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殉葬制度:活人守墓如同“活死人”一般

本文已影響6.69K人 

殉葬是我國古代皇室流傳下來的一種陪葬制度,一般皇帝去世後需要大活人給他陪葬,少則幾十,多則幾百,碰到像秦始皇一樣的皇帝陪葬那就更多了。活人陪葬的傳統是相當之殘忍。你說死就死了唄,還得讓人家活的好好的人一起陪死,有好事沒見讓人家陪你一起分享。明朝之前都是如此。

古代殉葬制度:活人守墓如同“活死人”一般

網絡配圖

不過在在我國歷史上有個王朝叫做吐蕃王朝,一般稱爲藏王朝,這個王朝制度不一樣。代表人物之一——松贊干布。相對來說藏王朝的陪葬制度稍好一些,不需要人死了一起陪葬,而是讓活人守墓。這個制度延續了200年。

古代殉葬制度:活人守墓如同“活死人”一般 第2張

網絡配圖

能成爲活守墓人,也算是一種榮耀。因爲一般人還沒這個資格,這個人必須是跟國王關係相當好,國王信任的身邊人。一旦一個家族裏有個守墓人,這個家族世代受國家供養,享受高級待遇。不過不好的是這個守墓人非常可憐,因爲這個人不能跟活人接觸,有人來你還得躲着。一般是晚上出來巡夜,像一個鬼魂一樣遊蕩,形單影隻,孤獨終老。

古代殉葬制度:活人守墓如同“活死人”一般 第3張

網絡配圖

還有就是這個人不能吃冒煙的東西,只能吃貢品或者周圍居民跑到陵墓附近的畜牧,別的不能吃。如果非得形容一下這種人就是“活死人”。這個人就住在陵墓附近的一個小房子裏,非常不起眼。以一人之生命換取家族之榮耀,不知是值還是不值?這個制度伴隨着吐蕃王朝的滅亡而退出歷史舞臺,共存在200餘年。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