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滅亡諸葛亮要負哪些責任?蜀漢滅亡的因素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2.91W人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蜀漢的滅亡諸葛亮要負哪些責任?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在東漢末年魏、蜀、吳三足鼎立那個風雲際會的年代,爲什麼蜀漢是最先滅亡的那一個?難道真的是“欲廢漢 人不能興之矣?”無數人探討過蜀漢滅亡的原因,都是衆說紛紜、見仁見智。但這些說法都比較統一的指向蜀漢的人才、政治、國策、地理四個方面,蜀漢的滅亡基本上是這四個方面綜合因素的結果,並不是諸葛亮或者其他人個人的作用。

蜀漢的滅亡諸葛亮要負哪些責任?蜀漢滅亡的因素有哪些?

探討蜀漢滅亡的原因,可以從國家層面和執政者層面兩個方面來探討,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

一、執政者的影響

漢政權成立之後,出於當時的政治形勢需要,對荊州集團過份倚重,而對益州集團的打壓過於嚴厲,使得其不容易吸收益州的人才,人才的更新換代進行得非常緩慢。另一方面,過於依賴諸葛亮,“事無鉅細,鹹決於亮”,並沒有給其他人充分鍛鍊的機會。

就是諸葛亮本人選定的接班人之一的蔣琬,也沒有獨立指揮過軍隊的作戰,更多的只是擔任參軍一類的工作。而諸葛亮死後,蔣琬一躍而成尚書令,假節,領益州刺史,行大將軍事,這種火箭式升遷一來是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滿,二是蔣琬本人也沒有經過掌控全局的鍛鍊,在處理國事時顯出力不從心的狀態。在他之後的執政者,更是一撥不如一撥,人才的斷層對蜀漢後期的影響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蜀漢的滅亡諸葛亮要負哪些責任?蜀漢滅亡的因素有哪些? 第2張

蜀漢的創立者劉備具有仁義、寬厚的優秀品質,但是以“仁義”爲號召的劉備也容易陷進過於注重義氣的狹隘個人主義陷井之中。在關羽死後,劉備不能做到出於大局考慮,去修復蜀吳聯盟以對抗魏國這個最根本最迫切的任務,而是盲目的對東吳開戰,使得蜀漢元氣大傷,自己也病死白帝城。這都說明劉備缺少理智長遠的眼光、當斷則斷的果決以及必要的心機權術。

二、政治分化的影響

蜀漢政權對待益州集團的政策被歷史證明是錯誤的。由於蜀漢集團在成立之初,就有荊州集團、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三個勢力,如何平衡這三個集團的微妙關係,處理它們之間的矛盾,是維護政權穩定的重中之重。蜀漢政權對於一直跟隨自己的荊州集團特別重用,對東州集團也大加籠絡,但出於對當地土著的忌憚,對益州本土勢力組成的益州集團大加打壓,造成益州勢力與其它勢力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它們之間的相互鬥爭又導致政權內耗嚴重,使得蜀漢政權一步步走向滅亡。

三、國策的影響

蜀漢立國之後,執行的是“以攻爲守”的立國策略,頻繁出征使益州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而蜀漢後期不顧國力的實際情況,一味堅持進攻的錯誤決策,使得小小蜀漢無力承擔戰爭的龐大開支,兵源依賴強徵,使得蜀漢的勞動人口減少,反過來又嚴重影響了蜀漢的農業生產。在年年戰爭的情況下,大量自耕農破產,經濟幾近崩潰。到了鄧艾破蜀時,成都居民一個個面黃肌瘦,家無餘糧,可見國力衰弱到什麼地步。

蜀漢的滅亡諸葛亮要負哪些責任?蜀漢滅亡的因素有哪些? 第3張

益州本是天府之國,如果不採取年年主動進攻的國策,注意發展經濟,也許蜀漢也不會那麼快滅亡。

四、地理的影響

蜀漢佔據的益州,本是天府之國,有着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易守難攻,完全可以實現割劇一方自立。但是易守難攻就意味着交通不便,與世隔絕,信息落後,人民追求享樂,容易不思進取。四川多山地,難以發展騎兵,這在冷兵器時代是一個很大的劣勢。沒有強大的騎兵來保衛國家,一旦北方騎兵突破天險,進入四川盆地之後,蜀漢就變得不堪一擊。

對於蜀漢來說,關中地區是他們的門戶,也是他們重要的糧食基地,不容有失。這個戰略要地對蜀漢和曹魏都意義重大,蜀漢後期正是失去漢中這個糧倉,失去了秦嶺天險的保護,使蜀漢北線防禦體系崩潰,就算姜維再勇,也無法挽回滅亡的命運。

蜀漢的滅亡諸葛亮要負哪些責任?蜀漢滅亡的因素有哪些? 第4張

以上四個方面,都是從國家層面來分析蜀漢滅亡的原因。在這個過程中,諸葛亮有沒有責任?如果有,他要負多大的責任呢?

一、諸葛亮的人才觀妨礙了蜀漢後備人才的成長

諸葛亮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他的身上有着高尚的道德和超人的智慧,但是他的缺點是太過謹慎了,對別人不信任。做爲一名國家實際上的執政者,他很少有相信的人,總是對部下辦事不放心,儘量“事必親躬”,沒有做好人才的培養工作,結果自己死後,蜀漢便陷入了人才荒。

相比諸葛亮,劉備在招攬和培養人才方面就要成熟得多。劉備手下的人才,幾乎都是他自己招攬來的,從諸葛亮、龐統、法正等謀士,到關羽、張飛、趙雲、馬超等大將,都是他思賢若渴,誠心待人所得。劉備也正是靠着這些文臣武將,慢慢開創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蜀漢的滅亡諸葛亮要負哪些責任?蜀漢滅亡的因素有哪些? 第5張

而諸葛亮掌權之後,事無鉅細,都是靠自己一個人專斷。這種工作狂式的執政方法,不但拖跨了自己的身體,也耽誤了蜀漢後備人才隊伍的建設。要知道實踐出真知,一個人才如果得不到鍛鍊,也很難成長。

如果說諸葛亮覺得身邊的人都不堪大用,那麼我們也沒看到諸葛亮四處求賢的記載。而無論是曹魏還是東吳,都知道延攬四方英才,所以蜀漢的人才斷層,諸葛亮要負一定的責任。

二、外結孫權政策執行不到位

蜀漢立國之基,在於兩件事。一是跨有荊州和益州之地,二是與孫權結成戰略同盟。但是蜀漢在事關生死的戰略決策的執行上,犯了很大的錯誤。

荊州乃四戰之地,不但對蜀漢意義重大,對東吳的長江防線防守也有着極爲重要的作用。所以東吳自赤壁之戰後,一直沒有捨棄對荊州的覬覦之心。而蜀漢的荊州守將關羽卻盲目自大,發動襄樊戰爭。雖然取得了局部戰役的勝利,但被東吳抄了老窩,關羽不但丟了荊州,也丟了性命。

蜀漢的滅亡諸葛亮要負哪些責任?蜀漢滅亡的因素有哪些? 第6張

荊州一失,諸葛亮制定的“隆中對”的戰略計劃已無法實現,更爲嚴重的是劉備氣急攻

心,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發動對東吳的戰爭。這場戰爭的後果是蜀漢大敗,不但失去了數萬精銳部隊,劉備也病死在半路。

當然,荊州的丟失,不能怪諸葛亮。但是蜀漢丟了荊州之後,已失去了東山再起的本錢,之後任憑諸葛亮如何雄才大略,也只能對魏發動局部戰爭,沒有辦法雙管齊下,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了。

三、六出祁山,加快滅亡

荊州丟失,諸葛亮要做的是面對現實,經營好益州和漢中,以等時機。如果蜀漢堅持這種方針,也許能支撐得更久一些。

蜀漢的滅亡諸葛亮要負哪些責任?蜀漢滅亡的因素有哪些? 第7張

令人不解的是,諸葛亮本人在隆中對時,說過要“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可是他在平定南方之後,並沒有向西發展,也沒有“待天下有變”,而是急不可待的揮師向曹魏進攻。諸葛亮的理由是“坐而待之,孰若伐之?”這種策略真的對嗎?

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和姜維的九伐中原,基本上都是蜀漢率先挑起的戰爭。當時魏國的主要精力並不在蜀漢身上,而是在江東的孫吳政權身上。如果諸葛亮能冷靜一點,乘魏吳大戰之機,埋頭於國內發展,或者做好“西和諸戎”的外交工作,爲蜀漢爭取到強大的後援,是不是比一味進攻要好一點呢?

蜀漢的滅亡諸葛亮要負哪些責任?蜀漢滅亡的因素有哪些? 第8張

史書上說諸葛亮“治戎爲長,奇謀爲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他制定的軍事方針是否全部正確,有着很大的爭議。其實當時天下形勢並不穩定,蜀漢是有很多“天下有變”的機會的,如果是在合適的時機發動北伐,會不會效果更好?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我們也無法重置歷史,讓諸葛亮再來一遍。我們只能說蜀漢的滅亡,是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這種誰該負責的討論,也不過是爲了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罷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