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源於婆羅門教 印度教與婆羅門教的關係?

本文已影響4.96K人 

印度教源於古印度韋陀教及婆羅門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擁有10.5億信徒,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和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所謂“印度教”是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複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着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這種綜合性、多樣性使人們很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明確的定義。

西元前16世紀,雅利安人進入印度,開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對自然山川的敬畏與崇拜,雅利安人爲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須膜拜、禮讚、歌頌一切自然神祇,且將讚歌編爲聖典,相互傳頌。到了後期,與人們生活關係較爲密切的神祇,受到更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漸轉向“主神信仰”的模式。爲了與神溝通,祭祀便成爲一件大事,司祭者擁有無上權威,能爲自己祭祀、爲他人祭祀及教授聖典。於是,在階級制度嚴格劃分的社會裏,司祭者被尊爲最高階級的婆羅門,他們依着“祭祀萬能”的神聖職權,開啓了神權色彩濃厚的婆羅門思想。

印度教源於婆羅門教 印度教與婆羅門教的關係?

婆羅門教主張:“梵”是宇宙現象的本體,人的生命現象爲“我”,宇宙萬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來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輪迴受苦,唯有體證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脫。此思想瀰漫在當時的印度社會,直到西元前六世紀,出現了反婆羅門教的思想家,他們反對祭祀,主張透過禪 黑風洞是印度教的朝拜聖地定、苦行或享樂來完成解脫。鑑於當時修苦、修樂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於苦,不偏於樂的中道觀,做爲修行的根本原則。

阿育王及迦膩色迦王時期,佛教成爲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羅門教便相形式微;4世紀時,婆羅門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進一步雜糅了佛教及其他學派的思想,於是發生了較大的轉變,而以“新婆羅門教”自居,企圖恢復舊有地位,這就是今日所說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許多流派中,又以毗溼奴派、溼婆派及性力派爲主。8世紀以後,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羅,依據婆羅門教的根本教義,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優點,使印度教宗教實踐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瑣的理論淡化,印度教遂一躍而成爲當時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蘭教入侵印度以後,佛教遭受嚴重迫害,印度教卻因爲與伊斯蘭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區域仍舊保持着很大的勢力。

到了近代,隨着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傳入,印度教掀起了廣泛的宗教改革,反對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種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瑣宗教儀式、寡婦殉葬等愚昧現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響力的宗教,大多數人信奉此教,其種族階級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婦殉葬等諸多民間陋習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