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統勛有哪些本事,為什麼能讓乾隆為他哭泣惋惜?

本文已影響6.62K人 

根據歷史記載,1773年,乾隆皇帝走到乾清門突然痛哭流涕,他對身邊的人説“我失去了一位得力助手”,那麼劉統勛有哪些本事,為什麼能讓乾隆為他哭泣惋惜?

劉統勛出生在清朝康熙皇帝時期,在雍正二年的進士考試中榜上有名,隨後被任命為翰林院編修,但是在雍正皇帝掌權期間,劉統勛並不顯眼,只是擔任過南書房行走的職務。

公元1736年,乾隆皇帝登基稱帝,就在同一年,劉統勛得到乾隆重用,被提拔為內閣學士,也許正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吧。乾隆非常重視對劉統勛的培養,他讓其跟隨當時大名鼎鼎的嵇曾筠到浙江去學習海塘工程建造和治水,事實證明,這次學習對劉統勛日後的治水能力有很大幫助。

乾隆二年,劉統勛就被提拔為刑部侍郎,但是並沒有回京工作,而是仍然留在浙江,直到乾隆三年才回到京城任職。不幸的是,一年後,劉統勛的母親生病去世,因此他需要辭職回家為母親丁憂守孝。

劉統勛有哪些本事,為什麼能讓乾隆為他哭泣惋惜?

乾隆六年,剛剛守孝期滿的劉統勛就接到乾隆皇帝的任命,這次將他放在督察院擔任左都御史,這是負責監察朝堂官員言行舉止的,由此可見乾隆對劉統勛信任有加。

直言敢諫、無比忠誠

在劉統勛擔任左都御史後不久,他就據實給乾隆皇帝上了一份奏章,內容可以説是勁爆十足。在奏章中劉統勛直言張廷玉和訥親,這兩位在朝堂上是地位尊崇的人物,張廷玉是三朝元老,名望非常大,而訥親則擔任着尚書一職。

劉統勛參奏張廷玉晚年不謹慎,利用張姚兩家互相通婚結成同盟,在舉薦官員時相互包庇,劉統勛給出的建議是乾隆皇帝三年不提拔張廷玉。

劉統勛有哪些本事,為什麼能讓乾隆為他哭泣惋惜? 第2張

對於訥親,劉統勛給出的參奏內容是訥親管轄着吏部和户部,但是他獨斷專行,沒有做到集思廣益,下屬們怨聲載道,建議乾隆皇帝批評他讓他日後改正。

乾隆接到奏章後出人意料地站在了劉統勛這邊,並且處罰方式還要更加嚴重,張廷玉和訥親兩人都給革職。隨後,乾隆在朝堂上當着所有臣子的面將劉統勛敢於直言進諫的奏章展示給大家,所有官員都感到脊背發涼,從此之後劉統勛的名聲就傳開了。

重拳治貪、清廉表率

清朝的腐敗是比較嚴重的,其實清朝官員的工資待遇已經相對更好了,並且清朝皇帝還專門給官員開了補貼的口子,就是所謂的火耗銀。即使這樣,仍然不能限制清朝官員的貪慾,腐敗現象到處可見,皇帝對於貪污腐敗行為一直都想治理。

清廉做官可以説是官場的死穴,能夠做到清廉一生的人少之又少,清廉的背後不僅僅是錢財問題,其實還涉及到結黨營私等一系列問題。張廷玉作為三朝元老,可以説是當時的國之柱石,但就是這樣的一位人物,晚年也沒能守住自己。

劉統勛有哪些本事,為什麼能讓乾隆為他哭泣惋惜? 第3張

劉墉一生為官清廉,一直被民間百姓讚頌,成為清朝官場少見的一股清流,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父親劉統勛同樣也是清廉典範。乾隆皇帝一直不知道劉統勛清廉程度,在劉統勛去世後,乾隆皇帝親自來到他的家中弔唁,走到門口時乾隆愣住了。

劉統勛為政四十多年,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擔任朝中核心官職,沒想到他家裏的門檐非常窄、非常低,古代人非常看重大門,大户人家都是高門大户,表示這家人身份地位不一般,然而作為清朝宰相的劉統勛家裏大門竟然如此寒酸,這讓乾隆非常震驚。

當乾隆來到劉統勛家中,家中的簡樸程度讓乾隆感動不已,弔唁完回宮路上,當走到乾清門時,乾隆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淚水。劉統勛死後被乾隆列為五閣臣之一,追授太傅。

劉統勛作為京城大員,由於受到乾隆的信任,經常要到各地去督查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劉統勛為清朝揪出了很多貪官污吏,震懾了清朝高官,算得上“打虎”能手。

比如在乾隆十八年,江南邵伯湖和高郵車邏壩決堤,劉統勛奉命前去檢查,結果在此期間查出河道官員賬目虧空,河道總督高斌和河務巡撫張師載全部被擼掉,牽連出來的一系列的貪污人員全部被嚴肅懲處。就在同一年,因為河道決堤被查出來還有其他官員,及時是不作為的官員也被懲罰。

再比如乾隆二十五年,西安將軍剋扣軍餉被發現,劉統勛被乾隆派往查案,後來還牽連出歸化將軍侵吞公款的罪行。

治水能臣、乾隆助手

前面説到劉統勛學習治水之術,在他的履歷中經常會出現在清朝各地治水,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懲治了很多貪官。在乾隆十一年,劉統勛在山東勘察河道情況,負責賑災事宜,當時河水上漲很快,劉統勛力排眾議將濬聊城引河分流,最終引導水流入大海

劉統勛有哪些本事,為什麼能讓乾隆為他哭泣惋惜? 第4張

除此之外,劉統勛巧妙設計出降低德州哨馬營和東平戴村兩處河堤,等河水降下去後再重新加固回原來的高度,避免了潰壩和水災。

劉統勛的功勞不僅僅體現在治水上,他常年擔任軍機處行走,是距離皇帝非常近的核心權力機構,是乾隆皇帝名副其實的左膀右臂。

劉統勛有哪些本事,為什麼能讓乾隆為他哭泣惋惜? 第5張

乾隆時期曾修撰《西域圖志》,這件事就是由劉統勛負責的,當時他親自跋涉到邊疆地區,進行了大量的實地測繪,最終在乾隆二十六年完成。《西域圖志》是以後新疆地圖的重要參考藍本。

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11月16日,劉統勛像往常一樣坐轎去紫禁城上朝,當走到東華門時,轎伕感覺到嬌子歪了,拉開轎簾一看,劉統勛去世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