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蛐蛐天子”的朱瞻基,究竟是個怎樣的帝王?

本文已影響4.54K人 

被叫“蛐蛐天子”的朱瞻基,究竟是個怎樣的帝王?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明宣宗朱瞻基——人稱蛐蛐皇帝,卻是一代英主!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的二月初九,燕王府一個嬰兒呱呱墜地,他就是明仁宗朱高熾與嫡妻張氏所生的嫡長子,取名朱瞻基。

那時候周圍人還不知道他的降生會對大明王朝產生怎樣的影響。

01傳世之孫,永世其昌

朱瞻基的出身,後世傳說便具有傳奇的色彩。

1339年,還在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個夢,夢裏自己的老爸,也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他對朱棣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並且將自己的大圭交給了朱棣。

朱棣驚醒後覺得非常詫異,按照這個夢的意思他覺得是朱元璋託夢要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孫子。

只有這樣,似乎明王朝才能夠永遠傳承興盛。

正巧這個時候下人來稟報,他的長孫降生了。

於是,朱棣更加肯定了爭奪皇位的想法,認爲自己是順天命。

所以,這也爲他以後發動”靖難之變“埋下了伏筆。

被叫“蛐蛐天子”的朱瞻基,究竟是個怎樣的帝王?

總所周知,歷史上皇位的繼承,都是因爲自己的父親身居皇位,纔有可能輪到自己成爲下一任皇帝。

不過朱棣的長子朱高熾卻不是這樣。

他成爲皇帝的原因可以說是非常奇葩,屬於蠍子拉屎獨一份。

在朱棣成爲皇帝后,非常欣賞自己的次子朱高煦。

主要是因爲,此人在靖難之役中能征善戰,還救朱棣於水火之中。

《明史》當中記載:“漢王高煦,成祖第二子,性兇悍。靖難時屢有戰功,江上之急,庶人戰尤力。”足以說明他立下的功勞。

雖然他心中屬意的太子人選是朱高煦。

可是朱高煦雖然英勇善戰,在戰場上表現優越,但是在文化方面的表現卻不如朱高熾。

同時,加上朱高熾是嫡長子,表現出仁厚心善,自身也沒有犯錯,所以很多大臣還是支持立長子。

這一時間,朱棣可陷入了爲難當中。

此時,大學士解縉對朱棣說了三個字“好聖孫”。

這一下,讓朱棣下定了決心,言下之意便是兒子繼承者選擇困難,那麼可以按照合適的孫子來選擇繼承者。

因此,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便繼承了大統。

可以說他的皇位,很大程度上是沾了自己兒子的光呀!

02繼承皇位,勵精圖治

在歷史上,”明仁宗朱高熾“,在位僅僅八個月便去世了。

因此,作爲嫡子的朱瞻基便順利繼位,成爲下一任的皇帝,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明宣宗。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當中就講述了他的故事。

相信各位看過劇的小夥伴們想必都印象深刻,劇裏的明宣宗是一個聰明灑脫的形象。

而歷史上的朱瞻基可是一位難得的明君。

在他初即位時期,就表現出卓越的才能。

但是,新君即位往往會伴隨着一些麻煩事。

這不,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就開始玩起幺蛾子了。

他本就不滿當年太子之位的歸屬。

於是在,在仁宗病逝後,就趁此機會起兵,妄圖複製父親朱棣當年奪取侄子皇位的經歷。

然而,他忽視了一點,朱瞻基可不是當年的“朱允炆”,他自己也不是那個雄才偉略的朱棣。

要知道,朱瞻基從小便被衆多大臣培養,而且時常受“朱棣傳教”,可以說是有能力善謀略

由此可見,朱高煦的反叛自然是宣告失敗,並且他的結局可以說是非常悲慘。

最終,朱高煦被朱瞻基放在瓦罐中烤死,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朱瞻基作爲明朝的第五個皇帝,做出了許多重要的功績。。

在軍事上,他英勇善戰,爲了保國境安全,時常親自上陣殺敵。

對待人民實行善政,縫災害年間就減免賦稅。

因此,明朝出現了一片繁榮的景象,在史上稱爲“仁宣之治”。

在《明史·宣宗本紀》記載到:“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庶幾三代之風焉”。

這幾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明仁宗和明宣宗的統治時期,明朝出現瞭如同漢朝文景之治時的景象,並且把朱瞻基的功績與文景之治相提並論。

最有趣的是,他還有一個特別的愛好,這讓他成爲後世帶有獨特標籤的皇帝。

03蛐蛐皇帝,愛好獨特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蒲松齡有一篇文章叫做《促織》。

這篇文章其實描寫的就是以朱瞻基爲原型的蛐蛐皇帝。

在書中記錄到皇帝喜歡鬥蛐蛐,便每年派人到民間蒐集蛐蛐,而皇帝的喜號也在民間引起了廣泛的效仿,甚至還導致了民間蟋蟀的價格直線上升。

因此,爲搜求名貴稀有品種,他更是不惜一擲千金從民間蒐集質量好的蛐蛐來玩耍。

這就讓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有人認爲他玩物喪志,爲了蛐蛐已經到了癡迷的地步。

而有人則認爲,任何人都有愛好,他並沒有因爲自己的喜好而荒廢朝政,並且明朝在他的治理下出現了短暫的繁榮場面。

其實,他的愛好不至於此,可以說他是一個全能的人,在馬球、狩獵以及繪畫等等都有所涉獵。

他最讓人佩服的一點就是:“愛好廣泛而又不誤國,這纔是他大智慧的一面”。

04英年早逝,猜測諸多

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朱瞻基的在位時間很短。

在他三十六歲,也就是在位十年之後就撒手人寰了。

本來正值壯年,卻英年早逝,這就引發了後人的諸多猜想。

有人認爲他是因爲過度勞累。

畢竟他創造出了明朝一盛世的局面,由此可見他一定是付出了不少的精力。

而另一種說法,是他喜愛吃丹藥的原因。

總所周知,古代的皇帝在到了一定的年紀後,似乎都癡迷於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妄想吃丹藥獲得延年益壽。

作爲現代人的我們,都知道丹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這些東西可以說是一種潛在的毒藥。

還有最後一種說法是,他家族遺傳的原因。

畢竟他的父親“明仁宗”也才活了47歲。

最重要的是,他的兩個兒子也都是30多歲去世的。

這樣看下來,這個方法似乎更可靠一些。

至今,真正的原因已無從考證,只是他的死註定是一個遺憾。

如果,他在位的時間更長,可能會直接帶着明朝走向頂峯。

只可惜他的兒孫們沒有他的能力,而明朝也日漸沒落了!

更多精彩內容,大家可以關注公衆號“有故事的白公子”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