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大清士兵,爲什麼一個叫“兵”,一個卻叫“勇”?

本文已影響2.06W人 

因爲《甄嬛傳》,想必很多人對大清的歷史有一個不錯的瞭解,尤其是通過影視劇,我們會發現大清作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而且是由滿族建立起來的,與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還是有不同的地方。最明顯的就是大清王朝的士兵軍服的前胸和後背上有的印着“兵”字,而有的印着“勇”字,讓人不懂這是爲什麼呢?

同樣是大清士兵,爲什麼一個叫“兵”,一個卻叫“勇”?

那麼“兵”與“勇”如何區別?其實這看似微妙的差別會在你瞭解了真相後變得顯而易見。在清朝時期,朝廷有兩支重要軍隊,是爲八旗軍與綠(lù)營軍。八旗軍主要負責衛戍京師,而綠營軍則被分配至全國各地。綠營軍雖爲漢人軍隊,但是其力量不容小覷,故依然受到朝廷重視,所以,他們的成員都是專業士兵,他們的制服上就會寫有“兵”字。而“勇”是指在綠營軍的基礎上募集的非專業士兵,是來自各個行業的,臨時參戰的人員,這些人的服裝上會寫有“勇”字。所以,“兵”和“勇”其實就是正規軍與臨時軍(非正規軍)的區別。

清朝爲滿人建立,故以滿人爲尊,爲信。而八旗軍是正是滿人軍隊,這支軍隊的士兵當然就是以“兵”稱之。而綠營軍的士兵是漢人,爲何還同樣被稱爲“兵”呢?這要從它的起源談起。順治初年,清朝在征服與統一的過程中將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參照明軍舊制,以營爲基本單位進行組建,以綠旗爲標誌,稱爲綠營,又稱綠旗兵。這支隊伍在清朝歷史上起了不少作用,清朝歷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亂”就曾受綠營軍益甚多。故綠營軍的士兵也堪“兵”之稱。

同樣是大清士兵,爲什麼一個叫“兵”,一個卻叫“勇”? 第2張

當然,他們之間的實力對比並不是想象中穩定的由八旗軍向鄉勇遞減,而是在不同時期,被另一方取代。綠營軍雖與八旗軍同爲正規的“兵”,同食朝廷糧餉,但旗人自恃地位高,喜歡養尊處優,平時疏於訓練,且軍紀渙散,導致戰鬥力低下,逐漸被綠營軍代替,後綠營軍內部也逐漸腐化,戰鬥力不如從前,在討白蓮教時失勢,後來打擊太平天國時已力不從心,此時曾國藩募集鄉勇成“湘軍”,爲朝廷奪得了勝利。

鄉勇主要是屬於臨時性的一種武裝,平常若是沒什麼戰事,基本就是普通老百姓,回家該幹啥幹啥,只有打仗或者緊急情況才需要他們上場。因爲他們不屬於朝廷正式兵士的行列,爲了不搞混淆,就在他們軍服上印個“勇”字。清朝亦有關於鄉勇的記載:清 《睢州志·袁樞傳》:“樞挾矢登陴,倡先固守。懸金城上,募鄉勇。”

在我們不瞭解這些歷史真相之前,我們可能會被這兩個字的表面意思所迷惑,“兵”看似普通,而“勇”則表示勇猛,會讓人誤以爲是“勇”是比“兵”作戰更加勇猛的軍隊。實則不然。而且這兩個字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兵”字道出了其身份,毫不含糊,十分肯定,而“勇”一字單是個形容詞,不及“兵”字說的確切。

當然,在大清幾百年自主,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兵的地位始終是高於勇的地位的,因爲他們屬於正統士兵地位。不過,到了清朝末期,“勇”就日漸代替“兵”,變成清朝主要的軍事力量。我們熟悉的湘軍,淮軍,楚軍等,在晚清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清史稿》、《睢州志·袁樞傳》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