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兄弟分別效力三家 其中誰的結局最好

本文已影響2.29W人 

還不瞭解:諸葛亮兄弟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諸葛亮家族三兄弟分別效力三國,哪一支的結局最好?還是得靠關係。

三國魏、蜀、吳,諸葛龍、虎、狗。

這是說三國時期,著名的諸葛家族分侍三國,《世說新語》中記載:

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爲“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誕在魏與夏侯玄齊名,瑾在吳,吳朝服其弘量。

分別效力三國,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爲了家族延續,三國爭霸,不管誰勝誰負,諸葛家族總歸會有一席之地。

本文就簡單介紹下諸葛家族這些在三國時期叱吒風雲的名人及其後代的命運,看看誰及其後代混得最好?

一:第一代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

既然是說三國時期的諸葛家族,那麼,就從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這一代說起,因爲他們纔是諸葛家族叱吒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

第一代中混得最好的毫無疑問是諸葛亮,他是蜀漢丞相,還是獨掌大權的那種,其名望、政治功勳,在三兄弟中也是第一。

說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大概都瞭解,這是諸葛亮的標籤。諸葛亮的聲名延續一千多年不落,諸葛瑾和諸葛誕加起來都無法跟他相比。

跟着諸葛亮混的,還有他的親三弟諸葛均,不過歷史上僅有他在蜀漢做過長水校尉的記載,再然後就沒了。

顯然,諸葛亮的這個三弟的才能不怎麼樣,否則,諸葛亮的親弟弟,在蜀漢政權混,怎麼也不會如此悄無聲息。

諸葛瑾其實也混到了東吳的頂層政治圈中,深得孫權信任,史載:“權亦重之,大事諮訪。”

他是東吳政權外來派官員中的代表人物,到孫權稱帝時,他的資歷足夠老,因爲,張昭、周瑜、魯肅這些外來派的代表,都比諸葛瑾死得早。

諸葛亮兄弟分別效力三家 其中誰的結局最好

且孫權並不以諸葛瑾的親弟弟諸葛亮在蜀漢政權被劉備重用而猜忌他,曾大度的表示:“孤與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

很明顯,諸葛瑾用他的態度折服了孫權。

諸葛瑾最後在東吳政權中做到了大將軍一職:“權稱尊號,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

這已經是武官官職的頂峯了,從品級上來講,其實不比諸葛亮小,只不過,諸葛瑾的政績、戰績和名望都不如諸葛亮。

從諸葛瑾的歷史記載看,他能當上大將軍,並非是因爲能力超羣,更多是憑藉資歷,以及孫權要考慮外來派和本土派官員的勢力平衡。

但不管怎麼講,能做到大將軍一職,諸葛瑾也能稱之爲三國頂流了。

諸葛亮和諸葛瑾都在各自的政權內部做到最高位,且都是善終,另一位在魏國混的諸葛誕,結局就要比他們差一些,他沒能善終。

諸葛誕在魏國獲得的官位上,其實比諸葛亮和諸葛瑾都要高上一些,他在魏國最後的官職是司空,司空是三公之一,品級還要在丞相和大將軍之上。

不過,諸葛誕也是因爲這個司空的官職,才起了要跟當時在魏國如日中天的司馬家族扳手腕的心思。

曹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鎮守淮南的徵東大將軍諸葛誕被司馬昭升爲司空,並要他入朝任職,這其實是明升暗降,要剝奪諸葛誕的兵權。

於是,不甘願兵權喪失的諸葛誕發動了反司馬氏的叛亂,及著名的“淮南三叛”中的第三叛。

但在司馬昭的鎮壓下,叛亂失敗,諸葛誕被殺。

好在他的兒子諸葛靚在東吳(諸葛誕叛亂,聯繫東吳一起,把兒子送到東吳去當人質),活了下來,併爲其家族的崛起留下了後手。

從上述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的簡單介紹可以看出,諸葛亮這一代,都混得不錯,全是政治圈中的頂流。

但相比較而言,還是諸葛亮略勝一籌,後人會去武侯祠拜祭諸葛亮,可不會去拜祭諸葛瑾、諸葛誕,僅憑此,這一代的比拼中,諸葛亮就是遙遙領先。

諸葛亮兄弟分別效力三家 其中誰的結局最好 第2張

二:第二代諸葛恪、諸葛靚、諸葛瞻

這一代中,政治上混得最好的是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但他沒能善終。

東吳赤烏八年(公元245年),成長起來的諸葛恪在東吳丞相陸遜死後,擔任了父親諸葛瑾曾擔任過的大將軍一職。

當時,孫權對以陸遜爲首的本土派官員,在政治上是堅決打壓的,因爲他們深度參與並干涉孫權的立嗣事務。

所以,外來派的諸葛恪獲得了政治上的優待,一舉成爲東吳政治圈中的頂流。

當然,諸葛恪本也是孫權給下一代皇帝重點培養的屬下,他曾被孫權安排進皇太子孫登(赤烏四年,公元241年去世)的幕府中,併成爲太子幕僚之首。

從這一點看,孫權對諸葛恪是相當重視的。

東吳神鳳元年(公元252年),孫權病逝,十歲的孫亮繼位,諸葛恪是孫權指定的唯二的託孤大臣之一。

孫亮登基,又加諸葛恪爲太傅,由諸葛恪獨掌東吳軍政大權(另一位託孤大臣孫弘想幹掉諸葛恪,結果被反殺,諸葛恪成爲唯一的託孤大臣)。

此時的諸葛恪,在東吳政權中的地位,已經不亞於叔父諸葛亮生前了。

但諸葛恪只掌權了一年多,就被東吳宗室孫峻幹掉了。

諸葛恪掌權的當年,就率領東吳大軍伐魏,並取得了“東興之戰”的勝利,並因功被孫亮加官進爵:“加恪都督中外諸軍事、荊揚二州牧、丞相、陽都侯。”

政治權位上如日中天的諸葛恪於次年,即東吳建興二年(253年),再次出兵伐魏,但這次卻遭逢“新城之敗”。

然後,諸葛恪回去後沒兩個月,他就被東吳宗室孫峻聯合才十一歲的皇帝孫亮引誘進皇宮殺死。

諸葛恪的三個兒子一個都沒有逃掉,全被誅殺,他這一支絕後。

諸葛恪有個親弟弟諸葛喬,早年被過繼給諸葛亮,所以人一直待在蜀漢,在諸葛恪滿門被誅殺後,諸葛喬的後人得以延續諸葛瑾這一支的血脈。

諸葛亮兄弟分別效力三家 其中誰的結局最好 第3張

諸葛恪的族弟,諸葛誕的兒子諸葛靚,在諸葛恪死後四年,被諸葛誕派到東吳當人質,諸葛誕兵敗身亡後,就留在東吳爲官。

根據歷史記載,諸葛靚在東吳曾做到大司馬一職,他因父親死於司馬氏之手,所以後來晉朝滅吳時,他反而成爲了保衛東吳的急先鋒。

東吳滅亡後,晉武帝司馬炎不想繼續追究諸葛誕一族的責任(諸葛誕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昭的弟弟,兩家其實是親戚),想善待諸葛靚。

但諸葛靚因父親一事,堅決不爲晉朝效力,隱居了。

最後說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他的結局很清楚,和長子諸葛尚在綿竹對戰鄧艾時戰死。

諸葛瞻本來是蜀漢荊州派精心培養的政治接班人,可等到他準備接班時,蜀漢就滅亡了,他沒能等到掌權的那一天。

在諸葛瞻戰死之前,他已經是“行都護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南鄉侯董厥並平尚書事”,如果蜀漢不滅,他將是下一位蜀漢的實際掌權人。

綜上,諸葛家族在三國時期的第二代比拼中,諸葛恪略勝一籌,他已經混成了真正的權臣,活着時的政治地位可以比肩叔父諸葛亮了。

最惋惜的是諸葛瞻,不管他的才能如何,他到底是蜀漢政權內部,大多數官員默許的政治接班人,只不過沒熬到那一天而已。

諸葛亮兄弟分別效力三家 其中誰的結局最好 第4張

三:第三代諸葛京、諸葛攀、諸葛恢

諸葛瞻死後,留下兩個兒子,諸葛京和諸葛質,因爲是諸葛亮的後人,蜀漢滅亡後,他們只是被遷居到河東,並沒有受到苛待。

諸葛京後來在晉朝做到江州刺史的職位,諸葛質隱居。

或許是才能不如上兩代諸葛亮和諸葛瞻,也或許是晉朝到底不怎麼放心諸葛亮的孫子,諸葛京在政治上,沒能延續父祖的輝煌。

諸葛亮曾經的繼子諸葛喬的兒子是諸葛攀,他這一支在諸葛恪被滅門後,又回到諸葛瑾名下。

諸葛攀在蜀漢的官職做到“行護軍、翊武將軍”,官職不高,歷史對他的記載很少,他應該在蜀漢滅亡前就死了。

他的兒子諸葛顯在蜀漢滅亡後,跟着蜀中的諸葛家族遷居河東,也沒有爲官的歷史記載。

上述諸葛亮及諸葛瑾的第三代,除諸葛京有在晉朝當江州刺史的經歷外,其餘的大多都隱居了,政治上也沒有太大的作爲。

第三代中,在晉朝混得最好的,反而是反司馬氏的諸葛誕的孫子,諸葛靚的兒子。

諸葛亮兄弟分別效力三家 其中誰的結局最好 第5張

諸葛誕反司馬氏被殺,諸葛靚在父親被殺後,終身不事晉朝,可他們家跟司馬氏糾葛太深,到東晉時,混成了真正的皇親國戚。

前面講過,諸葛誕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昭的弟弟,司馬炎的叔父,即西晉宗室、琅邪王司馬伷。

司馬伷一共有三個兒子,全部是諸葛氏親生,然後,兩人的長子司馬覲的兒子司馬睿,在晉室南渡後,搖身一變,成了東晉的開國皇帝。

這樣一來,諸葛誕就成了東晉開國皇帝的曾外祖,他的兒子、孫子,自然就是皇親國戚。

並且,司馬睿建立東晉後,權力是受制於江南士族,所以,對能幫助他的親戚們,更加會看重。

所以,東晉建立後,諸葛誕的孫子,也就是諸葛靚的兩個兒子諸葛恢和諸葛頤開始崛起(從輩分上算,他們高司馬睿一輩,司馬睿要稱呼諸葛靚爲舅爺爺,大概要稱呼諸葛恢和諸葛頤爲舅舅或表舅)。

諸葛頤的官位,在東晉做到九卿之一的太常,諸葛恢更牛一些,官位做到尚書令,還曾是晉康帝司馬嶽在位時期的輔政大臣。

所以,諸葛家族自三國時期崛起後的第三代大比拼中,諸葛恢遙遙領先,同輩中沒有能跟他相比的。

諸葛亮兄弟分別效力三家 其中誰的結局最好 第6張

四:總結

以上是諸葛家族自分別效力三國時期的魏、蜀、吳三大政權後,三代爲官的基本情況。

從歷史記載看,諸葛家族在那個時期是相當牛的,雖然是一代接一代的在衰落中,但連續三代,總有能做到頂級官位的人才出現。

第一代扛鼎的是諸葛亮,第二代扛鼎的是諸葛恪,第三代扛鼎的是諸葛恢。

之後的諸葛家族就沒啥能跟前輩們比肩的名人了。

或許是諸葛亮以及後兩代,把諸葛家族的氣運消耗一空,三國至兩晉後,諸葛家族再沒有出現過能出將入相的人物。

於是,要聊諸葛家族,就只能在三國至兩晉時期聊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