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騎射對趙國有什麼影響?趙國實力強勁爲何還會被秦國打敗?

本文已影響9.07K人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趙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很多人都知道,胡服騎射是戰國時期趙國歷史上實行的一次改革,而經過了這一次的改革,趙國的戰鬥力可以說是大大的增強了,可以說胡服騎射就是趙國曆史上一次非常大的變革運動,而這之後的趙國實力突飛猛進,那麼究竟趙國的實力增加到多厲害呢?據說趙國一度能夠和秦國相提並論,這是真的嗎?但是既然趙國這麼厲害,爲什麼最終卻還是敗給了秦國,最終被秦國滅國了呢?

胡服騎射對趙國有什麼影響?趙國實力強勁爲何還會被秦國打敗?

1、胡服騎射對趙國的影響

由於實行胡服,趙國建立起以騎兵爲主體的一支軍隊,它在戰爭中的作用即刻顯示出威力來。就在行胡服的次年,趙國就向侵略趙國已久的中山國發動進攻,一直打到寧葭(今河北獲鹿縣北)。又西攻胡地,到達榆中(今內蒙古河套東北岸地區),“闢地千里”,林胡王向趙貢獻良馬以求和。趙武靈王讓代地的相趙固專主管所佔領的胡地,向內地提供騎兵。

趙武靈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分三路大軍進攻中山國,奪取了中山國的丹丘、華陽、鴟之塞、鄗、石邑、封龍、東垣等地。中山王獻4邑請和,趙軍才停止攻擊。趙武靈王決心要滅掉中山,於二十三年、二十六年相繼再攻中山,到趙惠王三年(公元前296年),終於最後滅掉中山,把中山王遷到膚施(今陝西綏德縣東南)。

趙國在加緊進攻中山的同時,還向北方的匈奴侵略者出擊,“攘地北至燕、代”。向西邊林胡、樓煩用兵,到達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

可以說,經過“胡服騎射”改革的趙國,成爲當時除秦國外,國力最強的國家。

胡服騎射對趙國有什麼影響?趙國實力強勁爲何還會被秦國打敗? 第2張

2、趙國實力堪比秦國

秦軍的兇悍令我們忽略了其他強大的存在,比如趙軍,趙國在戰國初期根本沒有存在感,直到秦惠文王嬴駟稱王時,趙國君主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小孩子,這個小孩子便是後來名垂青史的趙武靈王,趙國在他手裏變得強大起來,甚至能與戰國最強步軍秦軍近戰拼殺,秦軍之兇悍就連魏武卒都不能與之對抗,而趙軍卻可以。

趙武靈王力排衆議,胡服騎射,穿胡服,習騎射,改兵制,使得騎兵取代車兵,影響中國後世兩千年。

趙武靈王力排衆議推行胡服騎射,趙國國力自此超越齊楚兩大強國,趙武靈王改革初期有諸多大臣反對,其中也不乏有將領,然而趙武靈卻直接穿着胡人的衣服去上朝,送胡人衣服給重臣讓他們穿的人,震驚衆人,表達了他軍事改革的決心。

胡服騎射鑄造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強的騎兵軍團,特點就是速度快,威力強,攻擊力量大,之後的趙國並中山國,對外抑制楚齊,驅逐北方遊牧民族,開闢國土足足有上千裏,從最初的弱小國家變成了一個可以直接威脅到秦國的存在,這不是屌絲逆襲,而是創業成功,並且國內對於將領的選拔制度也領先當時所有國家,從前的趙國將領世襲制,改革之後出了個軍功制,跟秦國類似,即使你是一個平民,也可以靠着軍功成爲將軍。

戰國時期一個國家強大了,制度改善了,符合百姓的利益了,百姓自然會跟着你幹,在秦國變法初期,鄰國看到了秦國變法之後的種種好處,便紛紛遷往秦國,如今的趙國也是如此,百姓們看到了變法的好處,胡服騎射自然而然就風靡全國,趙國民心強大,合併中山國之後的趙國疆域連在了一起,經濟也得到了發展,趙國綜合實力也就上來了。

胡服騎射改革後的趙國創建了一支輕裝騎兵——趙國飛騎,又稱爲胡刀騎士。這支部隊改穿胡服,不再穿寬大的華夏服裝,單純以武器裝備而言:趙軍是當時唯一實現大規模普遍配置鐵製武器的軍隊,這連日後統一華夏的秦國也沒能做到。

而後代各王朝的騎兵基本也都是學習的趙國,包括現在你去騎馬,穿的都是緊身衣,風阻小,在那個時候趙國就已經這麼開始用了。

胡服騎射對趙國有什麼影響?趙國實力強勁爲何還會被秦國打敗? 第3張

3、爲何趙國還是被滅國了

趙武靈王在趙國推行的“胡服騎射”,按照楊寬先生在《戰國史》中的說法,就是:“命令軍隊採用胡人服飾,改穿短裝,束皮帶,用帶鉤,戴着插有貂尾或鳥羽的武冠,穿皮靴,藉由發展騎兵,訓練馬上射箭的作戰技術。” 由於實行胡服騎射,趙國建立起以騎兵爲主體的一支軍隊,它在戰爭中的作用即刻顯示出威力來。除了消滅中山國,胡服騎射後的趙國還“攘地北至燕、代”。向西邊林胡、樓煩用兵,到達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在此基礎上,趙國成爲山東六國唯一能單獨抗衡秦國的諸侯國。

不過,在長平之戰中,趙國還是敗給了秦國。誠然,趙國在長平之戰中輸給秦國,原因顯然是多方面的,比如白起和趙括這兩位將領的差距等。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過於偏重軍事的“胡服騎射”,對上全面的“商鞅變法”,顯然是存在較大差距的。對於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來說,確實增強了趙軍的戰鬥力,並涌現出趙奢、廉頗、趙括、李牧等多位大將。不過,僅僅侷限於軍事方面,顯然不能全面增強趙國的國力。與此相對應的是,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

根據《戰國策》、《左傳》、《史記》等史料的記載,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一樣的度量標準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策略。對此,秦孝公任用商鞅爲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爲主要內容的變法。由此,對於商鞅變法來說,是戰國時期最全面的一場變法,除了軍事方面的獎勵戰鬥,比如軍功授爵等內容,商鞅變法還廢井田、重農桑,這促使秦國的經濟得到增強,爲秦國對外作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相對於胡服騎射後,商鞅變法還包含了實行一樣的度量標準和建立縣制等內容,比如郡縣制的推行,增強了秦國的動員能力和管理效率。並且,商鞅還在秦國頒佈實行魏國李悝的《法經》,並對秦國的貴族進行削弱和限制。凡此種種,讓秦國在整體實力上領先於趙國等山東六國。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因爲胡服騎射過於片面,沒有全面增強趙國的國力。因此,在長平之戰中,趙國缺糧所以無法長期堅持下去,只能派遣趙括去速戰速決。而就秦國來說,受益於商鞅變法,在糧草供應商優於趙國,得以佔據上風。總的來說,“胡服騎射”後,趙國實力大增,這只是相對於魏國、韓國、齊國、燕國、楚國,其仍然和秦國存在明顯的差距。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