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飲食習慣的變化,來看看唐宋時期的飲食

本文已影響9.23K人 

民以食爲天,從蔬菜水果的增多及飲食習慣的變化,來看看唐宋時期的飲食習慣,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衣食住行不僅是人類維持生活必須要滿足的要素,也是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水平,讓人們感到幸福的存在,這其中又以“食”爲最。民以食爲天,食物的作用除了保證溫飽外,還能給人們帶來無與倫比的幸福感與滿足感。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中國飲食已經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每一方水土都有極具代表性的美食,它滿足的不僅僅是我們味蕾,還有我們對家鄉的眷戀。

中國的飲食文化來源已久,在遙遠的唐朝、宋朝,咱們國家的飲食文化結構就已經初具規模,社會生產力高使得老百姓們的生活水平達到了非常高的地步。有不少網友都認爲這兩個朝代的人民羣衆在美食上極具創造力。

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基礎,唐朝和宋朝都經歷了生產力與經濟的飛速發展,因此這兩個階段的飲食文化自然也出現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揭祕飲食習慣的變化,來看看唐宋時期的飲食

唐朝時期,中國經歷了數百年的分裂、動亂之後終於歸爲一統,政局穩定的大唐自然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不過由於唐朝在重農的同時,還採用了抑商的基本國策,使得國家的商品流通速度相對而言並不算快,這對唐朝的飲食結構多樣化產生了限制。

而宋朝在重視農業生產的同時,政府對於商人與商業的打壓較輕,在政府的鼓勵下,中國的商品經濟達到了新的巔峯。再加上當時人們關於南方地區的開發也開始初具規模,使得宋朝的經濟總量相較於唐朝變得更加龐大。

唐朝時期,老百姓們的主食以粟等本地原產農作物爲主。後來隨着南方地區農業不斷髮展,農業人口不斷南遷,唐朝中晚期時小麥與水稻在餐桌上逐漸替代了粟的位置,並逐漸形成了咱們今天的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麪的大致情況。宋朝時期的主食格局相對唐朝時期並無明顯變化,但由於南方稻米產量巨幅增長,使得米成爲了最受宋人喜愛的主食。

唐朝是個海納百川、氣度恢弘的朝代,老百姓們對於外來飲食文化呈現出了非常包容的態度,羊肉也是在這時候逐漸成爲了許多老百姓們的首選肉食。當然了,羊肉成爲百姓們的家常肉,不僅僅是因爲受到西域飲食文化的影響,同時也有中國本地的養殖業逐漸發達的原因。

到了宋代,羊肉更是成爲了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最喜歡的珍饈。在《宋史》中就有記載宋仁宗半夜經常餓,餓了就想吃羊肉,《仁宗本紀》中的原句是:“宮中夜飢,思膳燒羊”。大文豪蘇軾也一直對羊肉念念不忘,他的《次韻子由除日見寄》中就曾大肆讚美羊肉的味道:“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揭祕飲食習慣的變化,來看看唐宋時期的飲食 第2張

唐朝時期,隨着和外界的交流接觸,馬奶酒、葡萄酒也出現在了尋常老百姓們的家中。馬奶酒和葡萄酒並不是底層老百姓們能夠隨意享用的高檔飲料,尋常人家最常飲用的還是茶。此外,唐人們還能常常品嚐到各種奶油、奶酪等湖人生產的乳製品。宋朝由於版圖有限,北方、西方的政權又長期和宋朝發生戰爭,所以胡食在這段時間裏逐漸淡出了宋人的食譜。

唐朝國力強盛,老百姓們舉手投足之間都有着一股子自信、豪放,對於酒的態度自然也非常開放,當時酒的釀製工藝也相對以往有了明顯的進步,老百姓們能喝到的酒品質、種類也變得更加豐富,所以唐朝的各個社會階層都非常喜歡飲酒。

宋人雖然釀酒工藝更加精湛,但由於外敵入侵以及程朱理學思想的誕生,因此他們對於酒的態度不復唐朝那般豪放,而是更爲剋制。

不過話說回來,儘管唐宋在飲食文化方面有着不小的差異,但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傳統美食發展的一部分,正是因爲這些飲食文化的變遷,纔有了我們如今多元化的飲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