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烈的故事,王爾烈巧訓皇子

本文已影響2.76W人 

乾隆有17個兒子,最看重的是15子永琰。永琰14歲被祕定爲太子,王爾烈被欽點爲老師。

凡皇子幾乎都是傲慢難教,而永琰更是放蕩不羈。王爾烈一來,永琰便想給他一個下馬威。

這天,王爾烈給他出了個文題《明月叫天邊》。永琰說:“老師,雖說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但安有月在天邊叫喚的道理?”於是,就找到了父皇乾隆,乾隆也皺起眉頭,心想,明月都在照天邊,哪有明月叫天邊的道理?

乾隆畢竟是一代明君,他對永琰說道:“皇兒,老師有所教必然有所指,你還是去向老師請教。”

哪想王爾烈不但沒有告訴,反而又給出了一道文題,並要同上題一起交來。這個新出的文題是《黃犬臥花心》。永琰看了說:“老師,黃犬怎能臥在花心上面啊?”王爾烈耐心說道:“皇子,常言未讀萬卷書,難識萬里路。你還是先走走看,瞭解瞭解實際情況。爲師的話,汝切不可不聽啊!”

永琰聽了這話,臉色都有些變白了,又找到乾隆那兒去了。乾隆一聽,覺得永琰說得有理,就對王爾烈說:“你出的題我看過了,是不是應改爲《明月照天邊》、《黃犬臥花蔭》?”王爾烈說:“沒錯,我不僅是出了這樣文題,還想要皇子出去走走,周遊天下,也許能得到解答。”王爾烈就奏請乾隆,命皇子去川南蒙山一帶走走,此二句可得分曉。他還讓永琰去蒙山頂上將茶葉帶回幾片,再把揚子江水灌回幾瓶,也好作沏茶用。乾隆帝准奏。

王爾烈的故事,王爾烈巧訓皇子

於是,太子微服簡裝,向江南奔去了。

一日,永琰見一農家正在辦置喪事,一個老農夫在發喪老伴。老農夫給老伴寫了兩副輓聯:油也無,鹽也無,真真把你苦死了;目緊閉,口緊閉,確確比我快活些。前生跟我,可憐薄命糟糠竟歸天上:後世囑卿,不是齊眉夫婦莫到人間。

永琰心想,民間竟有這樣悽苦的事,於是佯裝路人,讓小太監扔下些散碎銀兩走了。

又行幾日,來到一個小村子,村子裏出了宗奇事:有戶農家娶媳婦,新媳婦剛下轎,老祖母竟然高興死了。這家請人給寫了一副對聯貼在外面的大門旁:遇喪事行婚禮,哭乎笑乎,細思想哭笑不得;辭靈柩入洞房,進耶退耶,再斟酌進退兩難。永琰看了,心想世上事真是千變萬化,民間竟有這樣奇巧事。

這天,永琰來到蒙山,宿在山頂的青雲寺中。永琰在山頂上四處觀望,忽地想起王爾烈出的那個文題,於是問寺裏的方丈志空和尚:“聽說這裏有一奇景,稱之爲明月叫天邊。我不明白,這明月如何能在天邊叫呢?”志空道:“施主所說的明月,乃是本寺樹林中的一種鳥。它如黃鸝大小,在月光下的叫聲尤爲動聽,因此說明月叫天邊。寺後松林裏就有明月鳥,不妨到那裏一看。”永琰非常高興,跟着老和尚到寺院後面的松林裏,到那兒一看,那鳥果然是在松樹上歡快地叫着。老和尚見永琰看得出神,說:“你再仔細瞧瞧,那鳥的藍胸脯上有一個圓圓的白圈,宛如明月,於是人們就稱之爲明月,這就是它名字的出處。”永琰一聽,方纔清楚,這“明月叫天邊”是言之有據的。他又問道:“老師父,明月叫天邊我弄清楚了,還有一個黃犬臥花心可準確?是否應是黃犬臥花蔭?”老和尚笑了,“施主,在咱們這蒙山裏,黃犬可不是黃狗啊!此處的黃犬是一種蜜蜂,黃膀、黃翅、黃腹、黃背、黃頂、黃尾,那顏色頗像一隻黃犬,故此得名。”說着,老和尚拉着永琰向寺院後面的山茶林子走去,只見那漫山都是絢麗燦爛的山茶花,永琰走近細看,每朵花都是五瓣,花心裏落着一隻蜜蜂。老和尚對永琰道:“你看,它像不像狗?你看是不是黃狗臥花心?”永琰點頭稱是,心裏想,老師文題亦是言之有據,黃犬一詞確有出處。此時,永琰才知道自己的見識實在太少,但少年的輕狂之氣又怎能一退而去,他拿着方丈送給的茶葉,故意取回揚子江左岸、右岸、江心三種水,爲的是試探王爾烈。

王爾烈何等聰明,未品,只看水中茶葉的顏色和轉向已經分辨出哪是江心之水,王爾烈道:“水居江心,日照平和,陰陽相交,屬性相易,不緩不速,不猛不烈,不軟不硬,不寒不酷,不剛不柔,不滯不澀,不沉不浮,不重不輕;故放置碗中,於心處轉,且茶葉衝開,色氣四散,香味四溢,茶未致脣,香即沁肺。此非揚子江中水!”永琰聽罷,對王爾烈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久,王爾烈又給永琰出了道《僧敲木魚石》的文題,並要他到遼東千山走走。永琰聽老師王爾烈說出文題,心中便多了些想法,說道:“老師,何爲木魚?”“當然是僧尼敲打的木魚了。”永琰又問:“既然是這樣,爲何又說有個石字呢?難道木魚還有石頭做的不成?”王爾烈說:“問題就在這裏,你前時去江南蒙山,不也是有些疑惑嗎?”

永琰從川南蒙山歸來後,似乎有所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便又接着按照老師的指點來到了千山,去尋找那木魚石。

永琰在千山,幾乎是訪過了所有的寺院,仍沒找到木魚石。這會兒,明月當空,松濤滾滾,萬籟俱靜,他來到了木魚庵上頭的萬松嶺,坐下就地休息。哪想待他往地上一坐時,一塊石頭被刮動了,順着山勢滾了下去。待過了多時,只聽山下傳來滾落的聲音,既像石聲,又像木魚聲。永琰說:“魚石,木魚石,即木魚與石也。”這時,一陣“梆梆梆”響聲由遠及近,不多時竟來到了跟前。

來了個和尚,這和尚胸前一縷長鬚,宛若神仙。和尚說,他是龍泉寺僧人普丘。

永琰問他可認識王爾烈,和尚笑了,“能不認識?他是我的學弟,我倆曾同在龍泉寺學習詩文。”“既然如此,有一事討教,請師父告訴我吧。”“請問,公是何人?”“我乃是王爾烈的弟子也。”普丘一聽,心裏明白了,接着問道:“施主到此作甚?”永琰聽了,這纔將尋求木魚石的事說了一遍。普丘說:“方纔,你投石所傳回的聲音便是木魚石聲。施主,請隨我來。”說着,他們來到萬松嶺下,木魚庵前,再撿石一敲,果然梆梆有聲,真乃木魚石也。

到京城後,永琰將看到僧敲木魚石之事說了一遍,王爾烈終於道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他多次敦促永琰走出皇宮,乃是以通曉民間疾苦爲重。而尋木魚之石,乃中虛若谷,外實如金,體潔似玉,磐聲猶鍾,實爲帝王之氣度,並告誡這位皇子,今後慮事,當先從民心想起,再行木魚石之聲色。唯有如此,國家纔有瑞兆。

永琰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終由一個放蕩不羈、所向無成的皇子,成了一位勵精圖治、頗有作爲的帝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