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之戰劉備爲何要奪取這個地方 雙方都戰死了哪些武將

本文已影響5.54K人 

對漢中之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杜甫《八陣圖》

一說起三國,人們自然會想到那個英雄輩出的亂世,自然會想到那個動亂年代中的一場場戰爭。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從黃巾起義到董卓之亂,從三分鼎立再到西晉一統,數十年間無不充斥着戰爭這個主題。

建安二十二年到二十四年之間,劉備於益州根基尚未穩固之際,便幾乎傾盡人馬悍然發動了奪取曹操控制下的漢中爭奪戰。最終,勢力遠遜於曹操的劉備取得勝利,將漢中握在了手中。

那麼,爲何劉備要在根基未穩之際孤注一擲呢?

其實,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漢中之地確實是鞏固蜀漢政權霸業的最佳戰略要地。爲此,劉備“不得不”傾盡全力進行一戰。

一、漢中要地

漢中位於秦嶺、巴山以及長安和成都之間,是“北瞰關中,南蔽巴蜀”的戰略要地。若是劉備集團能夠佔據漢中之地,就等於是控制了關中向南與益州北上的必經通道。

如此一來,劉備集團固守漢中時,北有陳倉、駱谷、子午等古道進行防守,南有金牛、陽平、米倉等關隘可以拒險。無論從哪一方面考慮,漢中都是一處不可替代的戰略要地。

從進攻方面來說,若是能夠固守漢中,則可以輕鬆利用陳倉、子午等古道北進奪取渭水周邊的各個重鎮,更進一步則輕易能夠掌握關中之地。除此之外,還可西取隴後,而後東下長安,從而進一步壓迫曹魏的生存空間。

漢中之戰劉備爲何要奪取這個地方 雙方都戰死了哪些武將

從防守方面來講,這個意義比進攻的意義更爲重要。因爲漢中實在是一個地勢險固、適於防禦的地方。若是固守漢中,劉備集團則可以以秦嶺天險以據曹魏,能夠保證成都等地安全。同時,還能聯通荊州等地進行呼應,做到“固若金湯”。

也就是說,劉備集團若是能夠佔據漢中,那麼蜀漢霸權基本上可以進一步鞏固,便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格,倘若漢中之地不取,則劉備集團很難出頭了。

而曹操在平定張魯,奪取漢中之後,司馬懿、劉曄等謀士就勸他直接乘勢佔據益州滅掉劉備,但可惜曹操未聽取謀士的意見,否則,整個三國時期就沒劉備集團什麼事情了。

對此,建議劉備直取漢中之地的謀士法正感嘆“此蓋天以興我”。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爲了迫切得到漢中之地的統治權,劉備聽取了法正的建議,幾乎傾盡所有人馬悍然發動了漢中奪取之戰。

儘管這一戰焦灼僵持兩年之後,雙方都損失很大,但最終還是勢力更弱一點的劉備取得了勝利,將漢中這個戰略要地掌控在了手中。而曹操不僅失去了漢中這個戰略要地,就連手下大將夏侯淵都被劉備一方所斬。

漢中之戰劉備爲何要奪取這個地方 雙方都戰死了哪些武將 第2張

對此,可能有些人疑惑,這場漢中爭奪戰打了兩年之後,既然勢大的曹操都損失了夏侯淵,那劉備是不是也損失慘重呢?

從《三國志》中的記載我們可以得知,而劉備的損失,雖然在將領損失上不如曹操的損失,但一線作戰士兵卻是幾乎消耗殆盡。

二、劉備的損失

建安二十二年,劉備採納了法正的建議,於是傾盡全力,“率諸將進兵漢中”。劉備先派遣吳蘭、雷銅等人沿嘉陵江北上佔據下辨,又令手下大將張飛、馬超爲後援,擺出進攻隴右並東向關中截擊漢中曹魏後路的姿態。

兩側之翼攻勢初一發動,他自己則率領主力直取漢中。但可惜的是,劉備想法很好,他自己的勢力卻遠遠不如曹操。於是在次年三月,曹操便派曹洪、曹休等人率軍西援直取下辨,將劉備一翼直接斬斷,奪取了下辨,吳蘭、雷銅等人接連被斬。而張飛、馬超等人見勢只能後撤以避鋒芒。

同年夏,劉備屯兵陽平關,曹將張郃、徐晃、夏侯淵等人與之相持對抗。劉備急於攻取漢中,於是多次分兵數路進攻,但都在曹將的抵抗之下敗退。就這樣,雙方在陽平關對峙焦灼近一年的時間,誰都奈何不了誰。

但此時,劉備損失比曹操更大,前線作戰部隊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於是,劉備在攻之不能克的情況下,急書令諸葛亮“發益州兵”。

到了建安二十四年春,劉備集團已然無法繼續陪曹操消耗下去了。於是,在跟法正等人商議過後,決定另開一道戰線,打開通向漢中的道路。

於是,劉備率軍避開陽平關,渡過沔水,於定軍山前做出一副“紮營”的姿態,將曹魏大將夏侯淵從“固守之城”引誘了出來。然後派黃忠用計將其兵力分開,最後將其襲殺。

至此,劉備佔據了定軍山,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局面,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同年三月,曹操派大軍自長安出斜谷,一副大舉南下的姿態,企圖重新奪取漢中。

但劉備自知勢力遠不及曹操,便以險峻地形據守不出,接連幾個月下來,曹操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無奈之下,只能班師撤回長安。

漢中之戰劉備爲何要奪取這個地方 雙方都戰死了哪些武將 第3張

而劉備,則如願以償佔據了漢中之地。從雙方戰損來看,曹操一方大將夏侯淵、益州刺史趙顒被斬。而劉備這邊部下吳蘭、雷銅、任夔等人被斬,表面來看,曹操損失的高級將領更多一點,但實際上,劉備的前線作戰部隊損失更多。

說到這裏可能有人會好奇,那就是劉備採納法正的意見直取漢中,是臨時決定的還是早就計劃好的?

其實,若是從劉備跟諸葛亮見面之時,諸葛亮所說的《隆中對》內容來看,直取漢中應該是早就定下的發展策略。

三、策略

說到這個話題,就不得不提諸葛亮那驚人的智慧和謀略了。仔細看諸葛亮的《隆中對》內容,我們可以發現,原來在兩人一見面的時候,諸葛亮就已經給劉備定好的發展蜀漢的策略,那便是佔據荊州、益州,而後因時制宜以進圖天下。

劉備問計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回答說是若能夠跨據荊州、益州,則能夠保其巖阻。此後,便是要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同時也要內修政理,外結孫權。如此一來,等天下大變之時,劉備的霸業就可以成就,漢室便可以興矣。

於是,在劉備走上爭霸天下道路時,始終堅持着諸葛亮給出的爭霸天下策略方針。第一步,就是聯合孫權在赤壁之戰大破曹魏,並且成功佔據了荊州。而後取代劉璋以佔據益州,則是策略中的第二步。

第三步,自然是無論如何都要佔據漢中之地。因爲,倘若沒有漢中之地固守的話,根本不能“保其巖阻”。如此一來,蜀漢集團大本營不夠穩固的話,如何談及未來“進圖天下”呢?可見,漢中之地這個戰略要地,對於劉備的蜀漢集團是絕不容有失的。

正是因爲如此,劉備纔打算在根基尚未穩固之際,便孤注一擲,將人馬幾乎全部派出跟曹操死磕。事實上,從結果來看,劉備發動的漢中爭奪之戰,無疑是非常正確的。這樣奠定了劉備三分天下的基礎。

結語:

總的來說,劉備和曹操之間的漢中爭奪之戰,雖然不是鼎鼎有名的“赤壁之戰”和“官渡之戰”,但它無疑是一次特殊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劉備的兵力損失雖然較大,但仍然打下了可以跟曹操分庭抗禮的根基。

至於曹操的勢力,雖然並沒有削弱多少,但要如同先前平定漢中之後,可以乘勢佔據益州而滅劉備那樣,則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了。也就是說,曹操在建安二十二年之前浪費了一個可以壓迫劉備生存空間,甚至直接滅掉對方的機會。

漢中之戰劉備爲何要奪取這個地方 雙方都戰死了哪些武將 第4張

當然,從這場特殊的戰役中,我們可以看到,劉備曹操雙方實力不同,心態似乎也有所不同。曹操似乎是因爲勢大的緣故,而不肯將兵力消耗在劉備身上,而劉備則因要畢其功於一役的緣故,不得不孤注一擲。

然而可惜的是,劉備和曹操雙方打生打死,最後被司馬懿給“撿了便宜”,這種結果讓人唏噓不已。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參考資料:《三國志》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