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起源於揚州富商的畸形愛好

本文已影響2.6W人 

明清時期,“養瘦馬”成了一項暴利的投資,有一大批人專門從事此項職業。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電影《投名狀》中,由徐靜蕾飾演的女主蓮生,她七歲被賣到揚州當雛妓,自小被教授琴棋書畫,長大後便被賣給了大戶人家做小妾,後被趙二虎救出,就此跟隨了二哥。電影中的“蓮生”,便是典型的“揚州瘦馬”。

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起源於揚州富商的畸形愛好

瘦馬本意是指瘦小病弱之馬,然而當其前面帶上“揚州”二字,這個詞語的意思可就再與“馬”沒了一絲關係,而是特指明朝以來揚州地區的一項畸形產業,即低價買來幼女,養成後再高價賣出。由於這與商人低價買來瘦馬,養肥後再高價賣出的經營方式一般無二,又因買來的貧女大多瘦弱,故人們將這類女子稱爲“瘦馬”。

“養瘦馬”風俗起於揚州富商的畸形愛好

自唐宋以來,由於北方連年戰亂,北方經濟地位迅速下降,兩淮、長江流域地位上升,而在長江流域的商業城市中,又以揚州、益州(成都)最爲繁華,其中揚州繁榮仍在成都之上,因而有“揚一益二”之說,又有“天下之盛,揚爲首”之說。

到了明朝,朱棣於永樂年間遷都北京,運河便成爲了南北經濟往來的重中之重,於是坐落於運河畢竟之處的揚州,便更加繁華了起來,進而成爲了富商的聚集地。而到了清朝,朝廷特許的具有壟斷食鹽運銷經營特權的鹽商,憑藉特權迅速攫取鉅額的商業壟斷利潤,成爲清代顯赫一時的豪商巨賈,而在這些鹽商之中,又以揚州鹽商最爲聞名。

鹽業乃是古代的絕對暴利行業,正因如此一直以來都是由朝廷實行“專賣”,如此可以想象這些鹽商的富裕程度,傳言其生活奢靡程度足以與皇家媲美。衣食無憂之下,這些富商們便又想到了各種玩樂之法,進而養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業,因其喜愛柔弱瘦小之美女,於是便誕生了專門爲這些富商服務的“養瘦馬”行當。

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起源於揚州富商的畸形愛好 第2張

《客窗閒話》中有載,“金陵匪徒,有在四方販買幼女,選其俊秀者,調理其肌膚,修飾其衣服,延師教之,凡書畫琴棋、蕭管笛弦之類,無一不能。及瓜,則重價售與宦商富室爲妾,或竟入妓院,名之曰‘養瘦馬’。遇有貧家好女子,則百計誘之”,形容的便是這個行當。

這些人先從貧寒人家買來年幼且麗質天生的瘦弱女孩,然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教她們歌舞、琴棋書畫,甚至連舉止投足、一顰一笑都要經過嚴格訓練,爲的就是符合富人們的審美觀,從而賣一個好價錢。初買時不過十幾貫錢,而待賣出時最高可達千餘兩,如此巨大的利潤,自然讓從業者如雲。

由於揚州乃富商雲集之地,導致此地“養瘦馬”者多達數百人,繁華的揚州城,“瘦馬”在經過一番苛刻的調教後,再被賣到全國各地。因“養瘦馬”之風以揚州最爲出名,故而有了“揚州瘦馬”之稱。

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起源於揚州富商的畸形愛好 第3張

在清代丁耀亢的《續金瓶梅》一書中,也有對“瘦馬”的描述,並稱當時將女子分爲三等:一等女孩將被教授“彈琴吹,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細的化妝技巧和形體訓練。二等女子則會被培養成財會人才,懂得記賬管事,以便輔助商人,成爲一個好助理。三等資質的女子則只會教給女紅、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爐食、擺果品、各有手藝”,被培養成合格的主婦。

而如果想要賣個好價錢,“瘦馬”不僅要求才華出衆,富商們對其體態同樣極爲重視,據載,買主們在挑選之時,標準是“柔發如烏雲者爲上;風擺楊柳走貓步,身腰婀娜、屁股肥大者爲上;轉身出臉,臉若鮮花爲上;裸露手臂,膚如凝脂爲上;瘦馬媚眼流轉,秋波漾者爲上;瘦馬脣,聲如出谷黃鶯者爲上;瘦馬出腳,三寸金蓮符合瘦、小、尖、彎、香、軟、正者爲上”。

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起源於揚州富商的畸形愛好 第4張

當然,這些出身窮苦人家的女孩,在經過魔鬼式的訓練期後,如果能成功的嫁入富貴人家,即使地位低下,但至少也算是衣食無憂,倒也算是個不錯的結局。然而,即使經過嚴格的培訓,也並非所有的女子都能嫁入豪門,有些被挑剩下的“瘦馬”則最終被買入了秦樓楚館,在天下文明的秦淮河畔,其中“揚邦”歌女便多是“瘦馬”出身。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