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抵達潼關 哥舒翰臨陣投敵華麗帝國瞬間崩潰

本文已影響8.95K人 

哥舒翰在宴席上的表現,顯示他心胸狹隘的一面。是他首先對安祿山言詞挑釁,宴會最後不歡而散,主要的責任就在他的身上。相對地,安祿山在宴會上的表現最好。他擺明哥舒翰與自己相類似的出身,想與他拉近關係,不管是不是心裏話,起碼錶面上看起來,是一種配合的態度。

許多時候,實力強大的一方更容易做到豁達。也許狡猾的安祿山早就看出哥舒翰不是自己的對手,不願意和他一般見識。

高力士回去之後,肯定要把宴會上的情形仔細告訴唐玄宗。雖然場面上不太好看,唐玄宗對宴會的結果應該感覺滿意——實力最強大的安祿山,最讓人放心不下的安祿山,卻最能體會皇帝的苦心。

幻想很快就破滅了。三年以後的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反叛。六天以後,唐玄宗在華清宮聽到這個驚天動地的消息。又過了六天,唐玄宗回到皇宮,下令殺死安祿山的兒子安慶宗,賜他的妻子榮義郡主自盡。

安思順早就察覺安祿山要謀反,在反叛發生之前,曾經進朝向唐玄宗上奏。所以安祿山起事之後,唐玄宗雖然對安思順心存疑惑,卻沒有降罪於他,改任他爲戶部尚書,他的弟弟安元貞爲太僕卿,解去他們的兵權,放在自己身邊。安思順的職位則由郭子儀代替。

叛軍抵達潼關 哥舒翰臨陣投敵華麗帝國瞬間崩潰

同時,唐玄宗緊急召見哥舒翰,拜他爲太子先鋒兵馬元帥,率領二十萬大軍鎮守潼關,迎擊安祿山的叛軍。晚年的哥舒翰養尊處優,嗜酒好聲色,又患風痹,自忖不是安祿山的對手,不想帶兵,對皇上稱病。唐玄宗此時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依然任命他爲兵馬元帥。

哥舒翰重兵在握,國家安危繫於一身,但他在潼關的所作所爲,首先是剷除異己,鞏固和加強自己的地位。哥舒翰既憎惡安祿山,又看不上安思順,如今正是剷除異己的大好機會。他的方法也很卑劣:讓人扮成安祿山的信使,向安思順寄送書信,哥舒翰再讓把守關隘的官兵中途截下書信,自己藉機上疏,列舉安思順的七條罪狀。

這種時候,唐玄宗不管哥舒翰說的是真是假,都不敢違逆他,就把安思順和他的弟弟賜死。哥舒翰並不滿足,又想借機剷除楊國忠,殺死楊國忠的心腹杜乾運。比較起來,哥舒翰的危害實在不比反叛的安祿山遜色多少。大廈將傾,蕃將們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權勢利益。唐玄宗重用這樣一班臣子,活該他要倒黴,丟掉江山美人。

在潼關,哥舒翰最初的計劃是堅守不出,先挫傷叛軍的銳氣,同時等待四方王師。唐玄宗急於平叛,聽信楊國忠的話,派使者催促哥舒翰出關,儘快收復失地。哥舒翰捱不過去,到了至德元年(756)六月,率軍出擊,“慟哭出關”。結果一戰大敗,二十萬大軍被安祿山的部將崔乾佑打得丟盔棄甲。

哥舒翰逃回潼關,被部將火拔歸仁誆騙出關,送到安祿山手中。於是一對冤家再次相見,彼此的地位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個是自封的大燕國的雄武皇帝,一個是敗軍之將。

叛軍抵達潼關 哥舒翰臨陣投敵華麗帝國瞬間崩潰 第2張

故人相見,肥胖的安祿山當然要譏諷哥舒翰幾句:“過去,你總是看不起我,怎麼樣,今天你還有什麼話說?”

此時的哥舒翰還有最後一個機會,可以留住自己的尊嚴,像一個英雄一樣慷慨赴死。但他放棄了,沒有一點掙扎和猶豫,他開口便稱呼安祿山爲“陛下”。

安祿山對待哥舒翰依舊是大度的,委任他做了宰相,畢竟他們曾經是旗鼓相當的對手。對待火拔歸仁,安祿山就沒有那麼客氣,說他“忘主背義”,推出去殺掉。

安祿山這時候對哥舒翰的寬容,帶着一種明顯的俯視意味。這種俯視的姿態,一直持續到安祿山死。最後殺死哥舒翰的,是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

設想一下,如果當年唐玄宗的熱洛河能讓安祿山、哥舒翰等人和好,能讓安祿山收起謀逆之心,避免後來的安史之亂,大唐的命運和中國的歷史大概會是另外一種模樣。

一次宴席,幾員蕃將,一個閹奴,對後代的歷史影響竟然如此巨大,實在讓人氣悶。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