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曾提出稱臣換土地的建議,南宋爲什麼稱臣了卻不要回土地?

本文已影響5.66K人 

對南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導語:南宋,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朝代,在中國的歷史上,沒有哪一個漢人政權在綜合國力損失不大的情況下,選擇向少數民族稱臣。即使是將燕雲十六州拱手讓給契丹的後晉,也只是爲了獲得契丹的支持。而南宋,作爲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向少數民族政權稱臣的漢人政權。皇帝以及朝中大臣一直被後人所唾棄。

金朝曾提出稱臣換土地的建議,南宋爲什麼稱臣了卻不要回土地?

世人皆知的秦檜陷害岳飛的故事,岳飛率領的岳家軍在當時抗金前線可謂是無堅不摧,劍鋒所指,所向披靡。在其他宋軍的幫助之下,一度收復了大片領土。金朝軍隊聽到自己的敵人是岳家軍,士氣便會開始下降。加上岳家軍獨特的戰術讓岳家軍的重步兵軍團成爲了金朝的噩夢。所以在抗金戰爭的後期,始終無法將展現往前推進一步,甚至一度後退。

勝利的天平開始向南宋傾斜。就在抗金戰爭的勝利出現了曙光之後,金朝皇帝甚至都提出了稱臣換土地的建議。但是,南宋拒絕了,結束了抗金戰爭。南宋選擇向金朝稱臣,卻不要回土地,這一直讓許多人感到困惑。收復領土難道不是南宋所期望的嗎?

歷史背景

北宋數次北伐戰爭的失敗讓宋朝的精銳幾乎損失殆盡。契丹在統治者的領導之下,先後抵擋住了數次北宋大軍的進攻。消滅了北宋軍隊的主力之後,開始轉守爲攻,大舉攻入中原地區。得益於燕雲十六州的掌控權在契丹的手中,無險可守的中原讓契丹軍隊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成規模的抵抗。北宋皇帝被迫在檀州與契丹義結金蘭,史稱潭淵之盟。

潭淵之盟是北宋的恥辱。北宋雖然和契丹結爲兄弟之國,但是卻要每年向契丹進貢三十萬兩白銀或者等價的絲綢等物資。不過好歹讓契丹最終放棄了進攻北宋的想法,在邊境地區建立集市與北宋開展國際貿易。不過,這種關係讓北宋佔盡優勢。

金朝曾提出稱臣換土地的建議,南宋爲什麼稱臣了卻不要回土地? 第2張

畢竟,宋朝佔據了漢地十八省,豐富的物產和契丹物產缺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在貿易當中,北宋一直處於貿易順差之中。每年三十萬兩白銀的歲貢很快就能夠被貿易順差的帶來的鉅額稅收所填平。所以,在和北宋上百年的相處當中,即使歲貢在契丹滅亡之前已經上漲到了八十萬兩,但還是被北宋的貿易逆差逐漸掏空了國力。

金朝的崛起並且大肆進攻早已腐朽無能的契丹國給了北宋機會。北宋趁機選擇與金朝結盟,企圖聯手滅掉契丹。而北宋給出的條件是,燕雲十六州劃給北宋。作爲交換,北宋給契丹的歲貢將被支付給金朝。金朝面對如此大的誘惑,條件只是這一片小小的土地,爽快答應了。很快,在滅亡契丹的戰爭當中,金朝軍隊摧枯拉朽,連連取勝。契丹軍隊和統治階級常年不打仗,貪圖享樂,早已沒有了當年遼太祖及其軍隊的神勇。

很快,契丹五個京城四個被金朝攻克。此時,北宋的軍隊已經開赴前線,準備給契丹致命一擊。但是,契丹畢竟是契丹,雖然面對金朝可能節節敗退,但是對抗宋朝軍隊還是易如反掌的。最後,金朝軍隊攻佔了最後一個契丹都城。契丹皇室被迫逃亡帝國的西部,重建政權。金朝意識到,宋朝外強中乾的軍事實力之後,便違背了和北宋之間的協議,大舉南下,進攻北宋,擄掠子民成爲奴隸,搶奪糧草錢財以供軍隊作戰之用。

北宋的軍事部署主要集中在都城和邊境,這意味着一旦邊境失守,金朝軍隊便可長驅直入,直接來到北宋的都城——汴京。而禁軍糟糕的實力讓汴京城很快失守,宋神宗宋徽宗以及大量皇室成員被擄走,北宋政權垮臺。

北宋皇室幾乎全部都被擄走,但有一個除外,那就是南宋建國皇帝趙構。北方淪陷地區大量的抗金武裝建立,互相馳援,抗爭金朝的統治。但最後因爲南宋皇帝趙構決定採取見好就收,見金軍南下不順利,便決定談判而徹底被消滅。南宋最終決定割讓領土,對金稱臣,以換取和平。

金朝曾提出稱臣換土地的建議,南宋爲什麼稱臣了卻不要回土地? 第3張

不爲人知的真相

在靖康之恥之後,金國佔據了現在的河南和陝西。但是,剛剛進入中原的金朝作爲一個少數民族的政權,並不清楚如何治理這些地方,於是,傀儡政權——僞齊出現了。僞齊的皇帝是原先北宋的大臣。一上臺,爲了表達對金朝的忠誠,在疆域內橫徵暴斂,搜刮百姓,同時藉助金朝軍隊,鎮壓起義,抵抗南宋的進攻。其目的就是爲了給金朝籌集軍費,幫助他擴大疆域,徹底打敗南宋。

僞齊統治階級一系列政策不得民心,百姓怨聲載道,紛紛向南方逃去。田地荒蕪,人口流失,原本繁榮的中原地區一下子變得荒涼。北宋曾經最看重的地區的社會經濟被徹底摧毀。直到現在,北方地區的經濟發展仍然未能夠回到當時在整個中國的地位。

這個時候,金朝內部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問題——主戰派的代表金太宗去世了。此時的金宋戰爭已經持續了十餘年,雙方各有勝負,始終無法將對方徹底擊敗。新繼位的金熙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主和派。其主要原因是因爲金熙宗是一位對中華文化非常喜愛的金朝皇帝。這其實和少數民族的政權歷史發展規律非常相似。中華文化和他們少數民族的文化相比,實在是先進了太多。

金熙宗就是開啓金朝向南宋學習的鼻祖。他自己和他的父親完全不同。他對中華文化的嚮往讓他自己成爲了金朝皇帝當中,最有文化的一位。聘請宋朝的大儒作爲自己的老師。另外,他甚至還學着當時兩宋之際以李清照爲代表的婉約派詩人,吟詩誦詞。雖然水平非常的勉強,但是在金朝當中,已經算是少有的人才了。

金朝曾提出稱臣換土地的建議,南宋爲什麼稱臣了卻不要回土地? 第4張

對於中華文化的嚮往讓金朝意識到絕對不能讓這個文化的正統繼承者消失,於是在金熙宗的主導之下,金朝向南宋提出了和平建議。條件非常誠懇:將中原地區還給南宋,讓南宋對金稱臣。這個條約在現在看來很能體現出金熙宗被中華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響之下而表現出的"德"。但是在當時,金國人並不理解,認爲在局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之下,卻提出這種建議,這就是一種賣國行爲!

金國人對這項建議的抵制可以理解,畢竟,把到嘴邊的肉又還給南宋,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但是,南宋竟然也拒絕了這項建議。這實在是出乎金熙宗的意料。

南宋不接受建議的原因

南宋之所以拒絕了這項非常有誠意的和平建議,是因爲至宋朝以來就一直存在的國家內部的地域歧視。南宋的子民並不同意收回中原地區,甚至連朝中的大臣也是這樣認爲。這個原因得從北宋開始講起。北宋時期,重文抑武的政策讓文人有了極大的發展空間。但是,朝廷上存在着一種偏見,那就是北方人和南方人相互看不起。

由於朝廷中北方人較多,他們極力打壓南方的官員,在科舉之中也不允許南方人成爲狀元。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了明朝。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北宋的晏殊因爲北方的官員纔沒有拿到狀元。這種歧視,南方人當然看在眼裏。當金朝提出拿土地換稱臣的時候,南方人自然也是極力阻止。現在看來,頗有一種落井下石的味道。

其次,最現實的原因就是財政。從靖康之恥南宋和金朝南北對立之後,宋朝就一直處於戰爭當中,土地的不斷失去最大的影響就是人口的減少導致的稅收下降。而連年的戰爭又需要高額的軍費開支。倘若接受的金朝的協議,收回了中原地區。此時的中原地區早已是滿目瘡痍,根本沒有當年北宋時期的繁榮昌盛。戰後的重建工作需要大量的資金。

歷朝歷代凡是需要大量經費的時候,有着國家錢袋之稱的江南地區就會被統治階級收取繁重的賦稅。所以,爲了保證自己的經濟不受到連累,百姓極力反對收復中原地區。這也就出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南宋失去了中原地區,但是綜合經濟實力反而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上升。當然現在的領土的重要性已經和古代不一樣了,任何一塊小小的土地都可能蘊藏着無盡的礦產,能源。但在古代,土地的作用就是耕作,生產糧食。

金朝曾提出稱臣換土地的建議,南宋爲什麼稱臣了卻不要回土地? 第5張

而南宋的統治階級的想法和南宋百姓不謀而合。不過他們想的並不是經濟上的,而是政治以及權力上的爭奪。試想一下,倘若岳家軍真的打敗了金朝軍隊,金朝不得不將之前俘虜的宋神宗和宋徽宗釋放回來,那麼這個皇位到底是由誰來做?是現在的趙構,還是宋神宗或者宋徽宗?所以皇帝未了自己的皇位,選擇不支持岳家軍的北伐,連發十二道金令命令他率領部隊,班師回朝。

當然這其中也有着對武將的忌憚,原因和北宋一樣,在混亂的年代,一個新生的政權沒有軍事實力就不可能一直存活下去。但是軍事力量的強大會讓武將對最高統治者產生威脅。北宋晚期對抗西夏的西路軍就因爲實力強大,前線將軍因爲掌握了權力開始拒絕聽從中央的調遣。所以這其實非常的矛盾。歷朝歷代都一直未能完全平衡中央和將領之間的天平。

結語:南宋其實並不是沒有實力收復領土,而是不願意收復。試想,若是岳飛被授予了最高軍事統帥權,有權力集結所有的南宋軍隊還有在金朝內部做抗爭的起義軍們,想要收復北宋的全部疆域並不是不可能。但是,武將權力過大,中央必定會產生忌憚。另一方面,南方人和北方人之間的歧視心理,戰後重建造成的巨大財政壓力以及政治權利的爭奪都是南宋收復失地無形的阻礙。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雖然金朝內部出現了一些起義軍,奉南宋爲正朔,但是大多數老百姓要麼選擇逃往南方,要麼就直接留在土地上了。逃往南方的原因是因爲害怕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對自己的迫害和搜刮,造成的慘劇。無論是留在北方還是逃往南方的的漢人,其實是因爲促使他們做出選擇的不是國家的認同感,而是戰爭還有政權對自己的影響。

對百姓來說,誰統治其實都一樣,自己的生活並不會有明顯的改觀。除非是類似於清朝逼迫漢人剪髮扎辮這種和漢人傳統的"頭可破,血可流,頭髮不能剪"的觀念衝突的時候纔會有大規模的反抗,比如南明政權。否則,其實他們並不在意。這也是宋朝統治者的一大政治敗績。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