赤壁之戰,孫權算是展露頭角了,聯合劉備、打得曹操狼狽北逃。而且赤壁之戰後,孫權、劉備和曹操這三家就把劉表的荊州給分了。

赤壁之戰後,孫權唯二的、堪稱漂亮的大戰,就是呂蒙白衣渡江、偷襲關羽以及接下來的夷陵之戰,最後把劉備勢力趕出荊州。

除此之外,孫權的戰績,就真得對不起他的英名。

公元215年,曹操與劉備漢中開打,所以孫權去偷襲合肥,結果根本沒用曹操費神,猛將張遼一出,就把孫權殺得丟盔棄甲。這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曹操和劉備死後 孫權爲什麼不能統一天下 第4張

公元226年,曹操不僅死了,曹操的兒子曹丕也死了,這是搞偷襲的最佳時機。於是,孫權再去偷雞,結果不克而還,就被人家給懟了回來。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連正眼都不看孫權一眼,直接抽調南方精兵、入關中支援。而當年秋天的石亭之戰,在諸葛亮漢中出兵的配合下,孫權小有斬獲,但也僅是搶了點人、搶了點錢,沒啥大動作。

公元232年,孫權接着搞小動作,要聯絡遼東的公孫淵,派使者帶着厚禮從海上去遼東,結果公孫淵把東吳的使者給砍了腦袋、送給了曹魏。這事差點兒沒把孫權氣死。

公元234年,孫權又要偷襲合肥,結果曹叡御駕親征,孫權連打都沒敢打,馬上撤兵。

公元241年,孫權打起了淮南的主意,派全琮攻淮南、派諸葛恪攻六安,結果又是無功而返。

曹操死的時候,曹丕順利接班。劉備死的時候,劉禪順利接班。就孫權死的時候,搞了一個兩宮鬥爭,而且也沒選出一個像樣的皇帝。

所以,孫權真心不是啥真英雄。如果他稍微有點能力,也會趁着諸葛亮和姜維屢次北伐的機會,向北邊淮河推進一點。

最後總結三點:

一是三國進入了博弈均衡態,英雄的意義已經不大,形勢纔是根本。所以,曹操死了、劉備死了,孫權也改變不了形勢。

二是東吳也有東吳自身的問題,東吳的本土勢力,只想在南方當土豪,他們沒有逐鹿中原的野心。

三是縱觀孫權的戰績,他只能算是守城之君,在開創功業方面,遠不及他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