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檀淵之盟?檀淵之盟爲什麼非簽不可?

本文已影響4.54K人 

說到澶淵之盟,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公元1005年,宋朝與北方的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協約規定,雙方以白溝河爲界,宋遼之間相互約定爲兄弟之國。同時,宋朝需要每年給遼十萬兩銀子,絹二十萬匹。

對於這一盟約,有人認爲是宋朝簽訂的屈辱之約。也有認爲,這一盟約,保證了宋遼雙方百年無戰,是有積極意義的。

如何評價檀淵之盟?檀淵之盟爲什麼非簽不可?

關於澶淵之盟,現在的我們應該怎麼評價呢?

澶淵之盟的簽訂絕非偶然

契丹族在北魏時期,就已經與中原王朝有了交往。後來,由於契丹族被慕容氏攻擊,只能逐水草而居,這時就有不少部落歸順了隋朝。

到了宋朝時期,遼國已經逐漸成爲中原王朝北方一個非常強大的少數民族。那時,宋朝自稱爲“南朝”,並稱呼遼爲“北朝” ,由此可以看到兩個國家之間關係的密切。

在宋代建立初期,面對着北方強大的遼和其他受到遼保護的北方政權。趙匡胤制定了“先南後北”統一全國的戰略,他首先把目光放到了南方。然而,在他平定南方後突然病逝了。後來他的弟弟趙匡義即位, 接着出兵滅北漢。

如何評價檀淵之盟?檀淵之盟爲什麼非簽不可? 第2張

而澶淵之盟的簽訂,則是宋太祖兩次攻遼失敗後,不得不與之簽訂的條約。

澶淵之盟爲何非簽不可?

1004年,遼聖宗和他的母親蕭太后,率領20萬大軍,進攻宋朝,眼瞅着就要佔領汴京。宋朝廷上下全都震驚了。

如何應對來勢洶洶的遼軍?宋朝內主戰派和主和派的聲音起此彼伏。

參知政事王欽若,主張遷都到金陵地區。另有人主張遷都到成都地區。而以寇準爲首的主戰派,則極力主張宋真宗御駕親征。

雖然宋真宗害怕遼軍,但是想到遷都會丟失大面積的國土,他還是選擇了親征。不過,這一路上,宋真宗的信心始終不足,是被寇準等人,趕鴨子上架逼着走的。

最終,宋朝與遼簽訂了澶淵之盟,這也標誌着兩國纏綿已久的戰爭終於得到了平息。

有人說,遼進攻宋,宋出兵本是正義之師,而且雖然遼軍號稱20萬大軍,但孤軍深入,要是好好打這一仗,宋完全有贏得可能。那麼爲什麼說澶淵之盟,非簽不可呢?

如何評價檀淵之盟?檀淵之盟爲什麼非簽不可? 第3張

首先,宋朝缺乏與遼作戰的物質基礎。我們都知道,軍隊作戰是非常耗費經濟基礎的。宋朝建立在五代十國的戰亂之中,而且立國之後,太祖就一直對南方用兵,現在要集中火力對抗遼,對於民生和經濟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消耗。

其次,宋軍在軍事力量上也不能與遼抗衡。經過宋太祖、太宗的制度建設,宋王朝十分忌憚軍隊權力,也採取了削弱節度使的權力的措施,同時把禁軍的權力收歸到皇帝手中。而原來戍守地方上的廂軍、鄉兵等,只服役不訓練,長久下來就喪失了作戰的能力。

最後,宋朝從立國以來,國家運作的重心都放在怎麼防範內部上了。無論是解除禁軍,還是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宋朝的君主不希望自己的王朝,像五代十國甚至唐朝那樣,從內部瓦解。所以,宋朝的社會內部也不是很穩定,爲對外征戰的不穩定因素增加了更多的變數。

澶淵之盟對後世產生的影響

任何一些協議的簽訂一定會對後世產生影響。澶淵之盟也不例外。

如何評價檀淵之盟?檀淵之盟爲什麼非簽不可? 第4張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在澶淵之盟簽訂後,遼、宋在一百年內,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和平的局面也爲兩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礎。

對於宋朝來說,以“契丹講和,大赦天下”進一步精兵簡政,縮減了軍費開支,可以更好地進行農業生產,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對於遼國來說,通過這一協約也建立了與宋的貿易關係,從而促進了與宋的貿易與文化交流。在沒有簽訂澶淵之盟之前,遼控制的燕雲十六州,非常的動盪。但是簽訂協議後,該地區得以大力發展農業。另外,宋遼還互相建設榷場,作爲官方的貿易往來。

雖然澶淵之盟對宋遼雙方都來了積極的影響。不可否認,在宋朝的歷史,澶淵之盟的屈辱性是不可避免的。畢竟,和平是以錢爲代價的。澶淵之盟規定宋每年都要向遼繳納“歲幣”,這筆鉅額款項如何獲得,只能靠搜刮民膏。

而且澶淵之盟的簽訂,給本來軍事力量不太強的宋,埋下了可以通過合約、給錢來換和平的種子,也進而助長了宋朝苟安的情緒。這些不得不說都是澶淵之盟帶給宋朝的負面影響。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