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要是聽從了他的建議,三國可能就提前400年出現

本文已影響1.51W人 

從春秋戰國到秦漢兩朝,以能言善辯、利口覆邦著稱的大辯士很多,尤以蘇秦、張儀最爲知名。就秦末漢初這段歷史而言,有一位大辯士的能力可跟蘇、張二人媲美,名將韓信若是能聽從他的建議,將導致“天下三分”的局面提前400年出現。那麼,蒯通究竟是怎樣一位傳奇人物?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蒯通是戰國末年燕國范陽人,本名蒯徹,後人因避漢武帝劉徹的諱,才把他的名字改稱爲蒯徹。蒯通精通縱橫之術,辯才極佳,曾論述戰國遊說之士所使用過的權變之術,再加上自己的評論,然後彙輯成書,一共有八十一篇(“蒯通者,善爲長短說,論戰國之權變,爲八十一首。”見《史記·卷九十四·田儋列傳》)。學術界也有一種說法,稱《戰國策》的作者其實正是蒯通。

韓信要是聽從了他的建議,三國可能就提前400年出現

蒯通是秦末漢初最厲害的辯士

蒯通在歷史舞臺上的首次亮相,是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當年,陳勝命將軍武臣北上掃蕩趙地,兵鋒直指蒯通的家鄉范陽。蒯通爲避免家鄉遭遇戰火之災,便說服范陽縣令徐公投降武臣,緊接着又勸說武臣以隆重的禮節迎奉徐公,以此爲榜樣曉諭燕趙之地,使武臣不費一兵一卒便招降三十餘城。武臣對蒯通的謀略佩服的五體投地,於是將他奉爲上賓。此後數年,蒯通的活動歸於沉寂。

蒯通在沉寂多年後的再次“亮相”,要等到楚漢爭霸的晚期。彼時,韓信俘虜魏王魏豹,擊滅趙、代兩國,併成功地迫使燕國降服,隨即準備攻打齊國。然而此時劉邦卻派辯士審食其勸降齊國,韓信聞訊後準備罷兵。此時蒯通卻趕過來勸說韓信,若停止攻齊,那麼他的功勞將被一介儒生搶走,還有何臉面再見漢王?不如趁漢王沒有下令停戰的機會,利用齊國的懈怠快速進兵,一定會大獲全勝。

韓信要是聽從了他的建議,三國可能就提前400年出現 第2張

蒯通勸說韓信奇襲齊國,並大獲全勝

韓信認爲蒯通所言有理,於是猛攻齊國,並迅速平定該地。齊王逃亡前,誤以爲審食其出賣自己,便將他用沸水煮死。蒯通此計非常陰狠果決,按照《漢書》作者班固的說法是“一說而喪三俊”,即審食其被烹殺,齊王逃走,韓信戰勝而驕從而爲自己的敗亡埋下“伏筆”。

韓信征服齊地後自立爲代理齊王,名望和實力更盛,他下一步的舉動,將直接影響天下的歸屬。此時,項羽派武涉去勸說韓信,希望和他聯合對抗劉邦,而劉邦也派使節封韓信爲正式齊王,要求他堅決地跟自己站在一邊。韓信對兩方的拉攏都採取曖昧的態度,心中不知所從。此時蒯通建議韓信擁兵自立,與項羽、劉邦三分天下,這樣既可以主動掌握自己的命運,又能贏得天下諸侯的擁戴,簡直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韓信要是聽從了他的建議,三國可能就提前400年出現 第3張

蒯通勸說韓信自立,與劉、項三分天下

通因請間,曰:“...方今爲足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勢莫敢先動。夫以足下之賢聖,有甲兵之衆,據強齊,從燕、趙,出空虛之地以制其後,因民之慾,西鄉爲百姓請命,天下孰敢不聽!足下按齊國之故,有淮、泗之地,懷諸侯以德,深拱揖讓,則天下君王相率而朝齊矣。蓋聞‘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弗行,反受其殃’。願足下孰圖之。”見《漢書·卷四十五·蒯伍江息夫傳》。

如果蒯通的建議能得到採納,那麼“天下三分”的局面將提前400多年出現,只是由於韓信不忍心背叛劉邦,最終婉拒了蒯通的“好意”。數日之後,蒯通再次勸說韓信背漢自立,依然遭到拒絕。蒯通自知韓信意志堅決,並覺察到自己面臨險境,便假裝瘋狂而做了巫師。

韓信要是聽從了他的建議,三國可能就提前400年出現 第4張

韓信被呂后誅殺,臨死前悔不聽蒯通的話

若干年後,韓信因“謀反”被呂后、蕭何設計誅殺,臨死前哀嘆悔不用蒯通之計,以至於今日死在女子之手(“天下既定,後信以罪廢爲淮陰侯,謀反被誅,臨死嘆曰:‘悔不用蒯通之言,死於女子之手!’”引文同上)。劉邦聞訊後,馬上派人搜捕到蒯通,準備將他烹殺。

要說蒯通的口才可真是棒,面對着劉邦發出的死亡威脅,以做狗的都向主人以外的旁人狂吠做比喻,不慌不忙地替自己辯解。蒯通稱當時天下紛亂不已,各爲其主的人實在太多,他們提議反楚或反漢,不過是做自己認爲對的事情罷了,如果都該殺的話,皇帝能殺得過來嗎?劉邦聽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便釋放了蒯通。

韓信要是聽從了他的建議,三國可能就提前400年出現 第5張

劉邦認爲蒯通的話很有道理,便釋放他

通至,上欲烹之,曰:“昔教韓信反,何也?”通曰:“狗各吠非其主。當彼時,臣獨知齊王韓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爭欲爲陛下所爲,顧力不能,可殫誅邪!”上乃赦之。引文同上。

蒯通獲釋後回到齊地隱居,漢朝的開國元勳曹參在擔任齊國相國時,將蒯通召爲門客,對他極爲禮遇,這也是後話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