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晚年的昏聵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爲何大唐經濟依舊繁盛呢?

本文已影響1.88W人 

李隆基,即唐玄宗,在位四十四年,是大唐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開創了唐朝極盛之世——開元盛世的皇帝。他在位期間一共使用過三個年號,登基之初爲“先天”,只用了兩年,期間發動了“先天政變”,坐穩了皇位。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進入開元年間後,玄宗求治心切,他大力革除弊政,抑制奢靡。先後任用姚崇、宋璟、張說、張嘉貞、張九齡等名相,使大唐迅速踏入了良性軌道,史稱“貞觀之風一朝復振”。

統治者堅強的決心,加上強大的管理團隊,大唐進入了經濟繁榮、物阜民豐的開元盛世。

然而到了開元末年,在一片盛世的謳歌聲中,在此起彼伏的萬歲聲中,玄宗志得意滿,失去了勵精圖治的勁頭,變得有些懶政。將大權放給了李林甫這個巧言似忠的傢伙,開始優哉遊哉的享受生活。

唐玄宗晚年的昏聵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爲何大唐經濟依舊繁盛呢?

到了天寶年間,玄宗與以前簡直判若兩人,徹底變得驕奢淫逸,昏聵不堪。從而導致了安史之亂,導致了大唐由盛而衰。

天寶年間,唐玄宗的奢侈令人咋舌。他專門設置瓊林、大盈,兩內庫,任用王鉷、楊國忠等善於斂財的奸臣,充實府庫,以便自己揮霍享樂。玄宗與楊貴妃的生活更是奢侈,一盤菜的花費,竟抵得上十戶中等人家的家產。

天寶六載,玄宗與百官參觀各地供物,一時興起,竟將所有貢品全部賞賜給了李林甫。有這樣的上級,百官紛紛效仿,都過起了奢靡腐敗的生活。

然而,天寶年間,政治雖然昏暗,統治者雖然奢靡,但大唐經濟卻依然高速發展,社會並未引起動亂。人口總數開元二十八年時是841萬戶,到了天寶十三載達到了907萬戶。運輸業與手工業也大幅發展,刺繡、瓷器的精美程度,均達到了唐朝的頂峯。據《資治通鑑》記載:“是時州縣殷富,殘酷積粟帛,動以萬計。”直到安史之亂到來,也沒有一起因民不聊生而造成的農民起義。

唐玄宗晚年的昏聵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爲何大唐經濟依舊繁盛呢? 第2張

那麼,唐玄宗晚年時,個人驕奢淫逸,政治昏聵不堪,爲何社會經濟卻依然繁盛呢?

玄宗晚年的昏聵,主要表現在:重新李林甫、楊國忠等奸佞,貪圖享樂、荒廢政事、偏信讒言,不納忠言這些方面。雖然高層一團奢靡,但沒有波及到中下層官吏,對黎民百姓的政策沒有變壞。

雖然也任用了一些善於斂財的官員,成立了轉運使、和糴使、支都使、戶口色役使等名目繁多的職能機構,用以搜刮民脂民膏,但人民並未傷筋動骨,社會生產秩序依然有條不紊,黎民百姓的生活還可以,遠沒到揭竿而起的地步。據歷史學家測算,天寶年間的人均糧食達到了700斤,相當於1982年的水平。

加之當時還有三大因素,積極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其一,消費刺激生產。

天寶年間,貴族們生活窮奢極欲,他們對於綾羅綢緞,精美瓷器等高檔生活用品需求量大增。這些需求,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民間手工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工藝進步與經濟繁榮。

唐玄宗晚年的昏聵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爲何大唐經濟依舊繁盛呢? 第3張

其二,貨幣政策的改進。

經濟的繁榮離不開貨幣的發展,唐代一直存在官鑄銅錢不足,私鑄銅錢摻假的現象。使市場流通上的貨幣嚴重短缺,成爲阻礙經濟發展的一大原因。

天寶年間,唐政府意識到了這一現象,大量開採銅礦,增設錢爐。使市場上,官鑄正牌銅錢的數量大增,極大促進了市場的繁榮與經濟的發展。

其三,自然災害較少。

杜甫《憶昔》一詩中寫道:“百餘年間無災變”,雖然有些誇張,但天寶年間確實風調雨順。開元年間尚且出現了幾次蝗災與水旱災,但玄宗大興水利,在滅蝗方面也總結了很多經驗,天寶時期享了前期很大的利。

有了這三大因素的保障,使天寶政局的昏暗,雖然對社會經濟有一定影響,但沒有改變其上升的勢頭。

天寶十四載,詩聖杜甫有詩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深刻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路邊偶然出現的凍死骨,雖然不足以激發大範圍的民變,而“朱門酒肉臭”這一現象,顯然是當時社會的主要弊端。試問,一個長期沉溺於奢侈享樂的的統治階層,如何能夠長時間保證天下安寧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