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最大的失誤,直接導致蜀漢的最先滅亡

本文已影響1.77W人 

諸葛亮作爲蜀漢中期的“擎天柱”,事無鉅細,大權獨攬,他爲了實現“復興漢室”的夙願,屢次北伐,雖然皆無功而返,甚至最後病死於軍前,但卻落得“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讚譽。

歷史上的諸葛亮雖然沒有小說《三國演義》中神機妙算,但也歷來爲封建文人尊崇,認爲他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確實,歷史上的諸葛亮人品道德著於史冊,無可辯駁。但是,人無完人,從某種程度上說,蜀漢滅亡的根源恰恰就是因爲諸葛亮。

筆者這麼寫估計很多亮粉要口誅筆伐,義憤填膺了。但是且慢,看完文章再罵不遲。

我們說諸葛亮“誤”蜀漢,並非無中生有,刻意抹黑。諸葛亮治理蜀漢,最大的失誤是:沒有關懷巴蜀士族,沒有人盡其才,沒有實現劉氏與巴蜀本土豪強的融合。

我們先看諸葛亮的代表作《出師表》,在表中,諸葛亮特意提及四個人推薦給劉禪,他們分別是:郭攸之、費禕、董允和向寵。

諸葛亮是這樣說的“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

諸葛亮最大的失誤,直接導致蜀漢的最先滅亡

網絡配圖

我們會發現,諸葛亮特意推薦的這四個人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都是荊州人士。

郭攸之,南陽人。

費禕,江夏鄳縣人。

董允:南郡枝江。

向寵:襄陽人。

我們再看諸葛亮掌權時重用的人才,就會發現,絕大多數都是荊州人士!

馬謖,諸葛亮的貼心小夥伴,襄陽人。

陳震,爲諸葛亮出使東吳,南陽人。

廖立,被諸葛亮稱讚爲與龐統齊名的人才,武陵人。

楊儀,諸葛亮幕府高級參謀,襄陽人。

從上面這個名單不難發現,諸葛亮似乎對於荊州出身的人有種特別的感情。這是爲什麼呢?因爲諸葛亮本身就是荊州派的代表人物!

漢代以鄉土之情爲紐帶,形成政治集團,在“老鄉”觀念的作用下,本土之人總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直到一千八百年後的近代,蔣介石仍秉承這一思維,重用浙江人。

也正是在這種思維方式之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在關鍵的街亭之戰中,纔會“違衆拔謖”(違背衆人意願強行提拔馬謖),目的就是爲了使馬謖立下大功,將其培養成未來荊州派的代表人物。但是,馬謖不爭氣,使得諸葛亮的苦心變成了悲劇。

諸葛亮作爲荊州派領袖,重用荊州人本無問題,領導嘛,總要用自己人。曹操就重用譙、沛之人。

但是,諸葛亮作爲一個統籌全局的人物,是當時蜀漢實際掌權的人,他的這一人事任用方式,直接導致巴蜀本地士族的牴觸。

蜀漢中後期,以譙周等爲代表的益州本土士族,對於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十分不滿,原因就是他們對於蜀漢沒有歸屬感。在他們眼中,諸葛亮甚至是劉備,始終都是外來戶。

諸葛亮最大的失誤,直接導致蜀漢的最先滅亡 第2張

網絡配圖

我們要知道,漢末三國時代,基層權力其實是控制在那些豪強地主和世家大族的手中,如果當地豪強和大族不支持一個政權,那麼這個政權就會舉步維艱。

當年曹操之所以能戰勝袁紹,就是因爲獲得了以荀彧爲代表的潁川士族的強力支持。而赤壁之戰時,以張昭爲代表的東吳士族力主投降,是因爲當時孫氏政權與東吳士族尚未融合,大家離心離德。

我們客觀的說,諸葛亮對於益州士族並非一概不用,他掌權的時代,也確實任用了一批益州本地人,但是,對於諸葛亮的任用,我們會發現很多貓膩!

諸葛亮任用的益州本地人多爲赳赳武夫,目不識丁的粗人,比如王平、馬忠和張嶷。

王平是個文盲,最開始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全,諸葛亮用這種人,難道不是出於便於指揮的目的嗎?

相反,對於那些有思想,有政治訴求的益州人氏,諸葛亮的任用就慎重的多。

即便諸葛亮任用了一小部分如楊洪等益州士族,但是也絕對無法掩蓋諸葛亮重用荊州人,打壓益州人的事實。

這一點,我們對比劉備的用人就會看得更加清晰。

劉備入主益州後,作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大力提拔益州本地人,其中以法正、李嚴爲代表。

很長一段時間中,法正的官職和地位甚至與諸葛亮並駕齊驅。

諸葛亮最大的失誤,直接導致蜀漢的最先滅亡 第3張

網絡配圖

在劉備時代,益州人獲得了空前的政治地位,正是因此,劉備才能以巴蜀半州之地,“男子當戰,女子當運”,血戰兩年打贏漢中戰役,沒有益州當地士族的支持,這是難以想象的。

反觀劉備死後,諸葛亮先是打壓益州派的代表人物李嚴,要知道,李嚴是劉備託孤大臣之一。結果先是被諸葛亮架空(劉備臨終前任命李嚴爲蜀漢最高軍事長官),後又貶到東部,最後找藉口將其免職。

還有,益州派的另一位重要級人物孟達。孟達投降曹魏後打算重新歸蜀漢,就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之戰前夕,孟達暗中聯絡諸葛亮,願意出兵呼應北伐。結果,這件事敗露,被司馬懿奇襲。而令人不解的是,在司馬懿圍攻孟達的近兩個月中,諸葛亮竟然按兵不動,坐視孟達滅亡。

很多人認爲是孟達滅亡太迅速,所以諸葛亮來不及救援,根本不對,《三國志@費詩傳》已經給出了答案:“亮亦以達無誠款之心,故不救助也。”

也就是說:諸葛亮壓根就不相信孟達。

民間諺語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是蜀漢後期人才匱乏。爲什麼會造成這種局面?真的是蜀漢無人可用嗎?當然不是,益州戶口百萬,總能選出幾個能臣幹吏,忠臣良將吧?

諸葛亮最大的失誤,直接導致蜀漢的最先滅亡 第4張

網絡配圖

看看人家東吳孫權,前期與南方士族不對眼,後來改變策略,以招撫聯姻,高官厚祿,立功封侯的方式,將“四大家族”盡數籠絡到自己麾下。使得孫氏這個基層武人出身的政權,獲得了江東世家大族的認可和鼎力支持。

孫權敢於任用江東大族的代表人物陸遜獨自鎮守荊州十餘年,諸葛亮敢嗎?孫權敢於任用另一江東大族顧家的顧雍爲丞相,諸葛亮有這種魄力嗎?江東大族朱家,爲了保孫家江山,大冬天光着膀子直言進諫,益州士族有這樣保蜀漢江山的嗎?就連鐵桿投降派張昭,後期都被孫權收服了,諸葛亮呢?

諸葛亮處理荊州和益州衝突的方式,只有兩招:第一,道德上讚揚,第二,流放他鄉,永不敘用。

相比較劉備、孫權處理本土士族的手段,諸葛亮確實有很大差距。

所以說,諸葛亮說到底只是一個軍師謀士,做不得君主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