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曜父皇駕崩拒不哭喪,爲何又以孝治國?

本文已影響1.12W人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司馬曜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中國曆朝歷代均以孝治國,講究父慈子孝,在葬禮上更是如此,特別是皇帝的葬禮。皇帝駕崩時不止即將登基的太子哀痛奔喪,往往是舉國哀悼,許多臣子更是哀傷痛哭到昏厥。此時準備登基的太子,作爲萬民表率,更是極其重視先皇的喪禮,以及自己在喪禮上的表現,以免給大家留下什麼話柄。

歷代皇帝,即使是殘暴如隋煬帝楊廣,也在先皇駕崩時痛哭哀悼。然而東晉有一位皇帝,在先皇駕崩後,在隆重的葬禮上竟然拒不哭喪。可是他並不是一個昏庸無道的皇帝,正是他重用謝安,進行賦稅改革,才因此贏得著名的淝水之戰,成就了東晉中興。而他也重視孝道,堅持以孝治天下,並獲得百姓愛戴。這樣一個皇帝,卻在登基之前,自己父皇駕崩時拒不哭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司馬曜父皇駕崩拒不哭喪,爲何又以孝治國?

這位皇帝是東晉著名的孝武帝司馬曜,是東晉的第九個皇帝。衆所周知,在封建時期,因爲生產力的制約和人口逐漸增多,朝代均是在建國初期繁榮昌盛,人們安居樂業,而到了朝代後期就會各種矛盾爆發,戰爭動亂四起,國家瀕臨滅亡。而東晉把皇位傳到孝武帝司馬曜的父親簡文帝的時候,國家的問題就已經出現,國事漸漸衰落了。等到簡文帝駕崩後,各方勢力更是蠢蠢欲動。

此時,先帝的喪禮就不僅僅是一個隆重的儀式,而被外加賦予一層政治含義。因爲此時新登基皇帝的種種舉動,會被各方密切注意。一個精明勵志的皇帝往往會展現他初登皇位就很成熟的一面,這可以達到安撫民心,抑制蠢蠢欲動的勢力的效果。所以此時皇帝在先皇喪禮上的舉動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在孝武帝司馬曜爲簡文帝服喪的期間,按照當時的禮制,迫近傍晚和太黑時分,皇帝都要進行哭喪,以展示對先皇的不捨,和爲國家做一個表率。可是這次對於那些忠於先帝,一心輔佐太子的人來說,隨着傍晚的降臨,他們的心裏也蒙上一層陰霾。因爲此時的孝武帝司馬曜拒絕了這個哭喪活動。並表示在服喪期間,自己不會進行哭喪活動。老臣們得知這個情況心急如焚,因爲皇帝這樣會給別人留下話柄,如果嚴重的話,還會引起動亂。

司馬曜父皇駕崩拒不哭喪,爲何又以孝治國? 第2張

一籌莫展的老臣們無奈只好在傍晚時分,請皇宮裏的侍從們到皇帝的住所務必請皇帝進行哭喪活動,如果皇帝拒絕,也要問清原有。面對前來的侍從們,孝武帝司馬曜沒有任何舉動。侍從們只好再次啓奏說按照慣例該哭喪了。這個時候,孝武帝司馬曜淡淡的說道:“我對先皇的駕崩感到悲痛的時候,我自然會哭,爲什麼一定要遵守什麼所謂的慣例呢?參加這種沒有任何情感意義的活動除了勞神傷財,對國家一點益處也沒有啊!”

孝武帝司馬曜的話被侍從們傳了出去,更有在孝武帝司馬曜身邊服侍的人說皇帝在先皇駕崩後常常一個人失聲痛哭。舉國之人聽到這個情況,一改之前的看法,並不認爲孝武帝司馬曜不參加哭喪活動是對先皇不敬,反而覺得他是一個注重內在實質而反對毫無意義的繁文縟節的好皇帝,於是,舉國上下更比皇帝參加哭喪活動還有擁護這個新皇帝。

此後孝武帝司馬曜也沒有辜負臣民的期望,在自己親政後,他勵精圖治,改革沒有必要的繁文縟節,最終是國家在末期出現一次興盛的局面。倘若不是這位皇帝中年時意外逝去,歷史的進程或許會被改寫。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