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欲伐衛”的故事能看出古人的智慧

本文已影響3.16K人 

智伯(公元前506年—公元前453年),即智瑤,因智氏源自荀氏,亦稱荀瑤,又稱智伯、智伯瑤,諡號“襄”,史稱智襄子。他是春秋末期晉國執政大臣,一心恢復晉國霸權卻被韓趙魏三家聯合滅掉。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所謂智氏亡而三晉分,三晉分而七國立,中國從此進入戰國時代。豫讓爲給主公智襄子復仇,留下了“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的歷史典故。

“智伯欲伐衛”的故事能看出古人的智慧

且說智伯欲伐衛,就先送給衛君一隻白壁和四匹良馬。衛君很高興。而大臣南文子卻面帶愁容。衛君就問他因何不高興。南文子說:“無功之賞,無力之禮,不可不察也。野馬四,白壁一,此小國之禮也,而大國致之。君其圖之。”衛君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下令邊境加強戒備。果然不出南文子所料,智伯出兵偷襲衛國,見已經有防備,就失望地對身邊的人說:“衛國有能人啊,預先識破了我的計謀。”

“智伯欲伐衛”的故事能看出古人的智慧 第2張

後來,智伯還欲襲衛,便又出一計,“乃佯亡其太子,使奔衛。”南文子說晉太子顏是個好人,智伯又很寵愛他,現在沒聽說太子犯了什麼罪卻逃了出來,其中必有蹊蹺。於是,下令守邊將士“車過五乘,慎勿納也。”智伯聽說後無可奈何,只好打消了偷襲衛國的念頭。

由此,可以看出晉衛之間的較量,南文子以弱御強略勝智伯一籌。晉國強而衛國弱,智伯卻送給衛君重禮,分明是爲了麻痹衛國;再次叫太子假裝逃亡衛國也是爲了尋找發動戰爭的理由。可貴的是南文子在戰爭發動之前就識破並挫敗了智伯的計謀,從而使國家免遭侵犯。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