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為什麼不救關羽?背後有什麼原因?

本文已影響9.17K人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劉封的文章,歡迎閲讀哦~

關公敗走麥城,被東吳小將斬殺,一世英雄由此灰飛煙滅,令人扼腕歎息,反觀戰局,距關羽咫尺之外的劉封為什麼不救呢?

劉封為什麼不救關羽?背後有什麼原因?

劉封此舉不免讓人生疑,難道他們還有“不為外人所知的江湖嗎?”這成為一個千古的謎題,在《三國志平話演義》中,羅貫中先生以《三國志 劉封傳》記述:

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 《三國志》

給出了一個他的想法:劉封聽信部將孟達讒言,以“立足未穩”為藉口,而未發兵,讓英雄蒙難!

劉封為什麼不救關羽?難到真有什麼隱情嗎?

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劉封和關羽有什麼樣的恩怨糾葛呢?

眾所周知,關羽是一個好人,尤其是心腸超級好,有事沒事喜歡多一嘴,他和劉封的矛盾就出在了“多一嘴”上。

話説當年劉備可憐到“偌大的三國,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沒有劉備安身立命的地方,四處奔波勞累”,劉備由於英雄氣比較重,走到哪裏,哪裏就敗,跟着陶謙,陶謙掛了,跟着呂布,呂布掛了,跟着袁紹,袁紹也沒活幾天,四處漂泊!

逼不得已投到荊州劉表那裏,劉表好面子,加上都是劉氏後人,所以見了也不能太陌生,於是劉表把他當兄弟看待,沒想到有一天看到表身後有一個英武少年,長的眉清目秀,特別招人喜歡,劉備就愛不釋手,劉備有一個特殊的癖好——“好美衣”,就是誰穿的衣服漂亮,他就對誰特別有好感,這個寇封特別顯眼和矚目,引起了劉備的興趣,劉岱一看劉備的樣子,也就順水推舟把寇封推薦給了劉備。

劉封為什麼不救關羽?背後有什麼原因? 第2張

“大兄弟,看你喜歡這個小夥子,給你具體介紹一下,這小夥子叫寇封,從小父母雙亡,,跟在我身邊,我也比較喜歡,今天看你也喜歡他,那你就收一個乾兒子吧!”

劉備一聽,正合心意,順勢就來了一個沒客氣,“要的,要的!”連客套都免了,把寇封收為義子,直接改名“劉封!”

劉備收了一個兒子開心的不得了,關羽有些看不下去,當着大家的面,沒好意思發作,等到四下無人的時候,給劉備提醒:

雲長曰:“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後必生亂。 《三國演義》

翻譯過來就是:大哥,你又不是沒孩子,收一個不相干的兒子,你不怕麻煩嗎?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添亂嗎?

玄德曰:“吾待之如子,彼必事吾如父,何亂之有!”雲長不悦。 《三國演義》

劉備説:這有什麼麻煩的,收一個乾兒子而已,有沒有什麼大不了,不要大驚小怪!關羽一看大哥劉備就沒聽懂他的意思,看劉備那麼高興,就沒有説啥,走了!

這個小插曲,不關心的人,覺得沒有啥,但是世間不缺少有心人,尤其是中國不缺湊熱鬧的人,東家常西家短,沒事喜歡嚼舌根,他們兄弟的對話,終於傳到劉封耳朵裏!“劉封是一個有心眼的孩子,他也沒搞懂關二叔為什麼不同意劉備收自己當乾兒子。自然對待他這個二叔,沒有什麼好感!”

但是兩個人工作上沒有什麼交集,自然打交道就少,加上之前這個插曲,劉封也不會自討沒趣,去找關羽什麼事,兩個人自此以後,井水不犯河水,日子過得清淡,沒有什麼波瀾!

隨着時間的推移,劉封越來越大,關羽和劉備越來越老,劉關張三兄弟呢,也很少在一起,説話的機會比較少,尤其是劉備稱帝以後,整天事情忙不完,尤其是整天加班,在自己體力不濟的時候,就想找一個人,代替自己,劉備面對這個問題猶豫不決,於是想了一下,還是聽聽自己兄弟的意見!

第一個人問諸葛孔明,這個人鬼主意多,看諸葛能不能給一個好答案!

劉封為什麼不救關羽?背後有什麼原因? 第3張

諸葛亮一聽,劉備問這個問題,後背發涼,這劉備想幹啥?想試探我呢嗎?還是別有企圖,我不能着了他的道,給自己惹一身騷!一邊是情同手足的關、張兄弟,他不問,專門問我,這裏面水比較深,我還是躲着點吧!於是給劉備回覆:這是家事,我不參與,你去問問關、張兄弟吧!

為了防止被劉備追問,境遇尷尬,諸葛亮就給劉備説,這幾天身體不舒服,能不能請個病假,讓我好好修養一下,以便於好好工作?

劉備一看諸葛這個滑頭,不願意上鈎,這個事情總需要解決,還是問問自己兄弟!

張飛一看這個問題,就來咯一句:我都聽大哥的!大哥怎麼説就怎麼來!

又把皮球踢了出去,平時張飛大大咧咧,但是此時的機智,讓人不得不歎服。小人物一直在懷疑,張飛是不是被三國演義或者歷史抹黑了,嚴重與形象不符!

這下輪到關羽了,劉備寫信問關羽“關於誰適合當繼承人的問題”,關羽是一個實誠人,又喜歡看《左傳》,篤信《左傳》思想,整本書都在説一個道理:忠義高於一切!規矩是天下第一大事!什麼是忠義呢?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麼是規矩呢?嫡庶有別,立嫡不立長!

關羽藉着機會把“立嫡不立長”的道理,給劉備講了一個明白:劉封是乾兒子,又不是親生的,沒有一點血緣關係,傳位給他,這是沒有道理的嗎!

正事説完後,關羽還數落了一下大哥劉備,“當初收這個乾兒子的時候,我就不同意,害怕將來出事,今天應驗了吧?”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或者説世間根本沒有保密這一説,關羽的話就像長了腿一樣,跑到劉封的耳朵裏!更可恨的是,劉封聽到的版本是加工過的版本,什麼辣子花椒加孜然再加上大蒜調味,這個版本就變成了:“劉封,你算那根葱啊,整天還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天天想着當皇帝,死了這條心吧,就是劉禪是一個阿斗,也輪不上你劉封,況且你還不姓劉!根不正,苗不紅,怎麼還有臉想這個事?”

知道這個消息的劉封,猶如晴天霹靂,原本還有一線希望,可能當蜀國的老大,關羽這麼一搞,完全沒戲了!你説劉封能不恨關羽嗎?

劉封一看這樣子,沒有搞頭了,你關羽砸我飯碗,我就砸你鍋!

好巧不巧,關羽終於敗走麥城了,求到我劉封頭上了,讓我救你?開玩笑,我恨不得你早死,我還救你?但是話又説回來,面子上的活要好好幹,於是就找了一個很恰當的理由:根基未穩,沒兵可救!

把關羽晾在一邊了,關羽終於知道“嘴長”的苦果是什麼味道了,一代英雄,就這樣消失了!

綜上所述,歷史上所有朝代,無一倖免的為了爭奪繼承權,都是鮮血淋漓,莫看袁紹的兒子打的不可開交,劉表的兒子爭的你死我活,而關羽呢,就是因為自己多嘴,惹上了這個“雷區”,導致自己兵敗被殺!

後人都怪劉封不仁義,劉備也賜死了劉封,但是劉封又有什麼錯呢?

厚黑學上有句經典説法:寧和君子打一架,不和小人説句話!劉封就是一個小人,尤其劉封身邊人孟達,更是一個典型的小人,所有的禍事都是孟達攪和起來的,尤其他那句:“你把關羽當叔叔,人家沒把你當侄子!”暴露了小人的本質,為利益,舌頭隨便説!

關羽的故事告訴我們:遠離小人,遠離是非,不要當一個糊塗的好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