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爲何沒有除掉劉禪,以絕後患呢?

本文已影響8.12K人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劉禪這個人物,他是劉備之子,諸葛亮傾盡全部心力,鞠躬盡瘁輔佐的蜀國少主。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講述的,就是有關於這位蜀國少主的一些事情,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在大衆的印象裏,劉禪完全沒有遺傳到自己父親的心機謀算,也沒有學到諸葛亮的機智謀略,是個無能之主。但歷史上的劉禪真的是這麼一個人物嗎?答案是否定的。演義畢竟是演義,書中塑造的劉禪的人物形象和歷史上真正的劉禪肯定存在一定的偏差。

司馬昭爲何沒有除掉劉禪,以絕後患呢?

在書中,劉禪是蠢笨無能的,是樂不思蜀的廢柴人物,但是劉禪畢竟是劉備的親生兒子,又得到諸葛亮的悉心教導,不可能是平庸無能,碌碌無爲之輩。僅憑他當了整整當了四十多年皇帝這一點,就是有力地佐證了。也許有人說,這全是仰仗諸葛亮的智慧,但是要知道劉禪在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諸葛亮已經逝世了。在沒有諸葛亮在身邊提點的時期,還能穩穩保住自己的皇帝寶座,可見他並不是無能無用之人,相反還具有一定的心胸謀略,城府頗深。

這點從他和諸葛亮的關係上也體現了一些端倪,劉備臨終託孤諸葛亮,讓他照看自己的兒子,所以兩人的關係不像一般的皇帝與臣子那麼上下分明。諸葛亮有生之年一直有北伐的計劃,劉禪從未提出反對意見,但等到諸葛亮逝世,劉禪立即發佈命令停止了北伐大計,在諸葛亮生前事事聽從他的意見,不與他起任何爭端衝突,等他逝世後才中斷他的計劃,其中用心可見一斑。

司馬昭爲何沒有除掉劉禪,以絕後患呢? 第2張

雖然不是完全蠢鈍之人,但是靠他自己的能力完全守住蜀國安穩也是做不到的,終於迎來了司馬昭的入侵,這時候的劉禪又是怎麼做的呢?在明知自己敵不過對方的情況下,出於多方考量,他選擇了主動投降,做了亡國之君。亡國之君的日子一般來說都是不好過的,除了心理上的落差之外,還要時時提防司馬昭的疑心暗手。在司馬昭還需要留着他的命的時候,保持低調,老老實實的吃喝玩樂纔是保命之道,而劉禪正是這麼做的,還誕生了“樂不思蜀”這樣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但即便如此也沒有完全消除司馬昭的戒心和殺意,劉禪心裏也明白這一點,他思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立即命人在大門上懸掛了“中山寨”三個字,來表達自己的衷心。司馬昭看到這三個字就明白了,劉禪的這三個字反過來就是在山中的意思,也就是說劉禪真的樂不思蜀,只想安安分分的在山中安穩度日,完全不會有逆心野心,知道了這一點,司馬昭對劉禪也就殺意全無,放之任之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