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三朝,立二帝,韓琦是如何做到的?有何本事?

本文已影響2.7W人 

韓琦,北宋政治家、詞人。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歷史上的宋朝因爲一場驚天之變,被分爲兩段。

現在大家的習慣是把“靖康之變”之前的那一段叫北宋,之後的那一段叫南宋,當然,史書中就一個宋朝。

北宋和南宋雖然都是一套體系,但政治生態還是不一樣的,南宋多權臣,北宋幾乎沒有權臣。

這是因爲南宋的皇帝自宋高宗之後,變成了宋太祖後裔,他們被打壓了一百多年,早已失去了皇室的威嚴,對官僚集團的依靠大於北宋時期的皇室。

就算是宋高宗本人,也因爲對金妥協戰略的失敗,威望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不得不爲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在五十多歲時,身體尚好的情況下禪位。

在南宋,出現過獨相二十餘年的秦檜,出現過羣臣鼓搗廢立皇帝的事情(宋光宗內禪),還出現過像史彌遠那樣,以臣謀君,私人培養出一位皇帝的權臣典型。

這些現象在北宋時期,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

北宋的那些曾叱吒風雲的文曲星們,比起南宋的後輩們來說,除了名聲好些外,在權勢上,受到的制約更多。

如果說要在北宋選出一位比較接近於權臣,且歷史名聲相對不錯的名臣,我想應該是歷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的宰相韓琦(南宋權臣韓侂冑曾祖父)。

韓琦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歷史評價,就是“相三朝,立二帝”。

相三朝,立二帝,韓琦是如何做到的?有何本事?

在北宋,宰相當一段時間後,就會被同僚有意彈劾下臺,或自己主動要求出外,皇帝也會有意換人,以避免有人長期待在相位,成爲權臣。

當過十幾年、二十幾年宰輔之臣的官有很多,但大多數都是斷斷續續的執政,搞個幾年就被貶斥或派到外地去,過幾年再回來當宰相。

如宋徽宗時期的蔡京,當過十七年宰相,但卻是分四次擔任。

而韓琦,是連續擔任首席宰相近十年,最重要的是,橫跨了三朝三代,期間擁立了兩代宋朝皇帝。

他當宰相的時間說不上長,比他長的大有人在,很稀罕的就是以首相身份連續成功擁立了兩代皇帝。

兩次都是韓琦主動出擊,他把握住了機會,也爲生前和身後,換來了大量的政治上的好處。

韓琦成爲宰相是在宋仁宗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此前擔任樞密使,也在宰輔之列),當時的宋仁宗已經48歲了,但還沒有正式冊立皇儲。

宋仁宗是歷史上名聲最好的皇帝,但在繼承人一事上,卻相當可憐,他早前生過三個兒子,全部夭折,這麼一位好皇帝,卻落到無人繼嗣的地步。

直到快50歲了,宋仁宗還在寄望着能生出一個兒子。

但士大夫集團卻不願意再等下去,國無儲君,很容易引起殘酷的政治鬥爭。

他們不希望陪着快50歲的宋仁宗繼續等下去,誰知道接近了天命之年的宋仁宗什麼時候倒下去?

於是,由韓琦出面勸說宋仁宗立儲,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算是一種逼迫行爲,動機上也是如此。

根據歷史記載,韓琦以首相身份第一次勸說宋仁宗立儲時,正逢後宮有妃嬪懷孕,宋仁宗以此爲由敷衍了過去。

但宋仁宗的運氣相當差,這位懷孕的妃嬪又給他生了一個女兒(宋仁宗生的十六位子女中,有十三位女兒)。

這下,宋仁宗再也堅持不下去了,韓琦再次上書進言立儲,根據《宋史·韓琦傳》中的記載,他還拉上了曾公亮、張昇、歐陽修、司馬光、呂誨等一堆名臣助陣。

於是,宋仁宗宣佈讓養子趙宗實改名趙曙,並正式立爲皇嗣,而“琦等遂力贊之,議乃定”。

韓琦的目標達到了,逼着宋仁宗冊立皇儲,當然有爲國考慮的一面,但干涉皇位繼承從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誰知道宋仁宗以後會不會生出兒子?又或者宋仁宗在逆反心理之下,不冊立羣臣看好的,曾經養在宮中的養子趙曙,一着不慎,韓琦就有可能深陷到麻煩之中。

不過,成功了之後的政治利益也是巨大的,趙曙後來成功登基,是爲宋英宗,韓琦在加官進爵的同時,得以繼續擔任首相(一般來說,新皇帝是要換首相的)。

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末,宋英宗患病,韓琦再一次以首相身份建議皇帝立儲:“帝頷之,即召學士草制,立潁王”。

相三朝,立二帝,韓琦是如何做到的?有何本事? 第2張

第二年,宋英宗病逝,潁王趙頊,是爲宋神宗,韓琦又獲得了擁立之功。

此時的韓琦,在官位上已經升無可升,宋神宗也只能給他多加虛銜,“拜司空兼侍中”。

這個時候的韓琦,在政治地位上已經達到了巔峯,即“相三朝,立二帝”,成爲兩宋唯一。

不過,到此也就到頭了,宋神宗剛繼位後不久,就開始有官員彈劾韓琦,說他連續三朝擔任首相,會出現權臣,於是,韓琦辭相。

實際上,以韓琦的擁立之功,他要是不主動辭職,繼續擔任個三、四年首相,然後再隱退,也是有可能的。

當時的韓琦才59歲,年齡不是問題,宋神宗也不會主動罷免他,對父子兩代皇帝皆有擁立之功,這個恩情太厚了。

可韓琦跟宋神宗的政治理念不同,宋神宗是要變法的,而韓琦卻反對變法(他年輕時也是變法派),這就讓兩人在政治上難以和諧相處。

宋神宗或許不會罷免韓琦,但卻會架空他,讓他成爲空頭宰相。

對於韓琦來說,這樣還不如主動隱退,留下雙方的情分,給自己,給後代留下政治籌碼。

早早看出宋神宗繼位後會大幹一場的韓琦,藉着被彈劾辭相成功,跟宋神宗和平分手。

此後直到去世的八、九年時間裏,韓琦都在地方爲官(宋朝有不到退休年齡的宰輔離職後,以宰輔身份和待遇主政地方的慣例),開始享福的同時還時不時的上書駁斥王安石的變法。

韓琦病逝後,宋神宗相當難過,史載:“帝發哀苑中,哭之慟。輟朝三日,賜銀三千兩,絹三千匹,發兩河卒爲治冢,篆其碑曰“兩朝顧命定策元勳”。贈尚書令,諡曰忠獻,配享英宗廟庭。”

至宋徽宗執政時,又以“追論琦定策勳”之功,追贈韓琦爲魏郡王。這也是應有之理,宋英宗一脈傳下來的宋朝皇帝,全都得承韓琦的情分。

南宋時,宋理宗畫昭勳閣功臣像,從兩宋名臣中選了二十四位出來,韓琦名列其中,而他憑藉的就是“相三朝,立二帝”。

在我看來,韓琦能有這樣的功勳和待遇,其實運氣佔據了相當一部分因素。

宋朝善待士大夫,大多數名臣壽命都挺長,爲官時間也長,三朝、四朝元老數不勝數。

而卻只出現了一個“相三朝,立二帝”的韓琦,主要有兩個原因。

相三朝,立二帝,韓琦是如何做到的?有何本事? 第3張

其一是韓琦在其位謀其政,宋朝同一批資歷的士大夫們,大家到了時間,是換着來當宰相的,在某一段時間內,上上下下都是同一批人。

當宋仁宗需要立儲,又不得不立時,正好輪到韓琦在位置上,被他趕上了,能夠以首相身份領銜行擁立之事。

其二是宋英宗短命,宋英宗要是多活個幾年,韓琦就未必還在宰相的位置上了,這是北宋時期的特點造成的,時間一長,就會有同僚以彈劾的名義趕走宰相。

韓琦又恰好是在宋仁宗執政末期成爲首相,他上任不到五年,宋仁宗就去世了,哪怕宋仁宗再多活個二、三年,韓琦就有可能按照規則下臺,就無法參與擁立之舉。

宋仁宗的去世,給了有擁立宋英宗之功的韓琦繼續擔任首相的機會,再經歷了短暫的宋英宗時期,韓琦在首相位置上成功的熬到了宋神宗時期。

即使宋神宗繼位之初,韓琦就趕緊隱退,也成就了“相三朝,立二帝”的事實。

換到整個兩宋包含的歷史時期,似乎只有南宋時的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時期,有類似的政治條件,但當時,卻沒有出現第二個韓琦式的人物。

當然,韓琦本身的政治敏感度和主動性,同樣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能連續主動在皇位繼承一事上站隊兩次不倒,即使是在宋朝這個士大夫政爭失敗後,也基本上沒啥性命之憂的時代,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