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派兵北征,爲什麼只有馮勝實現了他的戰略意圖?

本文已影響1.11W人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這些人物也頗受爭議,其中馮勝的一生是經歷過人生百態,也是人們議論的對象。他都有什麼祕密呢,請聽我詳細道來。

明朝初年,盤踞在北方的北元勢力多次襲擾邊境,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太祖以魏國公徐達爲徵虜大將軍出雁門,趨和林;曹國公李文忠爲左副將軍,出應昌;宋國公馮勝爲徵西將軍,取甘肅,徵擴闊帖木兒,三位大將,每人率領5萬兵馬。

三路大軍中,中路軍徐達由於之前屢戰屢捷,輕敵冒進,在嶺北之戰失利,東路軍李文忠與蒙古軍打成平手,收兵而返,唯獨馮勝這一路,勢如破竹,七戰七捷,攻克瓜州和沙州,繳獲大量牲畜而回。

朱元璋派兵北征,爲什麼只有馮勝實現了他的戰略意圖?

馮勝,是馮國用的弟弟,原名馮國勝,安徽定遠人,自幼喜歡研讀兵書,史書上稱他“雄勇多智略”。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馮勝和哥哥帶領鄉民築寨自保,後來歸順朱元璋。

朱元璋久聞馮勝之名,向他詢問天下大計,馮勝說:“金陵龍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爲根本。然後四出征伐,倡仁義,收人心,勿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朱元璋深以爲然。

在明朝統一天下的戰爭中,馮勝立下汗馬功勞,深得朱元璋信任。

洪武五年,朱元璋派遣大軍北征,任命馮勝爲徵西大將軍,收復古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河西地區,以實現朱元璋將西北地區納入版圖的戰略意圖。

這次出征,馮勝與明朝最出色的將領徐達和李文忠一樣,單獨指揮5萬大軍,獨當一面,可見,在朱元璋心目中,馮勝的地位與徐達、李文忠二人不相上下。

馮勝率領的西路軍搭浮橋渡過黃河,攻佔金州 (今甘肅蘭州 ),五月,大軍繼續向河西走廊推進。

馮勝以傅友德爲先鋒 , 率領五千精銳騎兵向涼州進軍,擊敗元將失刺罕所部,一直追到永 昌, 隨後,又連續擊敗元太尉朵兒只巴。

馮勝率明軍主力緊隨其後,在永昌與傅友德會合,元軍企圖在涼州阻擊明軍,但很快被擊潰。

朱元璋派兵北征,爲什麼只有馮勝實現了他的戰略意圖? 第2張

元軍殘部逃到索林山, 明軍隨後追擊至此,兩軍展開激戰,最終,元軍戰敗,將領平章不花被傅友德射死,太尉鎖納兒走投無路投降。

洪武五年六月,馮勝攻克甘州,據《張掖地區志》 記載 :“徵西將軍馮勝率副將傅友德,降元將上都驢部吏民830多戶,道經東樂堡,紮營駐軍20餘日。馮勝率部進入亦集乃路,元守將卜顏帖木兒率全城軍民投降,追獲其平章長加奴等27人及馬駝牛羊10餘萬”。

《明太祖實錄》記載:“戊寅,徵西將軍馮勝、左副將軍陳德、右副將軍傅友德率師至甘肅……進至掃林山,勝等師亦至,共擊走胡兵。友德手射死其平章不花,追斬其黨四百餘人,降太尉鎖納兒,加平章管着等。 至是,上都驢知大軍至,率所部吏民八百三十餘戶迎降 ,勝等撫輯其民,留官軍守之,遂進至亦集乃路……”

連戰連捷之後,馮勝繼續揮軍北上,一直打到別駕山(今蒙古國境內),隨後揮師向西,攻克瓜州(今甘肅瓜州) 、沙州 (今敦煌) ,獲金銀印,馬駝牛羊二萬而還 。

朱元璋派兵北征,爲什麼只有馮勝實現了他的戰略意圖? 第3張

西征期間,馮勝在甘肅選址修築了嘉峪關,清代編修的《重修肅州新志》記載:“洪武五年,宋國公馮勝將兵略定河西,築土城,週二百二十丈,佔地十五畝。”

嘉峪關關城文物管理所編的《嘉峪關》一書記載:“明洪武五年,馮勝率軍進取甘肅,開創河西之功獨多,同時選址建關,二十三年後,明王朝榜烈勳臣,功高望重!”

馮勝西征,將北元勢力驅趕到西域,使新興的大明王朝控制了河西地區,佔領了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功莫大焉!

西征結束後,明朝在河西地區設立陝西行都指揮使司,設十二衛管轄河西地區,使河西地區牢牢掌控在明朝手中,穩固了明朝在西北地區的防禦,而且保障河西地區的安定和發展。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