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後曹彰手裏握着十萬大軍 曹彰爲什麼沒有造反

本文已影響5.21K人 

對曹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曹操死後曹彰手裏握着十萬的大軍,曹彰爲什麼沒有選擇造反?曹彰心裏是怎麼想的?

前言

歷史上,建安七子中的曹丕曹植曹彰都是一母同胞所生,曹操死後,在那個爲權力不惜一切代價的年代,手握十萬大軍的曹彰並未起兵造反,這是爲什麼呢?事實上,跟他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原因吧!

曹彰

曹彰,字子文,自小就跟平凡人不同,就連鬍鬚的顏色也跟別人的不一樣,絕大多數的人鬍鬚都是黑色或者灰白色,而曹張的鬍鬚卻是黃色,因此被曹操稱爲黃鬚兒。都說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在曹操跟卞夫人生的四個兒子當中,除了體弱多病的曹熊很早就去世,剩下的就是曹丕,曹彰和曹植。曹植是三個人當中最有才華的,年少聰穎深得曹操的器重,曹丕雖然比不過曹植,但是也是比較厲害的,文武雙全。唯獨曹彰,雖然武藝高強,但是文學幾乎爲零。

曹操死後曹彰手裏握着十萬大軍 曹彰爲什麼沒有造反

▲影視劇中的曹彰

年幼時候的曹彰,愛好騎馬射箭,而且還有驚人的臂力,勇猛過人,好像一個天生的鬥士,可以跟老虎單打獨鬥,徒手將老虎制服,連百獸之王都要敬他三分。武力超羣的曹彰,特別不愛學習,一心只想着如何提升自己的武力,對於文學一竅不通,在古代,古人對學習也是十分重視的,曹操見曹彰如此的不愛學習,還因此批評他,說他空有一身武力但是沒有知識在腦子裏,這是絕對不行的。不僅如此,曹操還讓曹彰學習《詩經》和《尚書》,一心只想練武的曹彰哪兒肯啊,於是就想辦法說服父親,他告訴父親,自己並不想做一個飽讀詩書的人,他想像霍去病和衛青那樣,做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軍。

後來,曹彰也向曹操證明了他是一個有用的武將之才,曹操看到這一點,覺得很欣慰,認爲曹彰的確實是一個善於打仗的人才,所以也沒有在逼曹彰學習,就讓他如願,跟隨自己一起征戰沙場,當一個將軍。在教育方面,曹操向來對自己的兒子嚴厲,在他帶領曹彰出征之前,再三叮囑曹彰,他們雖然是父子,但是那是在家裏邊,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軍中也有軍中的規矩,曹操希望曹彰能夠遵守王法,不要擅作主張,面對曹操的叮囑,曹彰自然是拍拍胸脯,讓父親放心。

曹操死後曹彰手裏握着十萬大軍 曹彰爲什麼沒有造反 第2張

▲英勇善戰的曹彰

出征之後,曹彰發揮出了他驚人的武力,將敵人打得落荒而逃,曹彰乘勝追擊,絲毫不怕困難,雖然中途受了傷,但是他的氣勢仍然不減。軍中有將士認爲他們遠道而來,自然是很疲倦,所以勸曹彰不要追擊敵人,免得中了敵人的埋伏,曹彰卻不以爲然,認爲帶兵打仗就是爲了勝利,要是不追擊,那豈不是放虎歸山嗎?於是他帶領大軍窮追猛打,終於追到了敵人,並且大獲全勝,平定了北方。曹彰特別高興,還翻倍地犒勞自己的將士,後來面見曹操的時候,把所有的功勞都歸於自己的將士,這讓曹操非常高興,覺得自己的這個兒子是個不簡單的人物。

曹丕

曹丕,字子恆,是一個文武雙全之人。年幼時的曹丕天資聰穎,後來又受到了曹操的良好教育,飽讀詩書,所以打下了很深的文學基礎。在曹操的教育下,曹丕六歲學會射箭,八歲學會騎馬,十歲就開始跟隨父親征戰沙場,有着很強的生活閱歷。

歷史上,曹操所認可的候選人有大兒子,曹昂,小兒子曹衝,然後就是曹丕和曹植,但是曹昂和曹衝都不幸英年早逝,特別是曹衝的夭折,讓曹操感到悲痛不已,那是自己最受寵的兒子。所以後來候選人就只有曹丕和曹植,曹丕和曹植都是一母所生,爲了成爲最後的候選人,曹丕和曹植便開了一系列的鬥爭,原本最開始曹植還是很有希望的,但是由於自己太過張揚,終究讓曹操失望,這無疑是給了曹丕很大的機會,後來曹丕想方設法用盡各種計謀,終於戰勝了曹植,得到了繼承權。220年,曹操撒手人寰,曹丕也如願繼位。

曹操死後曹彰手裏握着十萬大軍 曹彰爲什麼沒有造反 第3張

▲影視劇中的曹丕

在《三國志》中,曹彰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軍,並且手中統領了十萬大軍,這對於很多人而言,是一個謀權謀朝篡位的好機會,他手中的大軍完全可以將曹丕拿下,然後自己登上皇位。但是曹彰並沒有這麼做,這是後世很多人不理解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深究原因吧!

曹彰的志向並不在皇位上

前面提起,曹彰從小就不愛讀書寫字,還因此受到了父親的批評,因爲他的志向就是做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軍,對皇權根本就不感興趣。對於曹彰而言,你如果跟他談文學,談四書五經,他可能立馬就睡着,但你要是跟他談打仗,說不定他會跟你從白天聊到黑夜,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這就是曹張的個性所在。一直以來,曹彰的注意力都在舞刀弄槍上,想的是如何打敗敵人,如何讓自己更厲害,如何讓自己的武力更上一層樓,他只喜歡享受擊退敵人的快感,那些枯燥無味的文學和政治,對於他而言,簡直就是無趣至極。曹彰的心思全都在這上面,他哪裏有心思去跟曹丕和曹植爭奪位置,更何況,他常年征戰在外,也沒有什麼機會去跟曹丕和曹植做鬥爭。就包括後來曹丕繼位,他也是想征戰沙場,對曹丕的皇位也沒有一點興趣。

曹彰被司馬懿忽悠

在曹操臨死前,他就把輔佐曹丕的重任交給了司馬懿,司馬懿自然不會辜負曹操的囑託。曹丕繼位的時候,自然是很害怕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皇位就落到別人的手中,於是就變得疑心病特別重,小心翼翼。曹丕把曹彰視爲他最大的威脅,因爲曹彰手握重兵十萬,隨時都有可能起兵造反,所以他對曹彰十分猜忌。

曹彰也不是不瞭解這一點,他意識到了曹丕對他的猜忌,擔心自己哪天就會無緣無故地死在曹丕的手下,所以在曹操死後,曹彰帶着十萬大軍前去弔唁。這個症狀屬實把曹丕嚇得不行,於是司馬懿前去勸說曹彰。他了解曹彰是一個很有孝心的人,於是先通過這一點,跟曹彰說,曹操生前希望的是兄弟和睦,並且曹丕的皇位也是曹操給的,如果說曹彰和曹丕在曹操去世後,就開始一系列的皇權鬥爭,那他老人家黃泉路上也不會安息的。

曹彰聽到這一點,自然是猶豫不決的。見到曹彰猶豫不決,司馬懿又繼續說,曹丕是曹操親自扶持出來的,於情於理都應該繼承皇位,並且曹丕還有很多信服他的人,如果這個時候曹彰跟曹丕鬥爭,就算是用武力奪得了皇位,也很難讓那些大臣臣服於他,更何況,他們二人如果在這個時候鬥爭,無疑是給敵人可趁之機,那麼曹操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豈不是就這樣葬送了嗎?經過司馬懿的一番勸解,曹彰確實心動了,也告訴司馬懿,自己只是一時衝動,但是既然自己手中掌握軍權十萬,那曹丕肯定是不會放過他的,這時候司馬懿就對曹彰說,讓曹彰讓出軍權,曹彰認爲司馬懿說的話有道理,於是就讓出自己手上的十萬大軍,隻身一人面見曹丕,兩兄弟一見面,因爲父親的去世抱在一起哭了好一會兒。

▲曹彰有自知之明

從某種角度而言,曹彰沒有起兵造反,謀取皇權,其實他是有自知之明的。首先,古代的繼位方式一般情況下是嫡長子繼承製,最開始曹丕他們三兄弟的母親並不是曹操的正室,後來曹昂死後,他們三兄弟的母親卞夫人便成爲了曹操的正室,與此同時,曹丕就是順理成章的,成爲了嫡長子,所以在他們之間,曹彰是沒有資格當繼承人的,除非在曹操死之前曹丕就已經死了,那他還有一點當皇帝的可能。其次,曹彰自幼就不喜歡學習,簡直就是一切粗魯的蠻人,他只會打仗,論政治論文學一竅不通,所以他也深知這一點,更何況,在曹丕和曹植鬥爭的時候,他就被自己的父親曹操安排在外打仗,曹操可能也認爲他只會打仗,沒有謀略,所以很難勝任皇帝,就算他用武力奪得了江山,那他很有可能也會在短時間之內葬送江山,畢竟那些陰險狡詐的事情,他光用武力是應付不過來的。

曹操死後曹彰手裏握着十萬大軍 曹彰爲什麼沒有造反 第4張

▲曹操和曹衝

要了解,要想當好一個皇帝,並不是單單靠武力,還要靠一個聰明的腦子,還要有豐富的文學思想和政治思想,但是這些曹彰都沒有,所以就算曹操很認可他,他也不可能放心把這麼大的一個江山交到曹彰的手裏,曹彰自己也瞭解這一點。所以,在曹丕和曹植爲了繼承人身份爭奪的時候,他一心只瞭解打仗,無形中,曹彰已經退出了這場繼承人之位的鬥爭。

總結

在他們三兄弟當中,這三個人都各有所長,但是志向並不相同,有兩個人一心想當皇帝,有一個人只想當英勇善戰的大將軍。很多人在影視劇中,都認爲曹彰意圖謀反,其實不然,如果他真的對皇位有興趣,那他早就起兵造反了。事實上,關於曹彰手握重兵,爲什麼不在曹操死之後起兵造反?仍然是衆說紛壇,但是有一點特別明顯的是,曹彰的確對文學政治一點興趣都沒有,對那些皇位的鬥爭也是沒有任何興趣,事實也證明了,曹彰是一個很有勇氣的大將軍,自他跟隨父親出征以來,就幫助父親擊退了不少敵人,也讓很多人都特別害怕他,生怕一個不注意就成爲曹彰的刀下亡魂,畢竟曹彰的性格還是很猛烈的,你一旦惹到了他,那後果必然是不堪設想的。

曹操死後曹彰手裏握着十萬大軍 曹彰爲什麼沒有造反 第5張

▲影視劇中的卞皇后

但是不得不說,曹操還是很有明智的,如果他不聽司馬懿的勸阻,那麼自己的下場也不是很好,更何況他還是一個極有孝心的人,必然不會讓自己的父親在黃泉路下走不安息,就算是要完成父親的遺願,曹彰也不能跟曹丕一直鬥爭下去。所以爲了顧全大局,曹彰還是聽了司馬懿的話將兵權讓出去,這一點,不免讓很多人都爲此稱讚他。試想一下,如果曹彰真的起兵造反,將曹丕殺了,然後自己當皇帝,那麼,他後來面對的問題,將會是他難以承受的,哪怕他是一個在戰場上英勇善戰的大將軍,但是憑腦子,他是比不過那些在背後耍陰招的人的,這也是爲什麼曹操不把他認定爲繼承人的原因之一,相比於曹彰,曹丕內心陰沉,自然有足夠的能力繼承皇位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