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防止外戚干政,朱元璋想了一個辦法,只是苦了公主們

本文已影響7.9K人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一種非常獨特的現象,就是外戚干政。

所謂外戚干政,顧名思義,就是皇帝的母族、妻族利用皇帝年幼或者無能,把持朝政,導致皇權旁落。漢朝、唐朝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外戚干政現象,比較激烈的當屬漢朝。東漢末期,外戚王氏把持朝政,最終釀成王莽代漢的惡果。

或許是因爲看到了外戚干政的危害,一些皇帝也採取了偏激的做法。比如漢武帝劉徹立小兒子劉弗陵做太子時,竟然下令自己寵愛的妃子、劉弗陵母親鉤弋夫人自盡,以此杜絕外戚干政的可能性。這就是所謂的“立子殺母”。

爲防止外戚干政,朱元璋想了一個辦法,只是苦了公主們

現在看來,“立子殺母”很殘酷,也極不人道。可在當時,也是無可奈何之舉。所以,自漢武帝以後,不少皇帝在確定繼承人時,不約而同地採取了這個辦法。

有沒有比“立子殺母”更溫和,又能有效防止外戚干政的辦法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回答:有。

朱元璋是貧苦農民出身,所娶妻子馬氏也是一介平民。朱元璋當皇帝后,先後娶了21個妃嬪,組成後宮。這些妃嬪中,絕大多數是平民之女,或者跟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後代。她們沒有實力雄厚的家族作爲支撐,也就難以對朱元璋的皇權形成威脅。基於此,朱元璋爲他的子女們安排婚事時,也依樣畫葫蘆。

爲防止外戚干政,朱元璋想了一個辦法,只是苦了公主們 第2張

我們知道,朱元璋妃嬪衆多,生育能力又極強,因此一生養育了26個兒子和16個女兒。兒子和女兒長大後,朱元璋爲他們安排婚事時,特別留意不會選取實力雄厚的家族進行聯姻,而是與開國功臣、中低級官員甚至平民家庭通婚。

比如,朱元璋寄以厚望的皇太子朱標,所娶正妃常氏是大將常遇春的女兒,次妃呂氏則是湖廣行省照磨呂本的女兒。照磨是一種類似於會計的官員,正八品。朱元璋第二個兒子朱樉,正妃王氏是元朝大將王保保的妹妹。王氏顯然無法藉助她的家族勢力。次妃鄧氏則是大將鄧愈的女兒。

再比如,朱元璋的長女臨安公主嫁給了李善長的兒子李祺,二女兒寧國公主嫁給梅思祖的次子梅殷。李善長和梅思祖都是開國功臣。此外,朱元璋那些金枝玉葉的公主們,大多數嫁給籍籍無名的中下級官員。

爲防止外戚干政,朱元璋想了一個辦法,只是苦了公主們 第3張

自朱元璋以後,明朝歷代皇帝均採取了這個辦法,以至於在“后妃不得干政”明確規外定,又規定“本朝公主俱選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許文武大臣子弟干預”。而且,一個人被選爲駙馬後,不能做官,只能領俸祿過日子。其家族成員中的官員,也必須退休回家。

應該說,這個辦法很有效。終明朝一代,雖有太監作亂,倒也沒有出現嚴重的外戚干政現象。

然而,這個辦法雖然有效,卻是以皇子、公主的人生幸福作爲代價。特別是公主們。她們沒有辦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只能聽取父輩的安排,嫁給中下級官員或者平民。從錦衣玉食的皇宮,轉到普通人家的宅院,這種巨大的生活環境差異,對公主們來說堪稱痛苦的折磨。

爲防止外戚干政,朱元璋想了一個辦法,只是苦了公主們 第4張

而且,由於皇宮與民間嚴重脫節,存在巨大的信息差,導致選出的駙馬,並不是品行端正、相貌俊朗的如意郎君。事實上,相當多的民間男子,通過賄賂太監等方式,來詐娶公主。於是,一些品行惡劣的江湖騙子,竟然成了堂而皇之的駙馬爺,“多有人物鄙偎,禮貌粗陋者。”

這裏有一個故事。明神宗的妹妹永寧公主長大後,由司禮監太監馮保負責選擇駙馬。京城一位富家子弟樑邦瑞用大筆金錢賄賂了馮保,順利成爲駙馬。

爲防止外戚干政,朱元璋想了一個辦法,只是苦了公主們 第5張

沒想到,樑邦瑞身患癆病,結婚當日就不停流鼻血。婚後兩個月不到,樑邦瑞就被太監、宮女打罵而死。於是,永寧公主年紀輕輕便守了寡,27歲鬱鬱而終。

明朝公主們的悽慘生活,可見一斑。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