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是怎麼回事?仁宣二帝的收縮政策正確嗎?

本文已影響6.12K人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仁宣之治”是怎麼回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明朝,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不過,相對於漢唐盛世時萬邦來朝的氣魄,明朝似乎是遜色了一些;相對於漢唐開拓的偉業,明朝似乎有些的封閉和保守。

但是,明朝的對外政策實際也不是一開國就是這樣的,建國初期,明朝也是有相當的雄心,朱元璋時期,明朝對外的主要方針是“懷柔遠人”,主要目的是創造一個相對安穩的環境,以恢復社會的經濟生產,改革元朝遺留的吏治;同時,極力修復在元朝被破壞地很厲害的宗藩體制,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

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是怎麼回事?仁宣二帝的收縮政策正確嗎?

永樂大帝朱棣開始,明朝大規模對外開拓

而到了永樂大帝朱棣時期,明朝國力有一定恢復,加之本人雄才大略,其對外開始了大規模開拓,其派兵干涉、平定了越南地區的內亂,之後將其併爲版圖,這是自五代十國時期,交趾脫離中國400年後又一次被中原王朝收爲郡縣;在東北地區,永樂大帝派心腹太監亦失哈多次帶領探險隊前去收服(俗稱“九巡北海”),並建立奴兒干都司招撫女真部族;在西南,其大力經營雲貴,甚至在貴州建立布政使司,這是貴州歷史上首次有了省級建制;在西北,設置哈密衛,並派使者通西域;此外,永樂帝五入漠北攻打北元分裂後的韃靼與瓦剌。明成祖冊封瓦剌三王,使與韃靼對立,等到瓦剌興盛後又助韃靼討伐瓦剌,不使任何一方獨大;甚至,永樂皇帝還開啓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航海活動——鄭和下西洋,加強中國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

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是怎麼回事?仁宣二帝的收縮政策正確嗎? 第2張

永樂大帝經營出的版圖,此時的明王朝可謂霸氣十足

也正是因此,有些歷史學家稱呼朱棣爲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世界性帝王”。這一時期,明朝在世界威望相當高,一度達到“四夷率土歸王命,都來仰大明。萬邦千國皆歸正,現帝庭,朝仁聖。”的盛世氣象。

但,在公元1424年朱棣去世後,明朝的外交政策突然翻轉了,改爲全面戰略收縮,這給中國歷史帶來了深遠影響,這又是爲何呢?

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是怎麼回事?仁宣二帝的收縮政策正確嗎? 第3張

永樂盛世的背後,是明王朝國力已到極限的事實

明成祖朱棣去世後,繼位的是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不過他執政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再繼位的是明宣宗弘治皇帝朱瞻基,他在位大概十年,這兩人在位的十一年期間(1424年至1435年)可以說是明代歷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時代,史稱“仁宣之治”。

“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清修《明史》

但,這“仁宣之治”對外卻是全面收縮的,他們幹了什麼事情呢?

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是怎麼回事?仁宣二帝的收縮政策正確嗎? 第4張

明朝極盛時的行政區劃。

首先,罷鄭和下西洋,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宣德五年(1430年)宣德帝以外番多不來朝貢,命鄭和往西洋忽魯謨斯等國公幹,不過這也是最後一次了,之後,下西洋的活動再也沒有過;此外,對西北等地的交流頻率也大大降低。

"罷西洋寶船,迤西市馬及雲南、交吐採辦,從夏原吉之奏也"。——《明史.仁宗本紀》

其次,放棄安南,自永樂五年(1407年)明朝吞併安南以來,當地叛亂不斷,消耗了大批資源,明王朝的治理是失敗的,明宣宗後來決定放棄此處,宣德三年(1428年)廢止交趾布政使司,等於是將吞併的領土又吐了出來。

東北方向,放棄大規模招撫政策,宣德五年(1430年)十一月“罷松花江造船之役”,宣德十年(1435)正月,奴兒干巡視工作徹底停止,成爲一種虛設機構。明朝對東北的統治開始出現弱化。

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是怎麼回事?仁宣二帝的收縮政策正確嗎? 第5張

奴兒干都司事實上明朝負責招撫東北部落的機構,宣德十年後,此機構事實上處於虛設狀態

“凡採捕造船運糧等事,悉皆停止,凡帶去物件,於遼東官庫內寄放;其差去內外官員人等俱令回京,官軍人等各回衛所着役。”——《明宣宗實錄》

不僅如此,明王朝在一系列舉措中均反映出了其處理外事的消極態度,比如降低外國朝貢使團的接待規格、限制其朝貢頻率、減少對西南等地土藩事務的干預等。

由永樂大帝時期的開拓政策轉爲全面收縮,這個彎轉得實在是過於激烈,這段時間明朝到底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宏圖大業不要了,轉來過自己的小日子?而放棄大片國土,卻成就了盛世並受到好評,這也是歷史上很罕見的。

其實這根本原因在於:明朝國力已經相當疲憊了。

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是怎麼回事?仁宣二帝的收縮政策正確嗎? 第6張

鄭和下西洋時,甚至在蘇門答臘島都設置了舊港宣慰司,這應該是5000年來,中國名義上國土所到達的最南的範圍

永樂皇帝朱棣在位期間雖然做到了“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但明朝的國力消耗極大,開拓奴兒干都司、經營安南、五徵漠北、下西洋、遷都北京……這些事務都是要消耗巨大人力物力的,永樂末年,雖然稱盛世,但明王朝國力已經到了極限,朱棣爲政過猛,步伐太急,給當時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白壽彝先生在《中國通史》中指出了永樂朝存在的問題:僅就《明太宗實錄》統計,永樂一朝所謂“民亂”、“強賊”就達四十起之多。永樂末年,山西、河北,甚至號稱富庶的蘇、常、嘉、湖等地都出現了成夥的“強盜”和大批“流民”。修建北京宮殿,赴四川、雲、貴、湖廣採木,工程歷時十數年,“所費數以萬計,役死軍士百姓不計其數”;五次親征漠北,每次動員兵力三十萬至五十萬不等,搜盡天下府庫以充軍餉,數十萬軍民爲之轉輸,造成“財力大窘”。

洪熙元年(1425)湖廣佈政司左參政黃澤上言所說:“向也,南征北討,出師連年,輜重牛馬,耗散鉅萬,又江北困於營造,江南疲於轉輸”,“土木屢作,勞者弗休”,結果是“丁男疲於力役,婦女困於耕耘,富者怨征斂之繁,貧者罹凍餒之苦”。

爲了應對巨大的財政開支,永樂末年甚至將官吏的俸給都撙節了十之六七,官吏家屬已有凍餒之虞,百姓生活可想而知了,永樂末年,明朝事實上已經是“人民流離,餓殍盈路,稅糧逋負,盜賊橫生”。

再不轉向,明朝將有重蹈隋朝末年的危險,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中寫道:如果環境的開展與事實上的情形稍有差異,朱棣在歷史上的聲名跟隋朝的第二個皇帝隋煬帝等量齊觀。

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是怎麼回事?仁宣二帝的收縮政策正確嗎? 第7張

永樂十八年(1420年),山東發生“唐賽兒起義”,這成爲歷史上比較少見的發生在明朝興盛階段的農民起義,說明當時明朝民生已相當不樂觀

在這種環境下,繼位的仁宗和宣宗必須立刻終止這種嚴重透支國力的策略,改用寬鬆治國和息兵養民的政策,將主要精力轉向內政,於是就有了對外的大規模收縮。經過十年的恢復,明王朝情況確實有了根本好轉。

“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明史》

該如何評價仁宣兩帝的收縮策略呢?儘管白白放棄國土可能令人不太痛快,但應該承認,仁宣兩帝採取收縮政策,與民生息實際是符合當時明朝實際情況的,乃形勢使然,因爲再這樣大興土木,明朝是有崩潰的危險的。對於仁宣兩帝的“轉向”,史學界也多持肯定態度;當時的老百姓和政治輿論,也多表示讚揚。

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是怎麼回事?仁宣二帝的收縮政策正確嗎? 第8張

雖然有喜歡玩蟋蟀的小毛病,但總體來說明宣宗算是一個不錯的君主

不過,也無法否定,這種極端的收縮策略也確實爲後世留下了極大隱患:比如,放棄安南這塊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土地,使得中原王朝永久失去了進取中南半島的機會,事實上安南的問題更多是明朝治理不當,在張輔、黃福等良吏的治理和鎮壓下,事態是有好轉的可能的,明朝完全有機會像“元明兩代消化雲南” 一樣順利消化安南,遺憾的是這次也放棄了;放棄奴兒干都司,明朝在東北的存在感弱化,女真人受的制約小了很多,無疑爲後來女真的興起創造了條件。而停止下西洋、放棄安南更使得明王朝在東南亞的威信大大減弱,在東南亞地區的朝貢體系事實上已經崩潰。

爲何放棄鄭和下西洋?至今在史學上仍有不少爭論,毫無疑問,這個遺憾是相當大的,自此600年後,中國海軍都沒有恢復到鄭和時期的地位

對蒙古的保守策略則很快就造成極大的危害,明宣宗對於蒙古放棄了之前嚴厲打擊的政策,改爲單純防禦,爲了減少消耗,明宣宗放棄了長城以北的衛所。這無疑是坐視蒙古做大。

宣德五年六月(1430年),明宣宗遷開平衛於獨石(今河北赤城縣北獨石口)。

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是怎麼回事?仁宣二帝的收縮政策正確嗎? 第9張

開平衛,治所本來在舊元上都城(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及多倫縣附近),明朝在長城以北重要據點,明成祖非常重視開平衛的戰略地位,曾表示:“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

然而,明宣宗竟然廢棄了這個據點(實際上是必然結果,明朝在朱棣時期就已經放棄了北方很多其它據點,使得開平成爲孤地),北方防線直接收縮大半,《明通鑑》痛批:"自此蹙地三百里,盡失龍岡灤河之險,而邊地益虛矣"。

而蒙古的做大很快就造成了巨大的國防威脅,繼位的明英宗時期,令天下震動的“土木堡之變”發生了。

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是怎麼回事?仁宣二帝的收縮政策正確嗎? 第10張

但是,將這些不良後果完全怪到仁、宣兩位帝王身上也是不合適的,當然,這兩位帝王本身也確實缺乏雄主氣魄,開拓心不強,更注重內政,不過他們收縮國勢也的確是時勢所至,不能苛責,一代人做一代人事。這兩位帝王的確恢復了明王朝的國力,完成了歷史使命,使得明朝轉危爲安。至於後世明朝的危機,比如“土木堡之變”,完全就是明英宗的混亂指揮所導致的,在國力恢復後仍然無法恢復進取局面,那是後世的責任,明末清初學者谷應泰評價“仁宣之治”很中肯,其認爲仁宣朝的保守是合適的,能和周朝的“成康之治”、漢朝的“文景之治”相提並論

“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庶幾三代之風焉。”,“故餘以仁、宣之朝,專務德化,雖曰度量,蓋亦有時勢焉。”——谷應泰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