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建德率領的起義軍是如何不斷壯大,並助力隋朝滅亡的?

本文已影響6.31K人 

很多人都不瞭解竇建德,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殷侔在《竇建德碑》雲:“雲雷方屯,龍戰伊始,有天命焉,有豪傑焉,不得受命,而名歸聖人,於是玄黃之禍成,而霸圖之業廢矣。”

竇建德率領的起義軍是如何不斷壯大,並助力隋朝滅亡的?

這其中的竇建德是隋朝末年河北一帶農民起義的首領,他的家族歷史可謂是極其優越,還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但到了他那一代卻得依靠着農業生產而勉強維持着生活。成年之後他爲人豪爽,重視諾言,因此被大家推選爲里長。在這期間,廣交天下豪傑,被家鄉一帶所尊重。

大業七年,在隋煬帝爲了攻打高句麗政權而大力征兵的時候,竇建德也加入了軍隊中並擔任一個小官,因親眼目睹到了百姓和士兵們的困苦,非常的憤怒不已,因此帶頭抗拒朝廷。之後他便帶領全家公開反抗隋朝的統治,其家人都遇害,好在他得以逃過一劫,率領軍隊歸順東海公,之後又先後打敗宇文化及等勢力,自稱爲夏王,建立了夏國,割據在河北地區虎視中原。

大業七年,隋煬帝大舉進攻高句麗,無奈兵力不足,便開始面向社會徵兵。竇建德的家鄉自然也不例外,郡裏面挑選那些勇敢的人當作小將,竇建德也憑藉才華脫穎而出,擔任一個小官員。當時山東地區發生水災,許多百姓爲了生存被迫背井離鄉,同郡的人有個孫安祖,房屋財產也在洪水中被沖走了,家人都被餓死了。郡中的人看孫安祖一身本領,就將他招到了隊伍中。但他卻不願意加入軍隊,並當着縣令的面當面說不願,縣令大怒狠狠地打了他。

竇建德率領的起義軍是如何不斷壯大,並助力隋朝滅亡的? 第2張

孫安祖一怒之下殺死縣令,轉而投靠竇建德,竇建德也收留了他。竇建德曾對孫安祖說:“隋文帝統治時期,天下富足,百姓安穩,曾派出百萬人馬征討遼東都被高句麗所打敗,今年發生水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皇帝卻不體察民情還要御駕親征,再加上常年來的征戰損失的元氣還沒有得到恢復,在外的人都不能夠回家,這樣怎麼能夠取得勝仗呢?還不如自己建立一份功業。”孫安祖信服,跟隨他身邊出謀劃策。不久之後,竇建德就專門召集那些逃避徵兵或者沒有家產的士兵,得到了幾百人之後,又通過其他的方式使得其力量在不斷地壯大。

五年之後,經過了多年來的發展,竇建德的力量已經逐漸強大起來,且佔據一方城池,依附在高士達的領導下。後來涿州通守率領一萬多人討伐高士達,高士達自己知道智慧不如竇建德,就將軍隊交給竇建德掌管。竇建德也想要建立一番戰功來確認自己的地位,因此自己挑選的精兵強將7000人抵禦朝廷的入侵。

他假裝與高士達出現了矛盾而背叛了他,再加上高士達又宣揚說竇建德逃跑,然後主動向隋朝部隊靠攏。隋朝方面相信了他的話,就帶領軍隊跟隨竇建德來到了長河的邊界線,正準備跟他訂立盟約,然後共同攻打高士達。卻沒想到就在隋朝軍隊放鬆警惕的時候,竇建德突然掉過頭來攻打他們,使得隋朝大敗,幾乎全軍覆沒。涿州通守帶着自己的親信悄悄逃跑,卻沒想到竇建德不依不饒,命令手下一直率領軍隊追趕,最終斬下他的首級獻給高士達,從而使得竇建德的權威更加提高。

竇建德率領的起義軍是如何不斷壯大,並助力隋朝滅亡的? 第3張

隋朝末年時期,各地農民起義紛紛爆發,更有許多大地主階級乘機起事,而這唐高祖李淵便是其中一位。依靠着衆多能人義士的幫助,李淵於長安登基爲帝。也正是在那一年,竇建德聚集了自己屬下的文武官員,正好有五隻大鳥降落在城中,幾萬只鳥兒都跟着飛過來,過了整整一天之後才走。當時的人都以爲是吉兆。

果然不久之後有人主動向竇建德進獻一塊玉,因此屬下有人建議竇建德自立爲帝,稱爲夏王。在這之前上古郡的一些賊人便自稱爲漫天王,聚集了數萬人馬進犯幽州,卻不幸中箭而死。其副將接替了其部隊,卻沒想到在竇建德與他訂立盟約的時候,突然襲擊打敗了他,佔領了他全部的領土。之後他們帶領軍隊進攻宇文化及,無奈之下宇文化及逃到了聊城一帶,竇建德就用拋石車來投石塊,最終使城池被攻陷。在進城之後,竇建德便拜見蕭皇后,名正言順地登基爲帝,自立爲夏王,也算是在亂世之中實現了自己的一番大業。

房彥藻曾贊曰:“公逸氣縱橫,鷹揚河朔,引蘭山之驍騎,驅易水之壯士,跨躡燕齊,牢籠趙魏,好通戎夷,聲振華夏。”以竇建德爲首的河北起義軍,在山東,河北等地區堅持反抗隋朝的殘暴統治,是推翻隋朝腐敗政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看來,雖然他比不上李淵的才華,但他確實是一位傑出的農民將領。在他的帶領下河北地區得到了短暫的穩定,因此他的美名永遠留在河北人民的心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