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的滅亡是諸葛亮點燃了覆滅的導火索嗎

本文已影響1.02W人 

諸葛亮是蜀國最牛逼的人,卻一手將蜀國給毀了。在諸葛亮執政時期,一直主張與吳國修好,然後以戰養國,死磕曹魏,作爲一度挽蜀國於既倒的狂戰士,諸葛亮死之後,是誰左右了蜀國政局,又是誰親手點燃了蜀國覆滅的導火索?爲什麼說諸葛亮一手將蜀國給毀了?

在談及上述問題之前,我們先橫向比較一下三國之中各家各戶的實力,用事實說話,到底誰強誰弱。  

蜀國的滅亡是諸葛亮點燃了覆滅的導火索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中國古代,還沒什麼先進的生產技術之前,衡量國家強弱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人口數,只要人夠多,就算是一百萬乞丐,也足以把敵人嚇破膽。根據歷史資料顯示,三國時期蜀國人口最少,只有94萬人;吳國稍勝,有230萬人;魏國最多,約爲443萬人。

這是人口數量的比較,還可以比較一下戰爭消耗數,史書中記載的蜀國人口,有前期和後期兩組數據,前期(221年)有20萬戶人家,合計90萬人口,而後期滅亡時期(263年)有28萬戶人家,合計人口94萬,士兵10萬人,官吏4萬人。

也就是說在連年戰爭裏,蜀國的人口消耗基數相當大,足有62萬,占人口總數的69%,也就是說,每十個蜀國人當中,平均下來有七個死在戰爭中,簡直太可怕。 

而吳國人口數量前後變化並不大,據史書記載,242年,吳國有12萬戶人家,240萬人口。而在覆滅時的人口數量也沒有太大變化,與242年數據相差無幾,並且很可能是後來並沒有重新統計人口數量,直接將之前的數據上報了。  

蜀國的滅亡是諸葛亮點燃了覆滅的導火索嗎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從一個側面反應出,吳國人口的損耗程度基本爲零。魏國的人口消耗數據,由於資料有限,並沒有考證出來,但以後來的戰事來看,魏國之所以強大如斯,就是因爲人多勢衆。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爲什麼最後先是蜀國敗,再是吳國敗,最後是司馬家族收天下的道理,畢竟在勞動生產全靠人力的年代,人口多少就意味着國家實力強弱。蜀國人口最少,實力也最弱。

因爲先天缺陷,蜀國一直處於兩難的境地,在諸葛亮執政時期,他堅奉兩條原則,盟吳,攻魏。

在諸葛亮死之後,繼承者姜維結過了接力棒,誓要中興蜀國,他比自己的老師諸葛亮還甚,出兵更頻,但此時的蜀國基本上已屬於民不聊生的狀態,人口銳減,軍中無可用之兵,帳中無可食之糧,處境尷尬的很。 

關於頻繁用兵這件事,廖化勸過姜維:“打仗時智謀不如對方,兵力也不如對方,這樣打仗怎麼行呢!況且戰爭連年,百姓不能安居樂業,何必去做這種無益處還勞民傷財的事情呢?”  

蜀國的滅亡是諸葛亮點燃了覆滅的導火索嗎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蜀國人口的消耗數中就可以看出道理,但姜維卻偏偏置若罔聞,繼續窮兵黷武,直到真的把蜀國的家底全都敗光之後,才恍然大悟,可惜爲時已晚!

而他犯下的另外一個錯誤,就是認爲傳統的部隊分散駐守是一種消極抵禦,於是他把所有兵力全部集中起來,駐守在漢壽和樂城兩處,而這個措施,等同於直接拋棄了重中之重的漢中。

果然,後來魏軍聲東擊西,大破蜀國,而姜維也因爲一人之失,徹底葬送了蜀國江山。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