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最高統治者的尊號、諡號、廟號、年號分別是什麼意思?

本文已影響1.03W人 

尊號、諡號、廟號、年號分別是什麼意思,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皇帝,在古代中國是最高統治者,有着尊號、諡號、廟號、年號等形形色色的“號”,學問之大,千萬不能用錯了。

古代中國最高統治者的尊號、諡號、廟號、年號分別是什麼意思?

尊號:泰皇五帝,唯我獨尊

“皇帝”兩個字,本身就是一個稱號。

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掃滅關東六國,一統天下。如此功業早已不是“秦王”兩個字能夠匹配的。於是,丞相王綰和御史李斯建議,取上古帝王“泰皇”的“皇”和“五帝”的“帝”,以“始皇帝”作爲稱號,其後“皇帝”之號,世代相傳。可惜短短十五年後,秦朝就滅亡了。倒是“皇帝”一詞流傳下來,成爲不可僭越的“專有名詞”,也就是“尊號”。

第一位襲用皇帝尊號的是劉邦。公元前201年,楚漢之爭勝利後,漢王劉邦已是實際意義上的皇帝了,地位高於所有的“王”。於是,韓信、英布等諸侯王們聯合上書道:“如今天下已定,我等蒙大王恩惠都封了王。但我等與您都稱王,名號沒有尊卑之分,您的功德又怎能讓後世知曉呢?我等目死提議,請您接受皇帝”尊號,做天下之主!劉邦故作謙虛地一番退讓後,便做了漢王朝的開國皇帝。而“上尊號這個儀式,也成爲此後當皇帝的必經環節。

有了“皇帝”這個尊號,意味着地位崇高無上、不可逾越,即使是長輩,也要遵從。因爲等級制度絕對高於血緣關係。那現任皇帝的父母親又該怎麼稱呼呢?他們也有尊號“太上皇”“皇太后 。

活着的第一位“太上皇”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劉邦稱帝后,仍舊按照禮數回家拜見父親。沒想到,劉太公竟抱着掃帚,在大門前且 迎且退,怎麼也不肯接受參拜。老爺子惶恐地說:“我的僕人和我說,天無二日,國無二君。皇帝是我的兒子,可我也是皇帝的臣民。皇帝向臣民下拜,豈不亂了秩序?”劉邦連連稱善,下詔尊劉太公爲“太上皇。"劉太公也成了“皇”,父子之情就無礙君臣秩序了。

“皇帝”的頭銜還是不能滿足天子們的虛榮心,於是種種歌功頌德的詞彙被加到了“皇帝”之前。如,漢哀帝“陳聖劉太平皇帝”,唐中宗“應天神龍皇帝”,唐玄宗“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證道孝德皇帝”。宋太宗剛即位時是10個字,短短九年間,已經加到了18個字。北伐契丹失利後,宋太宗大概覺得加在尊號前面的“應運統天”“睿文英武”有點名不副實,所以主動要求撤掉,改成“法天崇道皇帝”。皇帝尊號字越多,越能顯示王朝和君主的無上至尊。

古代中國最高統治者的尊號、諡號、廟號、年號分別是什麼意思? 第2張

諡號:定名要在蓋棺後

嬴政定“皇帝”尊號的同時還發起了一場改革:廢除諡法。

自西周開始,上一代君主去世後,新君和官員們會授予他一個帶有評價性質的稱號,即“諡號”。西周的開國之君姬昌的諡號是“文”,即周文王而“成康之治”的開創者姬誦的諡號則是“成”。諡號起初是天子專利,但春秋後,周天子王權衰落諸侯也有了諡號。

既然諡號有敬重之意,又能表彰死者的功業爲何贏政要廢除“諡法”呢?按照先秦典籍《逸周書》的說法,西周以來,選擇諡號要從死者的“行之跡”出發,即個人功業。而個人功績的最終定論,卻要看擬定諡號的後人的認可度。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學者們後來又將諡法與禮法相結合,主張通過擬定諡號來“使亂臣賊子懼”。秦始皇倚重法家思想,覺得諡號給了“子議父,臣議君”的機會,這不是妄議嗎?於是禁止大臣通過上諡號議論自己的功過得失 。

而繼承了“皇帝”尊號的劉邦,創業時便得到儒生們的助力,很自然便接受了儒生“重諡”的理念,認爲可以有助於漢政權的鞏固,於是劉邦登基後全面恢復了諡法。劉邦的諡號爲“高帝”,有開國之功的意思。

從漢到清,皇帝的諡號五花八門。在位期間政績突出者,多稱“文帝”;對外征伐、統一天下者,多稱“武帝”。而被呂后控制的漢惠帝劉盈,和以“何不食肉糜”著稱的晉惠帝司馬衷,都是性格柔弱的皇帝他們的諡號都用了“惠”字。 還有一些諡號則帶有明顯的感情色彩。漢殤帝劉隆剛剛出生一百天就當了皇帝,即位八個月後便去世,堪稱最短命的皇帝。於是他的諡號是“殤”,年幼就夭折,確是令人傷感。

漢桓帝劉志、漢靈帝劉宏並稱昏君代表,而“桓”、“靈”也成了諡號中的“雷區”。“煬”字在溢法中有“好內遠禮”的意思,即寵幸後宮、遠離禮義。而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背離民心的一生,正是這個溢號的形象寫照。

不過,那些在政治鬥爭和改朝換代中成爲犧牲品的皇帝,卻連諡號都沒有機會獲得。 三國時期,曹魏皇帝曹芳被權臣司馬師廢除,曹髦被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刺殺,兩人都沒有溢號。南唐後主李煜,在戰戰蛻地度過了人生最屈辱的一段日子之後,同樣”無諡而終”。

古代中國最高統治者的尊號、諡號、廟號、年號分別是什麼意思? 第3張

廟號:唐宗宋祖從哪來

天寶十三載(754年)唐玄宗李隆基一聲令下,把自己祖宗們的溢號全都加長到七個字。這樣的大手筆大概是爲了和官方賜予臣僚的一字、二字諡相區別。

李隆基開了頭,後來的皇帝無不遵從,諡號越來越長。唐宣宗的諡號有18個字,宋代皇帝的溢號以16字爲多,明代則常爲17字清代更驚人,全都超過了20個字!這麼長的溢號,叫起來實在不方便。怎麼辦?“唐宗宋祖”登場了。

“祖宗”一詞,中國人再熟悉不過。對於平民而言祖宗”是祠堂裏祭祀的先人們。對於皇帝,則意味着太廟中供奉的“先帝”。“某祖”“某宗”是皇帝們在太廟裏的稱號,所以叫”廟號”。

最早的廟號,可能源於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商王太甲在位期間,百姓安居樂業,去世後,商代著名政治家伊尹就稱太甲爲“太宗”。而另位商王武丁因爲對外征伐,功績卓著,廟號“高宗”,既然廟號的起源早、文字也簡單,爲何唐以前人們不用廟號稱呼皇帝呢?

原來,最初皇帝想獲得廟號,是有“門檻”的。西漢二百多年來,有廟號的皇帝只有五個:漢高祖(帝)劉邦廟號“太祖”,漢文帝劉恆廟號太宗”,漢武帝劉徹廟號“世宗”,漢宣帝劉詢廟號“中宗”,漢元帝劉奭廟號“高宗”。在位時間短、或者無所作爲的皇帝,都沒有資格獲得廟號。到了唐代,皇權日益集中,廟號的門檻才被撤掉。皇帝都有廟號,也就好稱呼了。

看廟號便可知一個皇帝在王朝中的地位:“祖”是開國之君,“太祖”“高祖”代表了首創之功;“宗”是繼承者,“太宗”多指鞏固政權,而“高宗”則指有重要文治武功的皇帝。

古代中國最高統治者的尊號、諡號、廟號、年號分別是什麼意思? 第4張

年號:從一而終的選擇

自漢代以來,稱呼前代皇帝,必用廟號和諡號。在廟號的單字後加上一個“廟”,指的是本朝先帝。

年號是中國使用公元紀年之前特有的紀年方法,在此之前,則普遍以“今某年”稱呼當下皇帝在位的年份。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是漢武帝劉徹開始使用的。明清之前,年號的變更非常頻繁。元朔六年(前123年)漢武帝打獵獲得一隻“神獸”,這樣的祥瑞當然要慶祝一番,於是漢武帝決定,第二年改年號爲“元狩”,以作紀念。漢武帝共用過1個年號,而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在位不長,卻用了18個年號!“文明”“光宅”“垂拱”“永昌”“載初”“天授”“長壽”“天冊萬歲”……令人眼花繚亂。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竟在一年裏使用了“太極”和“延和”兩個年號。

明清的皇帝對年號則非常“專一”,只有兩人更換過年號:因爲復辟而兩度登基的明英宗朱祁鎮;將國號由“金”改爲“清”的清太宗皇太極。傳說有人告誡明太祖朱元璋,改元次數越多,國家越不安定。以他就一直以“洪武”爲年號。其後的皇帝們也遵循他的先例,“從一而終”。其實,固定的年號利於使用,而明清高度集中的皇權,也意味着皇帝們不需要通過反覆改元來宣示自己的權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