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元昭宗有哪些軼事典故?後世如何評價他?

本文已影響1.5W人 

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即元昭宗,北元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國第16代大汗,汗號“必裏克圖汗“。他是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的長子,生母是奇皇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早年接受儒學教育,至正十三年(1353年)被冊封爲皇太子。當時惠宗荒淫縱慾,太子聯合擴廓帖木兒(王保保)欲奪帝位,惠宗則以孛羅帖木兒爲支柱。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惠宗與太子兩方爆發內戰,太子聯合擴廓帖木兒驅除孛羅帖木兒一派,獲得勝利,與惠宗也實現和解。後來他又攻打擴廓帖木兒,使元朝內亂不斷。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朝將領徐達、常遇春進攻大都,他隨惠宗出逃上都,旋又至應昌。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惠宗死,愛猷識理達臘繼位。不久後明軍破應昌,他逃奔和林,改元“宣光”。宣光八年(1378年)四月去世,廟號“昭宗”,汗號爲“必裏克圖汗”,由脫古思帖木兒嗣位。

關於元昭宗有哪些軼事典故?後世如何評價他?

 軼事典故

崇尚佛教

至正中葉以後,元惠宗受佞臣哈麻蠱惑,迷戀藏傳佛教密宗,與西番僧人修煉房中術,愛猷識理達臘爲儒學教育出身,起初也對此深惡痛絕。但惠宗堅持要愛猷識理達臘學習密宗,他說:“太子苦不曉祕密佛法,祕密佛法可以益壽。”於是命禿魯帖木兒等人向愛猷識理達臘傳授密宗之法,久而久之,愛猷識理達臘亦沉湎此道。 愛猷識理達臘初學密宗時,喇嘛帝師來稟告奇皇后說:“曏者太子學佛法,頓覺開悟。今乃使習孔子之教,恐壞太子真性。”奇皇后說道:“我雖居於深宮,不明道德,嘗聞自古及今,治天下者,須用孔子之道,舍此他求,即爲異端。佛法雖好,乃餘事耳,不可以治天下,安可使太子不讀書?”帝師聽罷,滿面羞色地退出了。

儘管如此,仍無法扭轉愛猷識理達臘對佛教的酷愛,他在清寧宮中置龍牀,打坐其中,東西鋪長席,吐蕃喇嘛、高麗和尚列坐滿長席。他還說:“李先生(李好文)教我讀儒書許多年,我不省書中何意。西番僧教我佛經,我一夕便曉。” 足見他對佛教(尤其是密宗法術)的癡迷。

歷史評價

陶宗儀評價昭宗“風儀俊邁,性資英偉,帝(惠宗)於東宮建端本堂,置賢師傅以教之,知好學,喜作字”。

明太祖在給元昭宗的書信中評價元惠宗、昭宗父子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古今通論。自古國家興廢,氣運之常耳,豈人力所能爲哉?且君之父子,當中國兵多將廣之時,權不能自持,故兵多者蘊莽、操、懿、溫之志,次者頡頏互相攻擊,日廢生民,下者東送款、西歸附,剝民以供上下。君之父子曾出一令,而誰何之歟?今日之事如此,君尚迷留不省者何?蓋在至正之間,兵多將廣,尚不能駕馭,又被逼挾;今之衆,壯弱不過二萬,流離邊境,意圖中興,君之謀略,不知何如耳!君能自度今時之權,比至正時低昂若何,以此觀之,豈不愚哉?君以萬騎,或七八千騎,欲與全中國相抗,予又不知輕重若何……”

元昭宗死後,明太祖遣使弔祭,在祭文中評價他說:“生死廢興,非一時之偶然,乃天地之定數,古之聖賢於是四者一或臨之不爲之變,何也?蓋知天命而不惑者也。君之祖宗昔起沙漠,彎弧執矢,入城中國,橫行天下,九夷八蠻盡皆歸之,非天命不至是也。及君之父子,正當垂衣守成之時,而盜生汝穎,華夏騷然,號令不行,以致失國,此人事歟,天道歟?朕於其時,非有三軍六師以威天下,乃代君家而爲民主,亦莫非天命也。曩者,君主沙漠,朕主中國,君與羣臣乃固執不移,致邊警數興,今聞君殯於沙漠,朕用惻然,特遣人致吊,奠以牲醴,以享爾靈,爾其鑑之。”

明人何喬新評價說:“元之亡也,豈獨羣雄並起而逐之哉?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蓋有力焉。夫太子之職,問安視膳,撫軍監國而已。爵德官能,出師決獄,制在君父之手,夫豈敢專耶?順帝雖曰昏亂失道,然自太子言之,以親則父也,以尊則君也,彌縫其闕,將順其美,使政出君父而已,無與焉,斯善矣。顧乃不父其父,不君其君,竊取其生殺之柄,欲迫脅而奪之位,是乃身爲叛亂者也。彼劉福通、張士誠、陳友諒之屬又奚責焉?竊考太平之死、老的沙之逃、孛羅之反、擴廓之貳,皆以得罪太子故也。求其所以得罪者,以太子急於受禪而諸臣不肯順旨焉耳。嗚呼,何其不思邪?既爲太子矣,天位舍我誰適哉?方是時,豪傑蜂起,土宇瓜分,荊江之瘡痍未已,汝潁之烈焰方炎;灤陽之宮闕已焚,燕趙之榛棘日茂。君臣父子,協心戮力,以遏亂略,以戡兇渠,尚懼不足以圖回,天命也。今乃視君父如土梗,欲撤而據其位焉,用心如此,雖欲不亡,其可得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