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曹叡兩代帝王早逝,給曹魏帶來了什麼影響?

本文已影響5.61K人 

曹丕曹叡兩代帝王早逝,給曹魏帶來了什麼影響?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曹丕曹叡兩代帝王早逝,給曹魏帶來了什麼影響?

曹丕稱帝建立魏國後,改“三公“官的相國爲司徒,御史大夫爲司空,太尉名稱未變。改九卿官的奉常爲太常,郎中令爲光祿動,大理爲廷尉,大農爲大司農。以華歆爲司徒(主民事),王朗爲司空(主水土事),賈詡爲太尉(主軍事),223年賈詡死,以鍾繇爲太尉。又以車騎將軍曹仁爲大將軍(223年死),曹休爲徵東大將軍,統領軍隊。

曹丕當皇帝的六年間(220-226)很想繼承曹操的事業,有一番作爲。他鑑於東漢宦官、外戚專權,造成政治動亂的教訓,下令宦人任官“不得過署令”,即不得做高官。

222年(黃初三年),曹丕下詔說:“婦人與政,亂之本也,自今以後,羣臣不得奏事太后。後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又不得橫受茅土之爵;以此詔傳後世,若有背違,天下共誅之。”

曹丕明確認爲婦人蔘與朝政是亂之本,限制外戚干預朝政是很堅決的。

曹丕還把同姓王分配到離京城較遠的地區,不給他們實權,這對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分裂起了一定作用。

此外,曹丕對庶民的疾苦也比較關心。如:222年,秋七月, 冀州大蝗,民飢,曹丕使尚書杜畿持節開倉廩以賑之。224年春, 遣使者巡行許昌以東,盡沛郡,問民所疾苦,貧者賑貸之。

曹丕還提倡尊孔崇儒,221年,他下詔稱孔子是“資大聖之才,懷帝王之器'',''命世之大聖,億載之師表”,令魯郡修起孔廟,在地方創造條件傳授儒學。

224年夏,他下令在中央“立太學'',''制五經課試之法,置《春秋縠樑》博士”。在選拔官吏時, 他強調選用“儒通經術”者,222年,下詔說:“其令郡國所選, 勿拘老幼,儒通經術,吏達文法,到皆試用。”

曹丕時期,變化最大的就是實行了九品中正制度。

東漢時期,選拔官吏的標準,既依據“德行”,也重視出身門第。被選用的人要有仁義孝悌等方面的道德品質,也要有高貴的家世出身。在戰亂時期,曹操爲了維護和發展勢力,讓更多有才能的人爲自己的事業出力,推行了“唯纔是舉"的方針,這是時代條件的需要。

曹丕稱王稱帝后,中原地區的戰爭已基本結束,社會處於相對穩定狀態,他面前的主要任務,是如何守住父輩打下的江山,需要爭取各階層的支持,維護鞏固他的統治地位。

條件的改變,地位的轉化,使曹氏集團的進取革新精神逐步減退,因循守舊思想逐漸滋長。新的官吏選拔制度——九品中正制度的創立和推行,就是這一變化的明顯表現。

漢代的鄉舉裏選是由各級地方官進行的,曹丕改由政府專任官員(大、小中正官)來進行。這一修正是由陳羣在曹丕爲王期間提出的,曹丕稱帝后繼續推行。

九品中正制度規定,由政府選擇有名望的官員,按他們的籍貫兼任本郡中正官,或州大中正官(比郡中正官晚設),品評本郡、 本州一些知識分子的等第。各州大中正官和各郡中正官,依據所管地區人物的德行和家世,定爲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品級。

大小中正官們定期把本地的一些人加上評語,定上品級,推薦給政府。政府選用官吏時, 便參照他們確定的品級。一般來說,定上品(指一、二、三品, 西晉以後,三品不算上品)的人任高官,定下品的人做低官。

中正的“九品”和官吏的“九品”不是一回事,如縣令中最高的品秩是六品,但擔任縣令的人,往往是從中正品級的第三四品中挑選。中正的品第雖然不是官吏的品秩,但它並不是一種虛名,和入仕做官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曹丕曹叡兩代帝王早逝,給曹魏帶來了什麼影響? 第2張

九品中正制度的頒佈和推行,是“有事賞功能,治平尚德行“ 變化規律的一個反映,也是對世族地主(官僚地主的上層)的一個讓步。世家大族可以憑藉家世出身參與政權,從而使在曹操執政期間受到一定壓抑的世族地主勢力得到發展。

由於選拔官吏時德行才能與家世並列,中正官又逐步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因此,品評等級越來越重視家世出身,到西晉時期,便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度已經主要成爲替世族地主服務的工具了。

對周邊各族,曹丕也注意“鎮撫",特別是對北邊的鮮卑族和西北的各族。

曹丕時,靠近內地的軻比能部強大起來,並注意學習漢族的文化。221年,曹丕以牽招爲護鮮卑校尉,以田豫爲護烏桓校尉、“並護”鮮卑。鮮卑族同漢族的聯繫進一步加強了。

田豫是同少數民族關係搞得最好的官員,他做護烏桓校尉達九年之久。他品德高尚,能用恩德使少數民族信服。後來他出任護匈奴中郎將兼併州刺史時,使“州界寧肅,百姓懷之”,各族人民過着比較安定的生活。

222年,西域的都善、龜茲、于闐等國王,各遣使奉獻。曹丕置戊己校尉,在高昌(今新疆吐魯番東)一帶屯田。從東漢後期同西域中斷的關係又恢復了。後來,曹魏還在蒲昌海一帶設置西域長史府,統管西域各國。西域各族同內地漢族之間的聯繫也隨之加強了。

曹丕想滅掉吳、蜀,完成統一,曾問謀臣賈詡,是先攻吳,還是先滅蜀?賈詡說:“吳、蜀雖然是小國,但劉備是雄才,諸葛亮善於治國;孫權識虛實,陸議(即陸遜)明於軍事。他們據險守要,泛舟江湖,一時都難以攻取。用兵的道理,先勝後戰,量敵論將,才能舉無遺策。我以爲當今應該先文後武。”

他主張先恢復中原地區的生產,鞏固內部,積蓄力量,創造條件,然後利用吳、蜀內部的變化,相機出兵攻取。但曹丕沒有接受這個意見。

224年,曹丕親率大軍伐吳,到達廣陵(今江蘇揚州)。這時江水盛漲,曹丕臨江眺望吳軍,感嘆說:“彼有人焉,未可圖也。” 只好退兵。

225年,曹丕又發兵十餘萬,南征孫吳,還是沒有取得成功, 只對孫吳起一定的威懾作用。曹丕見長江波濤洶涌,又感嘆說:"嗟乎,固天之所以隔南北也”,又領兵北撤。

長江天塹確是一個天然屏障,在沒有足夠水軍的情況下,想渡過長江,滅掉孫吳是不容易的。

第二年,曹丕病死,子曹叡即位(魏明帝)。曹叡在當皇帝之前,不接觸朝臣,不關心政事。曹丕擔心他掌不了國家大權,遺詔要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羣、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等人共同輔政。

曹叡稱帝后,對內注意將權力集中於自己,親理政事,把雖有聲望,但浮華不務實的官吏予以罷免;對外採取戰略防禦方針,不大規模主動出擊。他派曹真(時爲大將軍)、司馬懿(時爲驃騎大將軍)鎮守關中,抵禦諸葛亮的北伐;用滿寵鎮守淮南,防備孫權的進攻。

227年,司馬懿先後打敗了東吳進攻襄陽的軍隊,殺死蜀將孟達於上庸。

231年,曹真死,司馬懿全面負責對西蜀的戰爭,西拒諸葛亮很有成效。曹叡提升司馬懿爲太尉,主管曹魏軍事。

237 年,遼東太守公孫淵自立爲燕王,曹叡命司馬懿率兵遠征遼東,第二年取得了勝利,公孫淵及其子被殺死。

239年,曹叡病死,年36歲。皇太子曹芳(齊王)繼位,時年8歲。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共同輔政。

司馬懿同曹爽的矛盾和鬥爭,不可避免地展開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