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是如何“釣魚執法”的?派人給大臣送銀兩查貪污

本文已影響2.68W人 

隋文帝楊堅是一位傑出的帝王,在歷史上政譽頗佳。但鮮爲人知的是,他還是一個被歷史掩蓋的“多面皇帝”。

開國皇帝大都知創業艱難,但像楊堅那樣儉樸的並不多見。他在北周做官時,生活就非常儉樸,等做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輔弼大臣後,依然不改本色,並把儉樸倡導爲全朝的風氣。當上皇帝后,更是以“成由儉、敗由奢”爲座右銘

楊堅是如何“釣魚執法”的?派人給大臣送銀兩查貪污

隋文帝的內宮可能是歷代最簡陋的。后妃宮女的衣飾用具,均有嚴格的供應制度;若有破損,必加以補綴再用。楊堅飲食簡單,除了宴會,每餐至多一小盤肉。他本人的寢宮則全是布幔布帳,擯棄金玉器玩。某刺史進獻精美的綢緞,他竟下令當殿焚燬,以此阻絕各地官員各種名目的進獻。文帝一朝,上自王公大臣,下自富商大賈,儉樸蔚然成風。

但儉樸的隋文帝也有奢侈的傾向,只是沒有充分暴露。北周的都城長安因長期戰亂殘破不堪,隋文帝認爲新王朝應有新氣象,遂決定在長安另外擇地營建新都,他集中全國的工匠,爲營築新都城花費了不少錢財。公元593年,他又下令修建仁壽宮,工程由親信楊素負責。楊素爲了討楊堅的歡心,大發役夫,削山填谷,搞得百姓怨聲載道。楊堅得知後,起初有些不悅,但當他看到仁壽宮的豪華氣象時立即笑逐顏開。四年後,他又大興土木,從京城到仁壽宮之間,連建12所行宮,耗費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楊堅每天堅持上朝,聽取臣下奏報,還經常利用閒暇四處走訪,派遣使者去各地採聽風俗,瞭解民間疾苦。即位之初,他就將5000頭官牛分賜給貧苦農民,後來又多次推出輕徭薄賦、寬恤民力的政令。關中鬧饑荒,百姓只能吃豆屑雜糠,他涕淚俱下,撤去御膳,不近酒肉達一月之久。楊堅到泰山封禪,途中遇到大量饑民,他下令警衛部隊不得驅逐,讓饑民與御仗混同而行。路經艱險之地,必令左右幫扶百姓。

在強調儒家以德治國的同時,楊堅又相當偏愛法家理論。他以勢來樹立自己的權威,以術來駕馭羣臣,以法來對違法現象進行矯正,逐漸顯露出他的喜怒無常、隨心所欲。

自從登上皇位之後,他猜忌、嚴苛的秉性就更加暴露無遺,常常在金殿上當廷杖責忤逆他的人,大臣們無論有無過失都可能會無端受罰,搞得人心惶惶。爲了考察官吏是否貪污受賄,他竟搞起“釣魚”的勾當,暗地派人送去錢帛,有上鉤者立即處以死刑。對朝臣如此,對草民更是視如草芥,頒佈了很多嚴苛的法令。楊堅用嚴刑峻法來防止官場腐敗、民間犯罪,然而他置法律於不顧,僅憑主觀好惡草菅人命,未免有暴君之嫌。

楊堅是如何“釣魚執法”的?派人給大臣送銀兩查貪污 第2張

楊堅治國確是“大手筆”,爲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在政治、經濟、科考方面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並且卓有成效。

但楊堅在創新制度的同時,又破壞了一項根深蒂固的舊制度—嫡長子繼承製,從而鑄下了不可彌補的大錯。中國的封建王朝是“家天下”,按照宗法制度父子相傳的。一個君主有能託付大業的繼承人,是保證基業綿延長久的關鍵。隋文帝強行拋棄了嫡長子繼承製度,廢長立幼,捨棄了生性較爲仁厚且不會作假的長子楊勇,卻被善於巧言令色、僞裝自己的次子楊廣所迷惑,改立後者爲太子,結果導致隋朝二世而亡。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