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家將》主要人物有哪些?如何賞析?

本文已影響1.03W人 

《呼家將》是清代長篇小說,又名《說呼全傳》《呼家後代全傳》《紫金鞭演義》《金鞭記》,共十二卷四十回,作者名已佚,最早可見的版本爲清代乾隆年間的金閶書業堂刊本。主要講述了宋朝仁宗年間,呼延贊之子呼延丕顯被奸臣龐文陷害,全家滿門三百餘口被殺,呼延丕顯之子呼延守勇(呼延守用)、呼延守信與奸臣鬥爭的故事。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小說是由評書、鼓書等發展而來,語言通俗易懂,較爲生動,但結構鬆散,上下文不銜接,情節也有很多地方重複。 《呼家將》與《楊家將》《薛家將》構成中國通俗小說史上的“三大家將小說”。評書界有“金呼家、銀楊家”(“金鞭呼家,銀槍楊家”)和“呼楊高鄭”之說。

主要人物

呼延慶,呼延必顯(呼延丕顯)之孫,呼延守勇(有的版本叫呼延守用)之長子,王金蓮所生。少年聰穎,讀書過目成誦。力大超羣,十歲就能力解鬥牛。拜王禪爲師,日練武功,夜習戰策。手使兩柄銅錘,英武驍勇。三年後下山,母親告知他身世,他即奉母赴新唐尋父。路過天定山,與叔叔一家相認,便隨叔叔、堂弟進京祭祖墳。半途在祝家莊除妖,被祝太公招爲女婿,與祝素娟成親。拜墳過程,他遭受千難萬險、奔逃中,與妹妹碧桃、梅仙相認。兄妹又設計上墳燒紙,不料被軍兵圍困,衝殺出來,恰遇太子受龐妃所害,他們救駕入八王府。幾經曲折,呼延慶與呼延豹、呼延龍共赴新唐,認了父親,一起領兵解了天定山之圍。由於雄關總兵花萬年女花瑞蓮多次救助呼家將,開關讓他們出入,故當呼家將大軍入關征討龐集之時,花萬年讓女兒與呼延慶成親後,即隨夫八京討龐集。呼延慶、祝素娟、花瑞蓮都立功受封。呼延慶是書中很活躍的人物,活動集中在後二十回,性格特點也比較鮮明。他人小志氣高,十歲就哭着要跟王禪上山學藝、十三歲就奉母千里跋涉赴新唐,他初生牛犢不怕虎,天定山認親之前,他打敗呼延豹、呼延龍,錘打了武藝高強的齊國寶,叔叔守信與他鬥至百餘合還不分勝負;他天真爛漫,認親之後,就與兩位堂弟勾肩搭背,一路笑着去玩,全忘了此前那一番彼此咒罵相鬥。

《呼家將》主要人物有哪些?如何賞析?

呼延守勇,呼延必顯長子,性格粗魯,勇敢剛強,與弟守信仗義搭救東莊趙虎臣之妹鳳奴,打死奸相龐集子龐黑虎。朝廷抄斬呼家,父母讓他從地穴逃生,追兵緊逼之下,只好躲進一座花園,被小姐王金蓮所收留。金蓮是王貴孫女,其父王汝南念在先父王貴昔日共呼延贊、楊業征討遼邦的舊誼,冒死營救守勇,並招之爲婿。新婚不久,龐集又領兵搜查王汝南府,守勇被迫出逃。原擬找尋守信一起赴新唐請救兵回來報仇,路經高山寨。遇到被迫落草的趙虎臣一家,收留了他,並讓他與鳳奴成婚。龐集聞訊,又領兵前來圍剿,守勇在風奴一家掩護下,突圍奔新唐。他在桃花潭除妖后,與新唐國王馬韜認了表親,被招爲花花公主的駙馬,在此生兒育女,定居新唐十幾年。當王金蓮所生子呼延慶幾經展轉來到新唐與他相認之時,這個從未見面的兒子已二十歲。直至天定山被龐集調兵圍剿,守勇父子自新唐領兵前來救援,呼家將才大會合。通過一場激戰,擊敗龐集兵馬,得勝上山,守勇終於與分別廿年的妻子王金蓮、弟弟守信重逢。後他又率呼家將並領十萬番兵入關征討龐賊,殺盡龐家,申冤雪恨,一家團圓。他被封爲忠孝侯;妻王金蓮、趙鳳奴封一品夫人;衆子衆兒媳各有所封,趙鳳奴所生女呼延碧桃、呼延梅仙與太子完婚。呼延守勇是書中重要人物,其活動集中在前二十回,他不畏強權,見義勇爲,看到丞相的兒子調戲婦女也毫不猶豫上前去管。做起事來也比較顧全大局,在救出趙大郎夫妻後,龐黑虎求饒,他阻止兄弟守信繼續痛打龐黑虎。但總的來說,這個人物形象單薄,作者對於他的性格刻畫很少,塑造的並不成功。

龐妃,奸相龐集之女,名多花,生得國色天香。龐黑虎死時,她才十六歲,便很有城府。龐集問她選妃之事,她不但表示只要能報兄仇便無不聽從父親吩咐,還獻計讓父親把自己的真容交給負責選妃的太監陳琳,以便朝廷來聘。納爲仁宗貴妃之後,她即施毒計陷害呼家,致使呼家三百餘口慘遭殺害,並奏請倒置屍首埋葬、立“獄墳”大石碑。聞父親抓捕不到守勇兄弟,她又耍手腕迫使仁宗下令增兵追捕,並給父親設計。調“四虎”進京協助緝捕。除絞盡腦汁報私仇之外,她還爲宮闈爭寵而施展手腕:將劉妃剛生下的太子以女換男,命宮娥寇直拋太子於御河。因寇直不忍,交陳琳送八王府中收養。仁宗見孩子可愛,立爲太子。龐妃恐事泄,審問陳琳、寇直,將寇直拷打致死。十八年後,太子長大成人,她又設計哄太子元宵上街看花燈,調“四虎”前往殺害,虧呼家小將救駕回八王府,使其陰謀未能得逞。直至呼家將兵臨京城,仁宗才被迫命她自盡。龐妃在書中的活動不少,她有心計、有手段、夠膽量、敢作爲,總之,是一位外具花容玉貌、內藏歹毒心腸的蛇蠍美人,寫得頗有性格特色。

《呼家將》主要人物有哪些?如何賞析? 第2張

作品賞析

《呼家將》很像是說書人據以講說的底本,或者是據說書人說書所作的記錄本,又或是由彈詞或其它的傳統曲藝如評書、鼓書等改寫而成。從書中可以找到很多這方面的內證。在人物的對白中,書裏常常加些“呀”、“呔”之類的嘆詞:“呀!原來是欽賜的楊侯廟,不免進去少睡片時再走。”這正是說書、彈詞或其它曲藝藝人慣用也愛用的語氣。書中又有許多人物自報家門式的語言,如:“漢王去賢用佞,輕聽宇文均,把俺呼氏誅絕,幸祖母馬氏懷妊,逃回馬家莊上,遂生下俺父呼延贊……”又如:“生前扶社稷,死後作神明。俺楊業,因當時扶宋徵遼,潘仁美不肯發兵援救,俺遂陣亡,且害俺一家都撞死李陵碑下。蒙上帝矜恤,封爲神道。不想俺女婿呼必顯被妖妃龐多花屈殺了一門三百餘命。昨日龐兵追來,把俺的外孫呼守勇圍住,不能解救,俺只得遣了三千陰兵,衝破龐營,把外孫救了出來。待俺差了鬼判引他到來,指他一條去路。”這樣的語言,若非從戲曲中直接摘引下來,便非說書等曲藝藝人表演所需的特殊語言莫屬。傳統的北方評書、鼓書中就有《呼家將》的名目,或稱之爲《金鞭記》、《肉丘墳》,情節與此書相同,只不過人名地名稍有不一。

首先是它的故事的傳承性。《呼家將》的故事情節與《薛剛反唐》及《薛丁山徵西》第七十回至第九十回的框架十分相似。《薛剛反唐》寫薛丁山之子薛剛闖禍,與奸相張天左、張天右結怨,薛氏一門三百餘人盡被武后斬殺、鑄成“鐵丘墳”,唯薛強與薛剛得逸,薛強爲李靖施法送入大宛國,被招爲駙馬。薛剛途經徐州臥龍山,與女寨主紀鸞英結爲夫婦,後又上了漢川黃草山,作了寨主,復輾轉到新唐國,被招爲駙馬,借得援兵,與其子侄薛蛟薛葵造反,終於報仇雪恨,一門團圓。

《呼家將》則敘宋仁宗時,忠孝王呼延必顯之子守勇、守信打傷致死強搶民女鳳奴的奸臣龐集的公子龐黑虎,於是龐集將女兒多花獻給仁宗皇帝。龐多花媚君,挑唆仁宗將呼家滿門抄斬,唯守用、守信兄弟得正直大臣如包拯、餘太君等之助得逸。呼守勇於逃難途中娶了王金蓮,上了高山,娶了山大王之妹鳳奴,又爲楊令公派陰兵救助,來到新唐國,被招爲駙馬。而守信則被楊令婆、楊五郎救助,逃至定天山,爲寨主齊國寶招爲女婿。後來守勇、守信及其子女呼延慶、呼延壽、呼延龍、呼延豹、碧桃、梅仙會合,借得新唐國援兵,終於殺奸報仇,一門團圓。不僅框架相同,甚至許多細節,二書也甚密合:《薛剛反唐》、《薛丁山徵西》有薛剛三祭鐵丘墳的情節,《呼家將》第二十七回的標題便也是“忠良後三祭鐵丘”,這是很能夠看出兩者間的某種淵源來的。《呼家將》中龐多花借曹後鑾儀進香,被呼延必顯用先帝所賜金鞭打壞的情節,又來自《百家公案》第八十三回“判張皇妃國法失儀”,龐妃命陳琳寇直御將太子溺死事則直採自《百家公案》第七十四回“斷斬王御史”。呼延守用桃花潭除妖得鞭則與《說岳全傳》中嶽飛除蛇得槍的情節類似。

其次是它的隨意性。傳說或小說中曾經有過的人物、地點,可以隨便拿來牽合:呼必顯成了楊令公的女婿,王貴的兒子王汝南成了守勇的泰山。包公、陳琳、楊五郎、楊令婆、八姐、九妹等都隨作者的意願,隨時出現代在書中,守信的岳父齊國寶還是“楊家將的花花太保,因同十二寡婦徵西失蹤,流落西羌。書中的地理,幾乎沒一處是對的;說包公告病歸裏,但包公卻似未回安徽,而像歸隱在開封附近;新唐國究竟何在,連作者心中也無個確定方位,只是因爲《薛剛反唐》中曾經出現,就隨意借來一用。

《呼家將》主要人物有哪些?如何賞析? 第3張

再次是,作者重的是情節,不重描寫。這一點,倒很象“元至治間所刊平話五種”,而與其它的市人小說不同,更見說書人說書底本的特色。就如寫守勇從自家地道中逃至新唐國一線,故事便跌宕起伏。先至王家莊,與王金蓮成親,又被龐家知覺,派兵圍住;逃出王家莊,巧遇曾被自己所救,如今已經落草的趙大郎趙鳳奴兄妹,與鳳奴成親,又被龐家四虎追及,至夫婦失散;得楊令公陰兵驅散龐家兵將,呼守勇方登上了去新唐國的征途;到新唐國,因無欽賜的金鞭爲證,國主又不相信是呼家之後,要當作奸細,綁赴刑場,得大臣保舉除妖,方得赦免,待除妖得鞭之後,才被認可,招爲駙馬。此外還有呼延守信一線,又有他們的子女的遭際活動,描寫的也是比較曲折複雜。

書中所寫呼延守勇、呼延守信出獵救美的事,便頗合平民,尤其是市井細民的口味。這些處於底層的人民,說不定什麼時候也會遭遇到某種飛來人禍.而自己又勢不足敵,力不能抗,因此,總幻想着有某個英雄會從天而降,予以搭救。呼守勇兄弟不畏權勢,痛毆了強搶民女爲妾的龐黑虎,他們正是這樣的英雄。他們爲這些平日受壓迫、被侮辱與被損害者出了一口氣,平民自然熱愛他們,況且,他們還是曾經隨同家喻戶曉的楊令公徵遼,立過赫赫戰功的呼延讚的後代、楊令公的外孫,這更增添了人們的崇敬。因爲抱打不平,卻遭奸臣的陷害,於崇敬之外,對呼延守勇、呼延守信兄弟,人們更增同情。於是,接下來便希望着忠良之後的發跡報仇,先有了王金蓮與呼延守勇聯姻的情節。作者按照民間的神話傳說,寫王金蓮夜夢青龍繞體,白天於妝樓見桃源洞紅光滔滔,因而發現了呼郎,暗示忠良之後的不凡前身和天佑的自然。凡此種種,都很有趣味。

從文學的角度說,《呼家將》並不是一部寫得很好的小說,甚至可以說是一部相當差的小說:人物的出場往往十分突兀,上下文也每每不相銜接,甚至還有情節背異,不合情理之處,而且敘事十分粗疏,有時又大段重複前事,以至拖沓重複。但是從民間文學的角度,透過其文學的表面,探究其深層的文化特徵,便會發現,其中確有許多如鄭振鐸所說“材料頗多足資參考者”的東西在,以至於能在民間流傳。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