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末年流民起義是如何爆發的?加速了西晉的滅亡過程

本文已影響1.74W人 

東漢末年,曹魏、蜀漢、孫吳爭奪天下,形成三國相爭的局面。公元249年曹魏太尉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控制了朝政,從此曹魏大權逐漸落於司馬氏之手。公元263年司馬懿之子司馬昭發動三路大軍滅蜀,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即晉武帝迫使曹魏禪讓稱帝,定國號爲晉,史稱西晉。司馬炎於公元279年發動晉滅吳之戰,至此西晉完成了華夏一統。

西晉末年流民起義是晉元康六年(296年)至建興三年(315年),各族流民反抗西晉王朝的起義戰爭。

流民起義爆發的社會根源是代表世族地主利益的政權,豪強大族在前此鎮壓黃巾起義的血泊中和由於他們彼此的撕殺火併,加強了權勢;而廣大農民則多淪爲隸屬於他們的“客”和“部曲”;或者被強制地束縛在國家的土地上。

在這場浩浩蕩蕩的流民起義中,各地流民起義雖然沒有走上聯合的道路,但各支起義隊伍頑強奮戰,沉重地打擊了西晉的腐朽統治,加速了其滅亡過程。

西晉末年流民起義是如何爆發的?加速了西晉的滅亡過程

起義背景

西晉時期,大量遊牧民族內遷,主要有匈奴、羯、氐、羌以及鮮卑五族,史稱“五胡。”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這些內遷的外來民族在八王之亂後趁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

太康元年(280年),西晉滅亡東吳,統一中國。不久,晉王朝內部矛盾激化,宗室諸王爭權奪位,戰禍連年,天災不斷,疾疫流行,賦斂如故,大量被迫淪爲流民,不斷爆發反晉起義。

元康二年,匈奴人郝散起兵攻上黨(今山西潞城東北);兩年後,其弟度元聯合馮翊、北地等郡的馬蘭羌、盧水胡起兵反晉,秦(治今甘肅甘谷東)、雍(治今西安西北)二州氐、羌數十萬民衆紛起響應,共推氐帥齊萬年爲帝。先後攻打天水、略陽、始平、武都、陽平諸郡,晉軍“諸將覆敗相繼”。後晉廷遣積弩將軍孟觀率京師宿衛軍前往鎮壓,起義失敗,齊萬年被俘。從此,遍及各地的流民大起義此起彼伏。這時期國內主要矛盾從漢族統治階級內部轉化爲漢族統治階級與割據的少數民族分裂勢力之間的矛盾。並且從從晉懷帝永嘉元年的307年到311年五年中連續遭受旱災、蝗災等嚴重自然災害、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等因素影響,使內遷割據都城附近的匈奴集團佔領洛陽,晉懷帝被匈奴軍隊俘虜,並且在次年遇害。

西晉末年流民起義是如何爆發的?加速了西晉的滅亡過程 第2張

造成影響

各地流民起義雖然沒有走上聯合的道路,但各支起義隊伍沉重地打擊了西晉的統治,加速了其滅亡過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