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界一條不成文的規則 懂行的人都不敢去碰它

本文已影響1.34W人 

中國出現的時候,其實不是東漢末年,曹操派遣摸金校尉到各地挖墳充當軍費的時候。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甚至更早的時候,人類出現厚葬的時候開始,盜墓就跟着出現了。埋得寶貝越多,越想死後過享受日子的,越是沒有好下場,幾乎都被盜掘一空。哪怕是皇帝陵墓,也照挖不誤。

盜墓界一條不成文的規則 懂行的人都不敢去碰它

網絡配圖

秦、漢、唐、宋、元、明、清,這幾個大朝代的皇帝,沒幾個有好下場。秦朝因爲皇帝少,再加上秦始皇保護措施好,沒有被挖。唐朝只有武則天和她丈夫李治的合葬陵保留下來。剩下那些朝代,宋朝基本沒剩下什麼。元朝屬於特例。明朝只有萬曆皇帝進行過考古發掘,不算被盜。其他明朝陵墓,基本保持完好。清朝被軍閥孫殿英帶兵折騰了一半。哪怕生前再威風,死後照樣逃不過。越是好地方,越遭殃。洛陽邙山一帶,過去認爲那是風水寶地。像那種地方,千百年來,早就被盜墓賊翻個底朝天。

盜墓界一條不成文的規則 懂行的人都不敢去碰它 第2張

網絡配圖

當然了,一個行業也有一個行業的門道。像盜墓也是,很少有人是單槍匹馬的幹,大多有一個嚴密的組織。雖然那些盜墓的人,跟曹操當年發摸金校尉的符去盜墓的,基本沒什麼關係,但也要有人搭夥一起幹。找的人,必須能絕對信任的。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盜墓需要有人到地底下拿東西,要是半道上有人出壞招。八成就是東西還沒賣出去,就該出事情。各個地方的盜墓都不同。有的地方是一個村,有的是一個家族。分工明確,各幹各的。

盜墓再暴利,也有兩點缺陷。第一點,見不得光,畢竟不是正經門路賺來的錢。第二點:危險。先不說下墓時候會遇到的各種突發情況,就說一起去盜墓的人,最後因爲那些寶貝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

盜墓界一條不成文的規則 懂行的人都不敢去碰它 第3張

網絡配圖

所以,在盜墓界流傳着一條規矩。“父不傳子”。至於這條規矩的來源從哪裏來,已經沒什麼人知道了。不過,也不難猜測。在古代,不管是盜墓被抓,會被連坐。盜墓出了事情,可能是連窩滅。如果父子都出事了,那一家都完了。留個兒子,就當是留個火種。這個規矩,被後來盜墓的人傳了下來。

除了這個,過去盜墓其實還有一個規矩。就是盜完以後,得把土填回去。如果挖得都是洞,不但官府會抓,農民種田也麻煩。不過,現在沒什麼人會管這個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