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分封了八位異姓王,他們的下場如何?

本文已影響5.58K人 

劉邦分封了八位異姓王,他們的下場如何?即韓信、彭越、英布、張耳、臧荼、盧綰、吳芮、韓王信。但分封異姓諸侯王,只是劉邦安撫人心的權宜之計,等到劉邦慢慢坐穩江山之後,除了長沙王吳芮善終之外,劉邦又將這些異姓王一一清除。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臨終之前,劉邦留下遺囑“非劉氏稱王者,天下共擊之”,即白馬之盟,堵死了異姓稱王這條路,即便後來出現幾個呂氏異姓王,但因爲劉邦遺言而變得不合法。

劉邦分封了八位異姓王,他們的下場如何?

鮮爲人知的是,除了以上這八大異姓王之外,劉邦其實還在東南沿海分封了三位諸侯王,其中有兩位是勾踐後代。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軍事重心轉向兩個地方,即匈奴與百越。自前219年開始,秦始皇發動“秦攻百越之戰”,五路大軍兵鋒直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部分地區等。

其中,在浙江福建兩地,當時還存在兩個國家。勾踐六世孫無疆伐楚失敗後,楚國吞併越國大部分土地,越國滅亡。由於無疆沒有指定越王位繼承人,於是在他死後諸子們紛紛爭立,最終長子玉在福建地區建立閩越國,次子蹄在越國核心地區浙江建國東甌。

秦軍第一路進展順利,出兵當年就平定了東甌和閩越地區(浙江、福建),設置了閩中郡。閩越國君主無諸,與東甌國君主騶搖,都被廢除了君主之位。不過,由於閩中郡轄有今福建全境,浙江南部,江西東部,廣東潮、梅地區,土地遼闊,距離中原遙遠,秦始皇沒有直接派人管理,閩中郡仍由無諸統治。

其餘四路進攻嶺南地區,由於嶺南山高路險、河道縱橫,導致秦軍後勤不暢,相持數年未能取勝,甚至主帥屠睢中伏身亡。前214年,靈渠鑿成通航,解決了軍糧運輸問題,秦始皇派任囂、趙佗再攻嶺南。經過苦戰,終於征服了南粵和西甌(廣東、廣西),秦朝在這裏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至此,東至海南,北至向戶,南至越南中部皆歸於秦朝版圖。

陳勝吳廣起義後,天下大亂,無諸、騶搖等見機紛紛起兵反秦。

劉邦分封了八位異姓王,他們的下場如何? 第2張

無諸以“秦奪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爲由,便與同族騶搖率領越人歸附鄱陽縣令吳芮(吳國夫差後人),在吳芮領導下反秦。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項羽與劉邦成爲反秦主力,無諸率領閩中甲兵跟隨劉邦入武關,戰藍田,攻析、酈,以“阻悍”著稱。

項羽進入咸陽後,分封了十八諸侯王,但以“楚、越舊隙”爲由,不封無諸和騶搖爲王,因此他們沒有歸附項羽。楚漢爭霸爆發後,無諸和騶搖率領閩中甲兵輔助劉邦,攻擊項羽,輾轉苦戰四年之久,爲劉邦立下汗馬功勞。

《史記·東越列傳》記載:“是之時,項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漢擊項籍,無諸率越人佐漢。”

漢朝建立後,劉邦封無諸爲閩越王,統治原先閩中之地。無諸仿效中原,在現今福州市的冶山之麓築城建都,稱爲“冶城”,閩之有城始於此。

無諸有一個叫織的手下,在閩越國復國之後,被封爲南武侯。公元前195年,織被漢高祖冊封爲南海王,即南海國。

與無諸同族的騶搖,劉邦沒有讓他復國,而是封他爲海陽齊信侯。漢惠帝時期,詔令在甌越(今溫州、麗水、台州)重建遭秦朝所廢的東甌國,正式冊封騶搖爲東海王,後人稱他爲東甌王。

與此同時,遠在南越地區的趙佗,在任囂去世之後割據嶺南,於前204年正式建國稱王。漢朝建立後,劉邦起初不承認南越國,而是將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給長沙王吳芮,直到前196年,劉邦認清事實,知道一直敵對南越國於事無益,於是承認了南越國的存在,趙佗臣服漢朝,南越國遂成漢朝的藩屬國。

至此,西漢初期東南沿海已有四個異姓諸侯國,即閩越國、南海國、東甌國、南越國,其中劉邦分封了三個。

百越屬於蠻荒之地,越人“斷髮文身”,以蛇蛙魚蛤爲食,整個社會非常落後,越人又羈傲不遜,難以管理,於是漢朝才讓越人治越,建立了四個諸侯國。但其中三個諸侯國卻一再挑戰漢朝權威,甚至多次出兵反漢,最終被漢朝一一滅亡。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