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百熙爲官30載 歷任四部尚書 卻被個太監活活氣死

本文已影響1.22W人 

滿清時期,有一個十分奇葩的不成文慣例:朝廷如果下旨申斥官員,外官由督撫代宣,而在京官員則由太監傳宣。因此京官如果被朝廷申斥,不僅要像犯錯的小學生一樣跪着聆聽太監宣旨,還要受太監的鳥氣,被太監破口辱罵一通。如此情境,情何以堪!

張百熙爲官30載 歷任四部尚書 卻被個太監活活氣死

不過,如果不想被太監辱罵,也是有法子的——事先賄賂太監。當然太監也要視賄金多寡來決定罵或不罵,大罵或小罵。

光緒三十三年,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相繼病死,照例十九天內是不準官員遞封奏的。書呆子編修劉廷榮卻遞了一道摺子上去,朝廷因此怒傳申斥。劉廷榮是一個窮酸翰林,又不願意忍受太監辱罵,想方設法只湊了200兩銀子,託人向宣旨太監求情。臨受申斥之日,太監稍減其罵,最後罵了句“混帳滾下去”,少了“王八旦”三字,時人戲呼之爲“劉半罵”。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

張百熙爲官30載 歷任四部尚書 卻被個太監活活氣死 第2張

話說清末郵傳部初立,尚書張百熙和侍郎唐紹儀不和,兩人互遞奏章攻擊對方。清廷左右爲難,最後只好採取不偏不倚和稀泥的態度,各打五十大板,兩人均着傳旨申斥。

張百熙是湖南長沙人,同治十三年(1874)的進士,先後出任過山東鄉試副考官、山東學政、四川鄉試正考官、日講起居注官、國子監祭酒、江西鄉試正考官、廣東學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禮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吏部尚書、京師大學堂管學大臣、戶部尚書、郵傳部尚書等要職。

張百熙爲官三十餘年,勇於任事,敢於直諫,積極主張變法自強。

張百熙爲官30載 歷任四部尚書 卻被個太監活活氣死 第3張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張百熙對“主和派”李鴻章的做法頗爲不滿,上書彈劾李鴻章是"陽爲戰備,陰實主和",義正嚴詞,令人歎服。

張百熙爲官30載 歷任四部尚書 卻被個太監活活氣死 第4張

甲午戰後,中國面臨被帝國主義瓜分的危險。張百熙認爲康有爲有非凡卓越的政治才幹,必須予以重用,以經濟特科薦康有爲,積極支持康有爲、梁啓超的“廢科舉、辦學堂”的思想。後來戊戌變法失敗,張百熙因此被罷官。

1901年12月,清廷派時任吏部尚書的張百熙兼任管學大臣,專門負責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的恢復和籌建事宜。爲了辦好大學,張百熙十分注意延攬人才,選定直屬知州"桐城派"著名領袖吳汝綸爲大學堂總教習。

張百熙爲官30載 歷任四部尚書 卻被個太監活活氣死 第5張

吳汝綸字摯甫,安徽樅陽縣人,同治四年進士,授內閣中書,曾先後任曾國藩、李鴻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曾、李奏議,多出自他的手筆,是"曾門四大弟子"之一,有極其豐富的從政經驗。

不過,張百熙更看重的是吳汝綸的辦學經驗。早在光緒十四年(1888年),張裕釗轉任江漢書院教習,吳汝綸便向直隸總督李鴻章毛遂自薦,辭去冀州知州,接任蓮池書院山長之職。吳汝綸到院後,銳意改革,聘請英、日教師教授外文,主張改進教學方法,興辦新式學堂。

吳汝綸的主張與張百熙可謂不謀而合,但當張百熙前去延攬吳汝綸出任大學堂總教習時,吳汝綸卻不願出任。張百熙於是穿着朝服長跪不起,說:“吾爲全國求人師,當爲全國生徒拜請也。先生不出,如中國何!”吳汝綸這才應允。

張百熙爲官30載 歷任四部尚書 卻被個太監活活氣死 第6張

除了力請吳汝綸出山外,張百熙還聘請陽湖古文家張筱浦任副總教習;于式枚爲大學堂總辦,李家駒、趙從蕃爲副總辦;李希聖爲編書局總纂;著名翻譯家嚴復任譯書局總辦,林紓任副總辦;知名人士楊仁山、屠敬山、王瑤舟擔任國學老師,孫治讓、蔡元培擔任史學教習……真可謂是名流薈萃。

1902年8月,張百熙吸取西方先進辦學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親自主持擬定了一套學堂章程上奏,經清廷批准頒佈執行。這部章程被稱爲《欽定學堂章程》,是我國第一個以政府名義規定的完整學制,爲我國近代教育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張百熙爲官30載 歷任四部尚書 卻被個太監活活氣死 第7張

但誰能想到,像張百熙這樣一位爲官三十餘年,勇於任事,敢於直諫,屢次出任清廷要職的人,最後竟然被一個太監給罵死了?

我們前面提到,張百熙在擔任郵傳部尚書時與侍郎唐紹儀不和,兩人均被着傳旨申斥。在受申斥的前一日,唐紹儀給負責申斥的太監送了400兩銀子。那太監覺得唐紹儀出手夠大方,很上道,於是在宣旨畢,隻字不罵,只說“下去”二字。

而張百熙爲官數十載,鐵骨錚錚,不屑於向太監低頭行賄。結果在申斥日,張百熙跪聽宣旨畢,太監隨即頓足大罵,什麼難聽罵什麼,直罵得張百熙渾身發抖、面色血色,這才說道:“混帳王八旦滾下去。”

張百熙受了太監一通辱罵,回到家裏,氣鬱成疾,就此與世長辭,享年60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