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織皇帝”朱瞻基,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本文已影響1.08W人 

“促織皇帝”朱瞻基,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古話有云"晚節不保",是說一個人英明神武大半輩子,晚年卻放飛自我,以至於昔日好名聲裏添了些許污點,讓人無奈至極。

其中典型範例當屬明代第五位帝王。此人名叫朱瞻基,前半生鐵馬金戈、建立功勳,繼承父祖皇位、創盛世王朝,可偏偏,後半生因一個小小愛好,惹來世人非議,乃至身故百年,還得了個罵名"促織皇帝"。所謂促織,即是蟋蟀。那麼,這位"促織皇帝"的一生到底是怎樣的呢?且看下文,允筆者慢慢道來。

朱瞻基生在洪武三十一年,彼時他的祖父朱棣尚是住在北平城裏的燕王,他的父親則是不得朱棣喜歡的燕王世子朱高熾。相傳,在朱瞻基降臨世間那晚,朱棣做了一個有意思的夢,夢見父親朱元璋送給他一個象徵權力的大圭,告訴他"傳世之孫,永世其昌"。朱棣又驚又喜,當即清醒。正當其回味着這個預示吉祥的夢境時,屬下來報,道是皇孫降生。朱棣一聽,立刻想起夢裏那句話,翻身起牀,趕去看皇孫。

“促織皇帝”朱瞻基,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剛出生的皇孫不太好看,但朱棣絲毫不在乎,他覺得皇孫長相非常像自己,透着一股英氣,所以十分高興,當場誇讚皇孫是"大明之福"。正因朱瞻基恰逢朱棣夢醒之際降生,符合朱棣夢中所見,因而觸動了朱棣那顆本就蠢蠢欲動的心,讓他更加堅定奪取皇位的心思。故此後人常說,朱棣是由於朱瞻基纔會起兵謀反。甭管此猜測是否正確,反正相較於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朱棣確實很喜愛和看重長孫朱瞻基。在朱瞻基年幼時,朱棣便把朱瞻基帶在身側,親自教導他如何當一個好帝王。

又細心爲朱瞻基挑選老師,並直白告訴那些朝臣,朱瞻基是一個具有天賦的學生,命令他們務必盡心給朱瞻基傳授知識。同時,因着朱瞻基武學出衆,身姿健壯,所以朱棣放心讓朱瞻基跟着自己一起征戰漠北,鍛鍊他的心智和能力,從而爲朱瞻基日後親征打下一個有利基礎。可以說,若非朱棣殷切教導,朱瞻基也不會在日後成長爲那般出色的帝王。他在祖父朱棣的身上,學會了如何治理國家、如何善待百姓、如何不畏懼敵人、勇敢迎戰所有困難。

朱瞻基面臨的首個難題,來自他的親叔叔朱高煦。那個時候,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剛剛成爲帝王不足年餘,便猝然亡故。正在南京主持遷都事宜的朱瞻基來不及悲傷或欣喜,當即拋下一切,全力趕往京師,期間躲過朱高煦埋伏襲擊,於驚險中成功抵達。登基後,本性寬厚的朱瞻基沒有追究叔叔野心,反倒待他親近有加,滿足朱高煦所有請求,由此給朱高煦造成一個錯覺,認爲朱瞻基軟弱可欺。

“促織皇帝”朱瞻基,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第2張

宣德元年的八月,一直不滿朱高熾、朱瞻基父子的朱高煦正式發兵造反。朱瞻基勸降未果,御駕親征,率軍隊圍困朱高煦,迫使朱高煦出城投降。其後,朱瞻基將朱高煦一家幽禁在北京城裏,又因朱高煦始終未曾誠心認錯,下令將朱高煦烤死在銅缸中。至此,朱瞻基以朱高煦一人震懾其餘諸位藩王,尤其是他另外一位素有野心的叔叔朱高燧,解決了困擾大明王朝近半個世紀的藩王威脅。第二個難題則出自軍中,即軍事腐敗現象。因大明朝前幾任帝王常常征戰四方,故而朱瞻基繼位最初,軍官的地位比文官要高,平民百姓亦十分懼怕前者。如此便助長了某些軍官的野心,讓他們非常大膽地向黎民百姓時不時勒索錢財物資,又私下非法強迫士兵成爲自己的僕人,剋扣士兵軍餉口糧等,促使整個大明朝軍隊皆受到負面影響,大大降低軍隊戰鬥力和國家安穩程度。

針對這個問題,朱瞻基接連在宣德元年到宣德三年間派遣一批批官員前往各地軍營、調查軍中情況、清查兵將名冊。以此確保每一位士兵都能拿到自己的軍餉和口糧,杜絕軍官謊報士兵數量、騙取物資的現象。

同時,朱瞻基在宣德三年制定有關征兵和懲罰逃兵的新規定,並增加清除徇私舞弊的二十二條條款。然而可惜的是,由於朱瞻基的性格寬厚,從不重罰犯錯士兵,致使他未能根除軍隊內的不良現象。

由此可見,雖然朱瞻基一心想要當個好帝王,可由於種種緣故,他的政治舉措裏依舊留有直接影響後世的缺陷。比如朱瞻基在位時確實重用賢臣,虛心納諫,但他所推行的司禮監聯合輔政的制度反而給了宦官崛起的機會,加大宦官權力,爲後代子孫留下宦官禍患的隱憂。

不過,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朱瞻基的的確確是一位出色的守成君王,"仁宣盛世"的出現、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富強昌盛,皆源自朱瞻基的努力。此外,又如前文所言,在朱瞻基的皇帝生涯裏有一個最大污點,即是他對促織的瘋狂迷戀。《明朝小史》裏說"帝酷好促織之戲,遣取之江南,其價騰貴,至十數金"。就因爲帝王喜歡蟋蟀,常常派人去江南找蟋蟀,所以蟋蟀的價格迅速升高,達到十多金,簡直讓人深感不可思議。當然,更不可思議的是此文裏另一段記載,道是當時有一位婦人,好奇丈夫用駿馬換來的蟋蟀,偷偷窺看時意外放跑蟋蟀,後自盡身亡。

她的丈夫回家,看到蟋蟀丟了,老婆死了,竟也追隨婦人而去。如問這對夫妻因何而亡,除卻夫妻情深,最現實的答案就是上行下效之風盛行,低位者自知逃不過懲戒,便索性拋棄性命。一如蒲松齡《聊齋志異》所講促織故事,可《聊齋》尚有神蹟,現實卻只能徹徹底底悲劇。這般再看,朱瞻基"促織皇帝"一名倒不算污衊了他,畢竟正因他的個人喜好,連累百姓,甚至造成家破人亡的慘劇。縱觀朱瞻基一生,果然最惹人唏噓的還是前半生征戰沙場,後半輩子揹負"促織皇帝"罵名的鮮明對比,可惜此一點怪不得旁人,惟怨朱瞻基到底非完人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