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丹白露畫派特點 楓丹白露畫派卡隆

本文已影響2.02W人 

楓丹白露畫派,十六世紀裝飾法國楓丹白露宮藝術家,其中最重要人物有羅索、普利馬蒂喬和塞里奧等人,裝飾作品主題多數常有比喻性和象徵性。

藝術風格

  《仙女》古戎

楓丹白露畫派是16世紀活躍在法國宮廷的美術流派。是國際樣式主義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別以法王兩次修建巴黎郊外的楓丹白露宮爲契機形成了兩代楓丹白露派畫家,第一代楓丹白露派畫家由來自意大利的畫家羅索、普利馬蒂喬和雕塑家B.切利尼等人與法國畫家庫新、卡龍、雕刻家古戎和庇隆等人合作,在宮廷內外的裝飾上形成了一個風格性很強的藝術流派。

楓丹白露派畫家融合了意大利樣式主義與法國本土的哥特式傳統,在宮廷內外形成很強的藝術潮流。

他們重視線條的韻味,追求技藝的精巧完美,具有濃郁的貴族化氣息,如佚名的代表作(約1550年,盧佛爾博物館)。在樣式主義雄偉風格的影響下,他們用離奇的人像柱飾或粗琢的石牆、灰泥佈置宮內的庭園和臥室,表現出不同於意大利盛期文藝復興藝術理想的風尚,對北歐諸國的美術發展有一定影響。

亨利四世執政時,曾一度中斷的畫派活動有所恢復,它同荷蘭、弗蘭德斯的浪漫主義美術匯合爲一個畫派,其藝術風格基本因襲前人,被稱爲第二楓丹白露畫派。

形成背景

文藝復興:楓丹白露畫派是法國文藝復興的產兒。

15世紀時,政治、宗教動亂和英國的入侵使法國分裂爲三部分:英國佔領下的北部地區;以第戎爲中心,佛蘭德斯爲領地的勃艮第;太子查理偏安一隅的布爾日。

楓丹白露畫派特點 楓丹白露畫派卡隆

  楓丹白露宮

法蘭西君主幾乎無一例外的喜愛和庇護藝術,終使佛蘭德斯文藝復興浪潮沿塞納河南下,並在第戎、里昂、阿維尼翁擴展開來。作爲哥特藝術的故鄉,法國早就在建築上賦予過宗教藝術最崇高的表現力,此時,儘管對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成就如癡如醉,法國的藝術家卻能不忘傳統,熔法國、佛蘭德斯、意大利藝術的動人之處於一爐,造就出自己的傑出面目。

楓丹白露宮:1530年前後,酷愛意大利美術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決定將巴黎郊區原來那幢中世紀樣式的獵苑居宅擴建爲一套豪華的宮殿——楓丹白露宮。

爲此,來自意大利的樣式主義畫家羅索、普利馬蒂喬和雕塑家切利尼等人與法國畫家庫新、卡龍、雕刻家古戎和庇隆等人合作,在宮廷內外的裝飾上形成了一個具有很強裝飾風格和貴族氣息的藝術流派。

16世紀下半葉亨利四世登基,重修楓丹白露王宮時,法國藝術再次得到發展並出現高潮。此時出現了第二代楓丹白露畫家。

主要畫家

羅索

第一代楓丹白露畫家中最著名的兩位意大利大師是羅索(Rosso,1494——1540)和普利馬蒂喬(Primaticcio,約1504——1570),接受了法國楓丹白露王宮的內部裝飾工作,爲之竭忠盡智,付出全部心血。

他們設計和參與制作的壁畫、掛毯、浮雕以及各種各樣的裝飾品是如此精美,以至於連意大利都爲之黯然失色。

羅索獨出心裁的設計出一種將壁畫和灰泥邊飾結合在一起的新形式。作爲壁畫邊框,圍繞中心畫面的灰幔和高浮雕人體不再單純起到裝飾作用,而是對畫中含義的補充。他們使畫面向四周擴展開來,有時甚至把兩側的窗戶也包納其中。更妙的是他們還把一幅幅畫連成一氣,並通過隱喻和象徵的手法使古代神話同弗朗索瓦一世的豐功偉績合爲一處。

普利馬蒂喬

普利馬蒂喬於1531年來到法國,爲楓丹白露帶來了帕爾莫桑樣式主義的超逸曼妙。1540年羅索去世後,他承擔了全部工程的領導工作。該宮壁畫《百合花裝飾的大象》、《巴爾奈斯》、《金雨》清新流利,最能體現其風格。

1552年前來協助他工作的學生阿巴特(Abate,1509—1571)畫風更加灑脫,其作品《普羅塞比娜被掠》、《西皮翁禁慾》使老師的修長人體帶上了爽快悅目的筆觸。

楓丹白露畫派特點 楓丹白露畫派卡隆 第2張

  楓丹白露畫派

卡隆

在楓丹白露畫派中最別具一格的畫家A.卡隆(1521—1599年)本人就是一位出類拔萃的戲劇導演,並與繁星派詩人過往甚密,廣博的文化素養使他脫穎而出。

他從1540年起在楓丹白露作畫,在極其重視透視與構圖的同時,逼真的景物描繪和強烈的寓意使作品具有明顯的超現實主義味道,將北派的流暢線條與南派的明暗表達相融合,使法國樣式主義別開生面。

《三頭政治下的屠殺》以奇特的景物安排和淒冷的筆調描寫新教徒遭受殺戮的慘狀。他對特殊的自然現象頗感興趣,喜愛描繪作爲災禍降臨預兆的血雨腥風,造成焦慮恐怖的畫面氣氛。

在《蒂布爾的女卜者》一畫中,他讓奧古斯都大帝單膝跪地,虔誠而驚奇地聆聽關於聖母子出現的預言。大批古羅馬著名建築、雕塑,包括象徵皇權的神座被納入畫面,各種幾何形狀按照透視疊放在一起。他對神座的精細刻畫。近乎平塗而成的黑人,以及一揮而就的雕刻基座,造成出人意料的奇特對比效果,表現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畫派發展

自1530年起駕馭法國藝壇的神話寓意畫在16世紀下半葉亨利四世登基,重修楓丹白露王宮時,再次得到發展並出現高潮。

杜布勒依(約1561—1602)、杜伯瓦(約1542—1614)和弗雷米奈(1567—1619)是當時最出色的三位畫家,被藝術史稱爲第二代楓丹白露畫派。

杜布勒依在任首席宮廷畫師時所畫的《古時的獻祭》構圖奇兀,以不合常規的位於畫面邊緣的人物組成環形,加強着奇蹟出現的突然性,對於形的推敲令人讚歎。

繼他之後的宮廷畫師杜伯瓦爲該宮留下了《克洛琳德的故事》、《戴阿熱納和沙麗克蕾的故事》,以及狄安娜長廊的壁畫。他的主要特點在於對光的表現,色彩的激烈有時達到令人略感生澀的程度。

弗雷米埃的代表作則是1608年完成的該宮教堂天頂畫。與前兩位畫家不同,他更喜愛結實的造型效果和誇張、幻想的手法。

這三位畫家在楓丹白露的大量創作構成了國際樣式主義的最後階段。

畫派評價

楓丹白露畫派特點 楓丹白露畫派卡隆 第3張

  楓丹白露派

楓丹白露派有一個共同特點:藝術爲王宮服務,因而帶有華麗與歌功頌德的特色。當然他們還有更爲積極的一面,這就是爲法國培養了藝術人才,促進了法、意藝術的交流。

《埃斯特雷姐妹》是出自楓丹白露派沒有留下作者姓名的作品,畫中用手捏乳頭暗示寵姬所期待的懷孕,這種象徵性的靜止姿勢對17世紀歐洲繪畫頗有影響。

楓丹白露畫派對法國美術的發展起過巨大影響,主要是在傳佈技法知識方面起過積極作用。但意大利樣式主義美術家們及其法國追隨者們的創作往往顯得矯揉造作。他們更多的追求典雅的裝飾趣味,而忽視了深刻的思想內容的表現。

德斯佩澤爾和福斯卡在他們合著的《歐洲繪畫史》中對楓丹白露畫派這一提法提出質疑,並援引路易·雷奧的話,將其譏爲“荷蘭與意大利繪畫的大雜燴”。但如今的法國對樣式主義繪畫的喜愛卻有增無減,盧浮宮更是將楓丹白露畫派作爲16世紀法蘭西藝術的重要代表,陳列在顯著的位置上。

所以一直以來,對於楓丹白露畫派的評價由於民族立場和審美觀念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異。但法國藝術風格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根本性轉變是由楓丹白露畫派開始的,這點不容否定,它使一種新的美學和趣味逐漸深入到法蘭西深厚的藝術傳統中,使它在學識化的方向上得到巨大豐富。

因此,它不僅是一個民族在自身藝術發展中所必然經歷的決定性階段,而且也是對自己和世界的重大貢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