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壯劇:壯族的綜合藝術

本文已影響1.28W人 

壯劇又叫“壯戲”,是在壯族民間文學、歌舞和說唱技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舊時壯族自稱“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壯戲稱爲“昌託”即“土戲”,以別於漢族劇種。

由於地域環境、方言土語、音樂唱腔、表演風格及伴奏樂器的差異,壯劇產生了廣西的北路壯劇、南路壯劇、壯族師公戲(又稱壯師劇)以及雲南的富寧壯劇、廣南壯劇等分支。其中廣西北路壯劇流行於使用壯語北部方言的地區,以馬骨胡、葫蘆胡、月琴等爲伴奏樂器,唱腔主要包括正調、平調、卜牙調、毛茶調、罵板、恨板、哭調、哀調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劇目有《卜牙》、《文龍與肖尼》、《劉二打番鬼》等。

廣西南路壯劇包括壯族提線木偶戲和馬隘壯戲,流行於使用壯語南部方言的地區,以清胡、厚胡、小三絃等爲伴奏樂器,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嘆調、採花、喜調、快喜調、高腔、哭調、寒調、詩調等,行腔時採用幫腔形式,劇目有《寶葫蘆》、《百鳥衣》等;壯族師公戲脫胎於壯族民間師公教的祭祀娛神歌舞,流傳於廣西河池、柳州、百色等地,表演初時着紅衣戴木面具,後改爲化裝着戲服,以蜂鼓、鑼、鈸和無膜笛伴奏,劇目有《莫一大王》、《白馬姑娘》等;流行於雲南的富寧壯劇及廣南壯劇受漢族地方戲曲影響較大,另有特點。

揭祕壯劇:壯族的綜合藝術

壯劇植根於民族生活土壤之中,是壯族人民創造的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劇種,是東南亞地區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橋樑。

目前,由於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壯劇受到多元文化和強勢文化的衝擊,生存出現危機。青年一代追求時尚,視壯劇爲土俗,欣賞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情銳減。

隨着壯劇老藝人相繼去世,不少地方壯劇的傳承出現斷代,這一特色劇種開始自然消失。及時對壯劇進行搶救和保護已成爲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