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兩銀子購買力如何 和銅錢價值有多大

本文已影響2.11W人 

對古代銀子價值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大規模使用白銀是在明清時期了,在此之前人們使用的最多的還是銅錢,因爲百姓日常所需的一切物品,只要不是很貴重的,基本用銅錢就行了,這時是沒有必要使用白銀的。明清以前的朝代,白銀還是屬於貴金屬,產量也有限,一般只有做生意或者官員及大戶人家纔有,才能用得起白銀,主要是白銀的價值比銅錢高多了。當時的情況是兩者之間的比價是極不對等的,一般情況下規定了一兩白銀可以兌換1000個銅錢,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是白銀的價值高些,銅錢的價值低些,畢竟銅礦山相對於銀礦山還是多了很多的,民間使用銅器的情況也比較普遍。並且白銀在各個時期的價值也是有所波動的,在正常的年景下,我們以一兩白銀能夠買到的米作爲參考,因爲大米是必須品任何時候都需要吃,所有它是歷朝歷代的硬通貨,最具有參考價值。明清時期一兩白銀約可以買1石左右的大米,一石大米約爲59公斤也就是118斤,現在市場上普通白米的價格約2.5元一斤,那麼古代一兩白銀約等於現在的295元。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

古代一兩銀子購買力如何 和銅錢價值有多大

清代的官方銀錠圖

古代的白銀來源情況

在古代,中國本土發現的銀礦並不多,總體來說產量是有限的,所以爲數不多的白銀大多上繳了朝廷。真正使古代白銀流通變爲現實,是因爲世界白銀產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關統計在1460年到1530 年間,在現在歐洲各地發現了大量的銀礦,這種情況使得白銀的世界總產出上升大約500%,大約每年白銀產量九十噸。

另一方面,中國的近鄰日本,在明代發現了大量的高價值銀礦,使他們的白銀開採量迅速增長。根據相關統計,從1560 年到1600 年左右,日本每年出口的白銀重量約爲33750公斤到48750公斤左右。因爲白銀在中國能獲取豐厚的利潤,這些白銀通過商業渠道大量的流入了中國,這些日本商人和葡萄牙人,通過澳門和長崎之間的航道,把日本增產的大量白銀帶到了中國,這使得國內的白銀流通量進一步增加。

而影響最大的美洲的白銀,則是在1545年,由西班牙人在玻利維亞的波多西發現的,其銀礦的白銀含量非常豐富,三年後,西班牙人又在墨西哥的薩卡特卡斯發現了銀礦。這些新發現的銀礦得到了大量的開採,在1570 年以後,開採出來的白銀,開始大規模地進入國際流通領域,其中絕大一部分進入了中國市場。

著名的財經專家亞當· 斯密曾說:

“砂石礦產物的市場,很少擴到周圍數裏以外,……而銀礦產物的市場,卻可以擴展到全世界。”這便是白銀的優越性。

根據史料記載,國際上第一艘滿載白銀用來交換中國絲綢和瓷器的西班牙大帆船,是在1573年前後來到菲律賓馬尼拉的。這其中除了大量的生絲和瓷器以外,還有各種中國商品,如:麪粉、水果、醃製的豬肉、活禽、傢俱以及價格低廉的小飾品等等。所以後來中國產的生絲、瓷器等商品,大多經過澳門和菲律賓的馬尼拉等中轉港,運往歐洲,另一方面,歐洲殖民者從美洲掠奪的大量白銀,則由大帆船不斷地運到馬尼拉,大量的流入中國。

古代一兩銀子購買力如何 和銅錢價值有多大 第2張

百姓使用的碎銀圖

白銀的使用情況

在明清時期,因爲白銀從國外的大量流入,已經開始在市面上普及起來,畢竟白銀輕攜帶是比較方便的。古代的通貨膨脹並沒有現在這麼強,所以在當時1兩白銀的購買力還是比較強的。普通百姓在市場購買物品,都是要把一兩白銀割開來使用的。大多數人使用較多的還是散碎銀。

在古代就中國一般是貿易順差國,當時西方人喜歡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物品,交易時大多使用其在殖民地掠奪來的銀子。到了明代和清代中後期白銀也開始了貶值,儘管如此,其價值還是不低的。史書記載在明代嘉、萬時期:1兩銀子可以買大米2石,約等於現在的500至600元。

而在明清時期,朝廷髮型的銀子,其最小的單位也得是10兩,這10兩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夠普通百姓生活幾個月的。所以百姓平時生活購物,銀子都要割開來用,以兩、錢來做單位,然後再以銅錢作爲小錢輔助。

古代一兩銀子購買力如何 和銅錢價值有多大 第3張

古代一兩白銀圖

綜上所述,在古代一兩白銀的價值在今天看來也就值5、600元左右,當時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畢竟它可以買118斤的大米,這些糧食夠一戶三口之家吃一個月是沒有問題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