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背信棄義的強奪益州與孫權奪取荊州,有何區別?

本文已影響2.3W人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劉備背信棄義的強奪益州與孫權奪取荊州,有何區別?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219年,關羽率領大部分荊州士兵圍攻襄樊兩城,由於關羽主攻樊城,樊城守將曹仁抵擋不住關羽的進攻,他只能向曹操求援。然而曹操派出于禁率領七路大軍趕到後,卻被關羽水淹七軍,于禁戰敗,關羽威震華夏。按理說,此時正是關羽北伐聲勢最盛的時候,然而就在此時,呂蒙來到潯陽,把精銳士卒都埋伏在船艙裏,當時他們一律穿上普通衣服而不帶甲冑,將自己扮成是在甲板上搖櫓和揚帆的船工,還有人把自己裝扮成商人,沿着長江向江陵進發,就此奇襲了江陵,佔據了關羽的後方,導致前線作戰的關羽軍隊軍心渙散,關羽無奈之下退守麥城,並在突圍時被潘璋部下馬忠生擒,因爲關羽拒不投降,最終他慘遭殺害。

劉備背信棄義的強奪益州與孫權奪取荊州,有何區別?

正因爲孫權背信棄義的偷襲蜀漢,誅殺關羽,以至於孫權這段奪荊州的經歷一直被後人所不齒。但實際上,這樣背信棄義,奪取他人地盤的事情,劉備也曾做過。在公元211年時,劉備受劉璋的邀請,入川協助劉璋攻打漢中的張魯。然而進入益州後,劉備並沒有直接攻打張魯,而是在葭萌關駐軍不前,並在伺機反攻劉璋,就此逼迫劉璋投降而奪取了益州。然而讓人奇怪的是,即便劉備背信棄義的強奪益州,就此將益州從劉璋手中奪走,後世也少有人罵劉備。爲何孫權和劉備做同樣的事情,即背棄盟約,孫權爲後人所不齒,而劉備卻沒有?

劉備背信棄義的強奪益州與孫權奪取荊州,有何區別? 第2張

要知道偷襲盟友是爲不義。雖說在政治中,講究的並不是道義,而是永遠的利益,因此同盟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如果己方勢力有擴張的需求,而這個需求被其他勢力妨礙,那不管是敵人還是盟友,吞併都是合情合理的。但劉備奪取益州與孫權奪取荊州的本質區別不在於道義,而是在於孫權奪荊州時,關羽主力正在與曹操作戰,而劉備奪益州時,劉璋在益州一直不思進取。

若孫權在東線配合關羽作戰,這比背後偷襲關羽要有力得多,只不過偷襲關羽在短期來看更容易取得成效罷了。而劉備在奪取益州後,能夠成功限制曹操南下,保證孫劉聯盟還有生存的空間,因此奪取益州對於自身長遠發展來看是無可厚非的。

劉備背信棄義的強奪益州與孫權奪取荊州,有何區別? 第3張

筆者認爲,雖然孫權和劉備做了同樣的事情,就是背棄盟約,但是孫權奪荊州不利於天下三分的長遠發展,而劉備奪益州能保證孫劉聯盟有足夠的生存空間,相比之下,自然是孫權奪荊州更讓人所不齒。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