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戰敗後沮授並沒有投降曹操,是因爲什麼

本文已影響6.32K人 

沮授,袁紹帳下謀士第一人,今天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在袁紹入主冀州後,沮授監統內外、威震三軍,幫助袁紹奪取青州、幷州、幽州而統一河北。沮授曾對袁紹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反對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戰略,但袁紹並不聽從。縱觀沮授提出的各個計謀,可以說是非常具有戰略眼光,可惜袁紹不採納。

官渡之戰後,袁紹狼狽逃回河北,沮授被俘虜,曹操和沮授有舊,深知沮授的才能,爲了勸降沮授甚至說“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但沮授拒絕投降,後來沮授想要逃回河北,事敗被殺。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沮授肯定知道曹操是非常有能力的,但是沮授爲何不投降曹操,執意要回河北呢?

袁紹戰敗後沮授並沒有投降曹操,是因爲什麼

有人用忠臣不事二主來解釋沮授爲何不投降曹操,其實我認爲這不是真正的原因。因爲沮授出仕很早,在漢靈帝年間他已經官至冀州別駕從事,別駕從事是僅次於刺史(州牧)的官職了。後來韓馥任冀州牧,沮授被韓馥表爲騎都尉。袁紹用計奪冀州的時候,沮授勸諫韓馥不要輕易交出冀州,可惜韓馥不聽。

袁紹入主冀州後,沮授被拜爲監軍、奮武將軍,爲袁紹制定統一河北四州的戰略。由此可以看出,沮授並非是忠臣不事二主,因爲他最早是韓馥的州別駕。所以如果說沮授堅持忠貞,那麼他不應該接受袁紹的任命,而且還幫他出謀劃策。其實想知道沮授爲何不投降曹操,還是要從歷史記載中找尋真相。

根據《獻帝傳》記載,沮授被曹軍俘獲後大喊:“授不降也,爲軍所執耳!”翻譯過來就是“沮授不是投降,只是被俘虜了”。曹操和沮授是老相識,過來勸降沮授,沮授回答:“叔父、母、弟,縣命袁氏,若蒙公靈,速死爲福。”沮授的意思很明白,自己家人全在河北,袁紹掌握着他們的生死,如果投降,袁紹肯定不會放過沮授的家人,爲了保全家人他只想求一死。

所以,沮授之所以大喊“沮授不是投降”,不是告訴曹軍他不投降,他是在告訴戰敗逃走的袁軍,不能讓袁紹以爲沮授投降了。通過這段記載我們就能很明確了,沮授拒不投降曹操的直接原因就是爲了保全家人的性命,不能讓宗族受自己的連累。因爲沮授很清楚袁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田豐勸諫袁紹不要南下進攻曹操,被關了起來,袁紹戰敗回去之後就殺了田豐。可想而知,如果沮授投降,他的家人、族人命運如何。

沮授不投降曹操還有另一個原因——地域觀念。兩漢時期,距先秦時代不遠,所以人們的地域觀念非常濃重。曹操陣營主要是以豫州人爲主,武將集團中曹氏宗族和夏侯氏不用說了,他們都是沛國譙郡人。謀士集團中荀彧、荀攸、戲志才、郭嘉、鍾繇、陳羣等等都是潁川郡人。

袁紹戰敗後沮授並沒有投降曹操,是因爲什麼 第2張

沮授是廣平人,田豐是鉅鹿人,他們兩人其實都是冀州(河北)本地土著。所以所謂故土難離也是其中一個原因,荀彧、郭嘉也都曾在袁紹陣營待過一段時間,但是他們兩人很快離開袁紹,一方面是因爲看清了袁紹的爲人,另一方面恐怕是因爲他們兩個都是豫州(河南)潁川郡人。

袁紹雖然也是豫州汝南郡人,但是沮授、田豐等人想擁護袁紹平定冀州,進而逐漸發展。一開始袁紹也確實非常倚重和信任沮授和田豐,我們看沮授的官職和權力就知道,沮授是監軍、奮武將軍,官渡之戰時郭圖進讒言說沮授“監統內外、威震三軍”,不好控制,結果袁紹聽信了,把沮授兵權一分爲三,由淳于瓊、郭圖分別統帶。袁紹後期更加信任的都是河南籍的謀士,像郭圖、逢紀等人,沮授和田豐受到排擠。

伏波將軍馬援曾經對光武帝劉秀說:“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東漢末年也是一個君擇臣臣亦擇君的時代。沮授應該清楚曹操比袁紹更有能力,曹操對自己也非常看重,但是一方面爲了保護族人,另一方面由於地域原因,他沒有選擇投降曹操,只想回到河北。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