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勢力那麼大 外戚干政問題爲何影響如此小

本文已影響1.09W人 

還不瞭解:明代宦官和外戚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宦官權勢較大的明王朝,爲什麼外戚干政的影響較小呢?

在封建專制統治下的王朝中,最常見的能夠影響干預到皇權的就是宦官和外戚,前者爲時常在皇帝身邊侍奉的人,能夠接觸到權力中心,如果說宦官與皇帝的關係不夠緊密的話,那麼後者就是與皇帝擁有親戚關係的母后或者嬪妃的母族。

大家都瞭解,在我國古代史中,外戚干政愈演愈烈的一個朝代是漢朝,而“外戚干政”這個詞也似乎成了漢朝的時代特徵。對於後世的王朝來說,大家看到了漢朝因爲外戚問題產生的不可挽回的局面,紛紛盡力以警惕這種情況的產生。

明朝宦官勢力那麼大 外戚干政問題爲何影響如此小

外戚篡權這個問題如果處理得稍有不慎,便會如同漢王朝一般,時常經歷皇權旁落的尷尬時候,這一點讓我們瞭解了歷任王朝統治者爲了擺脫外戚篡權問題費近心力,但是效果似乎不大

而到了明代,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王朝受到外戚干政的影響較小,與之前大多數王朝不同,那麼明代能夠做到如此地步的原因是什麼呢?

明代的政治背景

廢丞相,設內閣

明代自朱元璋登基後就有一個重大的改革,存在了許久的丞相制度在這一時期被廢除了。大家瞭解,君權與相權的爭鬥綿延不絕,朱元璋此時廢除丞相制度,可見其想要從根源上斷絕丞相獨攬大權的決心。那麼這個丞相制度的廢除與外戚有什麼關係呢?

廢除丞相制度最直接的變化便是中央權力的加強,以前外戚集團還能從丞相集團下手,逐步得到權力,如今帝王手中的權力得到了強化後,外戚集團便不能輕易獲得攬獲大權的途徑,畢竟外戚集團也沒有辦法讓本就忌憚自己的皇帝將權力分散一些給他們。

統治者的忌憚

朱元璋上位後就格外忌憚各種勢力的干政,初始便下令禁止宦官干政,爲此還制定了減少宦官人數等政策。

對於令多數皇帝頭疼的外戚問題更是上心,朱元璋直接下令禁止後宮干政,如有違背者,將會受到重罰。在朱元璋時刻保持着的戒心中,外戚集團要想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接近權力中心着實有些困難。

明朝宦官勢力那麼大 外戚干政問題爲何影響如此小 第2張

二、明代的各種制度的加持

1、完善的監察體系

明代最著名的可能當屬監察制度了,前有錦衣衛,後有東廠,無一不是皇帝獲取消息的耳目。按照當時的情況,可能外戚集團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在他們尚未察覺之時便被皇帝知曉了。

不要覺得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明代時期的監察體系完善到什麼程度呢?就連大臣一天內的活動,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都能被皇帝獲知。

2、科舉制度獲得帝王信任

而流傳下來的科舉制度成爲明代選拔官員最主要的途徑,許多寒門子弟寒窗苦讀十年,只爲了一紙公文,這些由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官員本身的背景較低。

相較於容易出現異心的外戚集團,這些寒門子弟身後沒有勢力做支撐,容易受到皇帝的寵信,此時的外戚集團要想獲得皇帝的信任從而獲得較大的官職便沒有那麼容易了。

明朝宦官勢力那麼大 外戚干政問題爲何影響如此小 第3張

選妃制度的“決絕”

要想杜絕外戚對朝政的干擾,朱元璋首先想到了後宮女人的身份地位,如果改變了選妃制度,皇室子弟可以迎娶民間擁有平凡背景的女子,豈不是就能從根本上上杜絕外戚勢力的發展壯大。

他想要在這上面做點文章,使得外戚勢力無法觸及朝政。於是當時的明代命令規定,皇室子弟可以與民間女子通婚,但是禁止與大臣結成姻親關係。

娶一位民間女子最大的好處便是,妻子沒有深厚的家底做支撐,也沒有權利較大的母族相助,皇室子弟之間的關係、勢力可以變得更爲單純一些。

而皇帝從民間直接選妃也是同樣的道理,身處後宮中的妃子們都沒有強大的母家,更沒有可以成長到威脅皇權的潛力,外戚干政的主要途徑便被統治者徹底地清除了。

宦官制度的興起

在武將失勢後,明代文臣集團興起,明帝王需要扶持另一股力量使朝政得以平衡,這個時候,宦官得到了接觸朝政的許多機會,時間一久,宦官集團的發展變得更爲系統和強大。

如果你要問,爲什麼不扶持外戚集團作爲另一股勢力呢?因爲明代時期有這樣一條規定,外戚能夠獲得侯爵,但無法擁有實權,也就無法成長爲能夠與文官集團相抗衡的勢力了。

明朝宦官勢力那麼大 外戚干政問題爲何影響如此小 第4張

封建專制統治權力的加強,科舉、監察等制度的完善,以及選妃選駙馬制度的改革都讓明代的外戚勢力還沒有萌芽便被扼殺在了搖籃中。

但是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兩面性,明代的這些舉措表面上看是給了外戚勢力以沉重的打擊,但是也爲明代埋下了隱患。但不管怎麼說,對於一個想要將權力握緊在手中的統治者來說,在先天和後天形成的政治背景之下,明代外戚干政影響較之其他朝代都要小很多。

參考文獻:《明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