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麼有錢,那個時候的貨幣購買力是怎麼樣的?

本文已影響1.16W人 

宋朝那麼有錢,那個時候的貨幣購買力是怎麼樣的?在以北宋末年爲背景的經典名著《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林沖曾以一千貫錢買入一把好刀,而武松在打死惡虎後也得到一千貫的“獎勵”,那麼當時的一千貫,等於現在的多少錢?

一、宋人兜裏的貨幣

一說到宋代的貨幣,許多人恐怕都會想起紙幣——交子。而就像《水滸傳》所說的一樣,宋代流通的貨幣卻又不只紙幣這一種。不同的貨幣在不同地區的使用情況也有所不同。甚至貨幣的總量在不同季節也存在差異。

在宋代三百年間,人們不少時候錢袋子都是鼓囊囊的。這倒不是說宋代作爲封建時代經濟巔峯就真的讓家家戶戶都賺得盆滿鉢滿。正相反,因爲此時商品經濟還停留在封建社會階段,社會生產有限,人們鮮少將手中貨幣反覆投入新的生產,而是將其貯藏起來。

宋朝那麼有錢,那個時候的貨幣購買力是怎麼樣的?

早在宋真宗時,也就是北宋前中期,名臣王旦就曾上書:“國家承平歲久,兼併之民,徭役不及,坐去厚利,京城百萬者至多,十萬而上比比皆是,然則器皿之用,蓄藏之貨,何可勝算?”對我們來說,家中真的“家財萬貫”是件做夢都能讓人笑醒的好事。但宋人家中的貨幣實際上卻已退出了流通領域。

而那些被宋人裝進錢袋子的,有紙幣、鑄幣(包括銅錢和鐵錢)、布帛、金印和各種流通券。由於商業活動的範圍和政府貨幣政策的地域性差異,在有多種可用貨幣的基礎上,不同地區各類貨幣的使用情況也就產生不同。在最先發明紙幣的四川貨幣的使用情況更是複雜且典型。

自宋初,鐵錢就是四川境內的重要貨幣。早在兩漢之際巴蜀就已出現鐵錢的身影。而在宋太祖統一四川時,銅錢又與鐵錢一起在川內流通。後直到紙幣出現,二者都在四川並行或交替使用。交子出現後,紙幣又取代了銅錢,和鐵錢並行流通。

由於古代生產中極爲重要的糧食和布帛生產存在明顯的季節性,收穫季產品會大量涌入市場,宋代的賒買賒賣便十分常見。朝廷的賦稅徵收和人們的貸款償還也產生了季節性變化。所以宋代流通貨幣的總量也表現出一定的季節性。人們的錢袋子也就像體重波動一樣時鼓時癟。

二、宋代的物價與貨幣

雖然宋代的經濟遠不如今日,宋代的物價變化卻不小。從建國起,北宋的物價就一路走高,直到宋仁宗時期。宋神宗時,各地物價略有下跌,但自宋哲宗元祐年間又一路走高,直到北宋滅亡。進入南宋後,全國物價持續上漲,最終造就滅亡時的物價巔峯。

以人們生活離不開的大米和絹爲例。宋真宗景德年間,一斗米只要20文錢。但宋仁宗皇祐年間米價漲到一斗120文;宋哲宗元祐以後,渭州米價曾一斗600文;宋理宗時一斗米3400文……宋太宗時一匹絹1000文,宋仁宗時則1300文,宋徽宗時2000文,宋高宗時高達7000文。如此,宋江的一柄刀在當時“等同”一匹絹,武松拼儘性命打死一隻虎也只能換來不到兩鬥米。

三、宋代通貨膨脹與影響

看到這,你或許會陷入一種糾結:物價上漲是正常的,宋代物價即便上漲又能有多大影響呢?別小看通貨膨脹。對大宋來說這簡直是一道“催命符”。

宋朝那麼有錢,那個時候的貨幣購買力是怎麼樣的? 第2張

在宋代,鐵錢、銅錢等金屬貨幣其實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貶值。因爲製作金屬貨幣的金屬並未供過於求。但因爲宋代紙幣的不斷濫發,金屬貨幣也被波及,官方鑄幣的成色不斷下降,錢幣面額卻持續增大。

而在貨幣紛紛貶值時,宋代的財政消耗卻日益上漲。冗官、冗兵和冗費的“三冗”本就極大消耗着國家財政。再加上錢越來越不是“錢”,宋代的財政便像是滾雪球一樣越來越糟糕……誰能想到,宋代的覆滅會和錢太多有關呢?

此外,因爲官方貨幣的貶值,民間的私錢也越來越多。這些私錢可不同於最早還沒得到政府認可的四川交子,而是實打實的假錢劣幣。這些私錢進入流通,飽了違法鑄錢者的荷包,卻破壞了正常的貨幣流通,讓普通百姓受到更大的損失。

再加上政府爲抑制通貨膨脹而反覆採取降低已有貨幣面額的政策,當通貨膨脹帶來的損失大到普通人難以接受,起義便成了無法被冷卻的火山。即便是在慶曆新政勢頭正好期間,地方也曾因貨幣爆發起義。

大宋經濟儘管讓宋代人自豪,而即便家中藏錢百萬,他們也不能就此安生。因爲誰也不知道明天政府又會頒佈怎樣的政策,誰也不清楚又會有多少新私錢開始濫竽充數。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