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避免滅亡的希望如何破滅:扶蘇之死

本文已影響6K人 

公子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始皇有二十餘子,長子扶蘇以數直諫上,上使監兵上郡,蒙恬爲將。”(《李斯列傳》)。

他有大仁,大勇,大智。《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他爲天下蒼生請命,可見其仁;他寧願冒着失去父皇信任的巨大威脅,而犯顏數直諫,竟不惜被貶出秦國都,可見其勇;他冷靜地看到秦帝國表面無比強大底下巨大的危機,可見其智。

諸侯秦橫掃六合,始皇躊躇滿志,對臣下說:“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而那幫包括廷尉李斯在內的重臣則皆逢迎始皇所好:“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爲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始皇聞之大悅:“朕爲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千古一帝的志得意滿之情躍然紙上。然而秦帝國的巨大危機有幾個人能夠清楚而冷靜地看到呢?扶蘇看到了,而且數直諫。可謂大智矣!

始皇苛刑酷法(《秦始皇本紀》:“(始皇)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然後合五德之數。於是急法,久者不赦。”)市場踊貴;橫徵暴斂,徭役繁重無期;寫放諸侯宮室,內充諸侯美人鐘鼓;營建無度(最爲着名的就是阿房宮)。耗費巨大(《秦始皇本紀》:“關中計宮三百,關外四百餘”);動建驪山皇陵,勞役數十萬;塹山堙谷,治馳道;築長城;北逐匈奴,南征百越;巡幸無極;封禪泰山,勒石紀功;煉丹製藥,以求長生;求仙問神,遠至大洋;如此等等好大喜功之舉(有些自己就不再列舉),有幾個人進行過直諫?

大秦帝國避免滅亡的希望如何破滅:扶蘇之死

太史公在《蒙恬列傳》最後的贊中這樣說道:“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爲秦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瘳,而恬爲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養老存孤,務修衆庶之和,而阿意興功,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不是秦帝國的政治精英們都看不到,而是他們或無仁心,或苟安於富貴,不敢拂逆龍鱗;即或無仁,或爲一己私利而無勇以諫罷了。

秦始皇一方面將扶蘇外放北方監軍,一方面遺詔讓扶蘇“與喪會咸陽而葬”--這說明始皇心裏是基本承認扶蘇的仁政國策,但不允許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來推翻自己之前所定的國策,這僅僅是因爲始皇的“剛毅戾深”罷了。儘管始皇在巡遊天下時到處留下的石碑上大量刻寫自己的武功,以期永垂不朽--但他畢竟知道治天下與取天下不可同日而語--秦自商鞅變法,已歷一百三十年,關中已經完全適應秦國的嚴法酷刑--但關東諸國貴族及民衆則根本就是持強烈對抗態度。秦法如何嚴酷法?先秦古籍已經記錄了其中許多重大內容,三十年前出土的湖北睡虎地秦簡也記錄了秦法許多細節之處;我這裏只說一個歷史細節--就是陳勝吳廣起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失期,法皆斬”(《陳涉世家》);因此二人才說“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亡指逃亡(漢高祖劉邦作泗水亭長時,也因爲自己押送驪山之徒多道亡,結果自己也只好逃亡求生);死國者,求取帝王將相者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