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在诸葛亮执政后,为何又重新与东吴再次结为同盟?

本文已影响2.89W人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权撕毁盟约,给蜀汉造成惨痛损失,为何诸葛亮还要与他结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备和孙权是一对相爱相杀的对手,他们一起联手打胜赤壁之战,瓜分了荆州。但是曾几何时,他们反目成仇,大动干戈。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然后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率领的蜀军又被东吴打败,几乎全军覆没。双方的仇怨如此之深,可为何在诸葛亮执政后,又重新与东吴再次结为同盟呢?

蜀汉在诸葛亮执政后,为何又重新与东吴再次结为同盟?

一、双方同盟抗魏是战略上唯一正确的选择。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在这场战役后,曹操开始转入防御,而孙权和刘备则转入了进攻。经过长期的争夺,三方瓜分了荆州。曹操占据荆州北部,以襄樊和合肥两大据点防御刘备和孙权的进攻。

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集中力量在淮南发动攻势,企图北上徐州。而刘备在得到南郡后,则把目光投向了益州。他借着刘璋的请求,率军入川,发动了夺取益州的战役。经过长期作战,刘备攻下成都,建立了对益州的统治,拥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在此后,由于对刘备壮大的实力感到威胁,孙权开始向刘备索还荆州。在随后的岁月里,孙权连续发动了湘水之争,荆州之战,终于夺回了荆州,建立了自己比较稳固的根据地。在此后的夷陵之战中,东吴又击败了刘备的军队,保卫了自己地盘的安全。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争夺,三方势力都存在着彼消此长的现象,但是有一个基本的情况是没有改变的。那就是曹魏的国力远远凌驾于蜀汉和东吴之上。当时中国北方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曹魏的控制之下,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开发先进的地区。

当时的蜀汉和东吴虽然占据的地区很大,但是大部分地区都是没有开发的蛮荒之地,地广民稀。无论是人力和物力都无法和曹魏相比。由于国力相差悬殊,双方的军力也相差甚远。只是因为东吴有长江作为屏障,蜀汉有山险作为依托,才使得曹魏无法消灭它们。

在这种情况下,实力弱小的蜀汉和东吴只有联合起来,共抗曹魏,才是双方战略上唯一正确的选择。事实证明,从赤壁之战起,孙刘两家联合作战,在战场上一直占据着主动。曹操虽然能力出众,但是在漫长的战线上顾此失彼,连遭失利,始终处于被动防御的态势。

但是在荆州之战后,由于孙刘联盟的破裂,曹魏立刻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刘备的军队无力出击,东吴只能向曹魏俯首称臣。历史事实证明,唯有两弱共抗一强,才是蜀汉和东吴战略上唯一的出路

二、夷陵之战后,孙刘两家有了重新结盟的基础。

在赤壁之战前,刘备和孙权结为联盟,共抗曹操。这是因为当时的情势所迫,双方想要生存下去,不得不采取的手段。在此之后,刘备和孙权联合作战,各自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可是随着双方实力的增强,两者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加剧起来。

蜀汉在诸葛亮执政后,为何又重新与东吴再次结为同盟? 第2张

这主要是双方战略上的冲突造成的。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中的战略目标,把跨有荆益作为第一步,在两路分兵北伐作为最后一步。要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刘备集团就必须把荆州握在手里。因此刘备在夺取荆州在长江以南的四郡后,又向孙权借来了南郡。

而孙权的战略目标则是全据长江,建号帝王,北向争夺天下。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控制位于长江上游的荆州至关重要。在刘备的实力相对弱小,对自己没有威胁的时候,孙权对刘备占据荆州还可以容忍,但是当刘备占有益州之后,孙权的思想就发生了变化。

刘备拥有了荆益二州后,大大增强了他的实力,这让孙权心中感到了威胁。为了自己的战略安全,他决意将荆州收回手中。再加上关羽的傲慢凌人,孙权最终发动荆州之战夺回荆州,擒杀关羽,达到了全据长江的战略目的。当然,这也遭到了刘备的报复。

经过夷陵之战后,刘备的蜀军几乎全军覆没。东吴随即与曹丕反目为仇,互相攻伐。在这个时候,东吴拥有了长江和三峡天险作为屏障,有了稳固安全的根据地。蜀汉则国力衰弱,无力再对东吴发动报复进攻。可是东吴的战略形势十分不利,它要同时与曹魏和蜀汉为敌。这是东吴力所不及的,因此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东吴与蜀汉重新结盟是双方共同的需要。

三、双方联盟抗魏是诸葛亮一贯的战略方针。

刘备在去世前,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刘备为了蜀汉的前途,亲自驻守在位于蜀吴边境的白帝城。孙权得知之后,对此感到恐惧,害怕遭到刘备的两面夹击。因此孙权派人向刘备请和。刘备答应了孙权的请求,也派使者去东吴回报。刘备生前最后的努力,为诸葛亮重新与东吴结盟打下了基础。

在刘备去世时,他托孤诸葛亮,把蜀汉江山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在接管政权后,就开始按照他的既定方针来进行施政。在外交上,他把与东吴重新结盟作为主要的目标。因为联合东吴共抗曹魏,是诸葛亮一贯的战略方针。

蜀汉在诸葛亮执政后,为何又重新与东吴再次结为同盟? 第3张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就向刘备建议以东吴为援军,以曹操为主要敌人。这实际上就是刘备和东吴结盟,共抗曹操。在遭遇长坂坡之战的失败后,诸葛亮就主动提出去东吴联络孙权,共抗曹操。在诸葛亮的斡旋下,孙权和刘备结盟,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在此之后,诸葛亮一直就信守着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方针。在诸葛亮留守荆州的过程中,刘备集团和东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结盟状态。在这种有利的情况下,双方的势力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将曹操的势力压制在北方。

在孙刘联盟破裂之后,诸葛亮依然不同意和东吴继续火拼下去。在夷陵之战前,诸葛亮对刘备伐吴的决定并不支持。诸葛亮的暧昧态度,已经表达了他的反对意见。而且与诸葛亮关系良好的黄权、赵云、秦宓等人,都公开向刘备劝谏,不同意伐吴,这样表达了诸葛亮的态度。

因此,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就开始谋求与东吴重新结盟。同时,对蜀吴联盟也有迫切需求的孙权,与诸葛亮一拍即合。这样,在诸葛亮的努力下,蜀吴联盟很快重新建立。这个联盟十分稳固,一直持续到蜀汉灭亡也没有改变。

结语:

在蜀汉和东吴两家实力弱小,曹魏一家独大的情况下,蜀汉和东吴联盟共抗曹魏,是双方唯一正确的战略选择。由于刘备集团的实力增强,引起了孙权的恐惧。为了自身的战略安全,孙权发动荆州之战,形成了全据长江的有利态势,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

在夷陵之战后,蜀汉由于实力受损严重,失去了出击东吴的能力。而东吴也面临着同时与蜀汉和曹魏为敌的窘境。而接管蜀汉政权的诸葛亮,他的一贯战略方针就是联盟东吴,共抗曹操。在所有因素影响下,诸葛亮和孙权一拍即合,重新结盟,再次走到共抗曹魏的正确道路上来。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